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赣南客家方言中的古语词说略 二

(2006-08-16 22:37:53)
 
      作者:转载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06-4-19   
            
             
            二、近代汉语词
            
            近代汉语词可以分为唐五代词语、宋代词语、元代词语。
            1.唐五代词语
            尘灰[tshen24fei43]:灰尘。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解[kai21]:锯。《敦煌变文集》卷二《庐山远公话》:“十月满足,生产欲临,百骨节开张,由如锯解。”锯解,即用锯子锯。今石城话锯板子说“解枋”。(133页)
            尽1[tsin21]:任,任凭,听任。白居易《题山石榴花》诗:“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任”与“尽”变文同义,尽亦任也。又《行香归》诗:“佩委腰无力,冠欹发不胜。鸾台龙尾道,合尽少年登。末句”尽”字下自注“上声”。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尽”字条注:“尽,任也。”《元曲选·陈州粜米》第三折白:“如今在前头有的尽你吃,尽你用。”今石城话仍有“尽你用”的说法,类似的还如:尽你食(任你吃)、尽你住(任你住)、尽你打(任你打)。
            尽1[tsin21]:老,老是;总,总是。和凝《柳枝》词之二:“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偎破未重描。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尽放娇。”许岷《木兰花》词之一:“有时觑著同心结,万恨千愁无处说。当初不合尽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今石城话的例子如“尽话尽话”(一直说)、“尽打尽打”(一直打)、“雨尽落尽落”(雨一直下)。
            来[lai24]:语气助词。用在假设分句的末尾,表示假设语气。“……来”相当于“……的话”。《敦煌变文集》卷一《捉寄布传文》:“藏着君来忧性命,送君又道灭一门。”又《李陵变文》:“急守趁贼来,大家疲乏;虽行千里,约损万人;纵得汉兵,知将何用!不如早回却。”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译者云)元帅台旨,你们所说待信来,又已前数次失信;待不信来,又怎生全不信得?”《元曲选·东堂老》楔子白:“叔叔息怒,父亲的症候,您孩儿待说不知来,可怎么不知;待说知道来,可也忖量不定。”今石城话要对说,例如:话得渠来,怕渠唔高兴;唔话得渠来,怕渠误事(说他的话,怕他不高兴;不说他的话,又怕他误事)。
            扌送 [tshiuŋ21]:推。《董韵》损动切:“扌送 ,推也。”明李实《蜀语》:“推之曰扌送 ,扌送 音耸。” 或作“扌双
            ”。《集韵·上声·肿韵》笋勇切:“扌双
            ,执也,推也。”文献中也写“耸”。《敦煌变文集》卷一《王昭君变文》:“牛羊队队生埋圹,仕女芬芬(纷纷)耸入坑。”又卷三《燕子赋》:“雀儿出来,不问好恶,拔拳即差(扠),左推右耸,剜耳掴腮。”《太平广记》卷二八0《王诸》(出《乾月巽子》):“某他乡一贱人,崔氏夫人本许终始,奈何三峡舟中沐发,使人耸某,令于崩湍而卒。”
            外后日[ŋoi54heu43nit2]:大后天。《太平广记》卷四二《裴老》(出逸史》):“王君恳邀从容,久方许诺,曰:‘明日来,得否?’曰:‘不得,外后日来。’”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今人谓后三日为‘外后日’,意其俗语耳。偶读《唐逸史·裴老传》,乃有此语。裴,大历中人也,则此语亦久矣。”
            下下[ha54ha54]:每一次,每一回。《敦煌变文集》卷三《孔子项托相问书》:“夫子共项托对答,下下不如项托。”项楚《敦煌变文选注》注:“‘下下’即次次、回回。宋洪觉范《石门文字禅》卷十九《游龙山断际院潜庵常居有小僧乞赞戏书其上》:‘赵州只有一个齿,潜庵一个恐不翅。虽然下下都咬着,咸酸自分盐醋味。’”
            鸟[tiau21]:交合。原指“人、畜雄性生殖器”。《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不曾触犯豹尾,缘何横羅(罹)鸟灾。”蒋礼鸿通释:“鸟,骂人的话,和《水浒》里的‘鸟人’、‘鸟男女’的‘鸟’相同。”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容悦部·洗鸟》:“大学士万安老而阴萎,徽人倪进贤以药剂汤洗之,得为庶吉士,授御史。时人目为洗鸟御史。”《广韵》都了切。
            番[fan43]:(一)床(被子、蚊帐)。原义同“张”、“片”,用于薄片状物,如“授纸百番”,“一番箔”,“薄饼十番”。今石城话用于“被子”、“蚊帐”、“席子”。
            2.宋代词语
            坝[pa21]:平原,平地。黄庭坚《谢杨履道送银茄四首》诗之二:“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坝里紫彭亨。蜀人生疏不下箸,吾与北人俱眼明。”《广韵》:“蜀人谓平川为坝。”《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代宗大历十四年》:“东川出兵,自江油趋白坝,与山南兵合击吐蕃、南诏,破之。”胡三省注:“蜀人谓平川为坝。”今石城话水边的平地叫“坝”。
                     斗[teu21]:凑(钱)。《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众人拦住道:‘我们斗分银子,与你作贺。’”
                     屙[ŋe43]:排泄(大小便)。庄季裕《鸡肋篇》:“饭迟屙屎疾,睡易著衣难。” 《玉篇》乌何切。
                     肩头[kian43theu24]:肩膀。《张协状元》第五出:“似门前樟树样大底,买一朵归来,与娘插在肩头上。”
                    
            脚[kiok2]:液体中残留在容器地步的沉淀物。陆游《秋夜歌》诗:“架上故裘破见肘,床头残酒倾到脚。问君何以鏖霜风,悠然卧听山城角。”《元曲选外编·黄花峪》第三折[倘秀才]白:“五瓶酒酸了三瓶,瀽了两瓶,吃了鞋酒脚儿,醉了些。”
                     日良[loŋ21]: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或阳光下,使干燥。陆游《春日》诗:“迟日园林尝煮酒,和风庭院日良
            新丝。”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三十《髹器》:“用刷蘸漆,漆器物上,不要见刷痕。停三五日,待漆内外俱干,置阴处日良
            之。”元王祯《农书》卷九《荔枝》:“晒荔法,采下即用竹篱日良 晒,经数日色变。”“日良
            晒”即晾晒,把东西摊开让日光晒。《集韵》郎宕切:“日良 ,暴也。”“暴”即“晒”。
            零刂 [liŋ21]:刀剖物。《集韵》郎丁切:“零刂 ,刀剖物。或作令刂  ”。
            批[phie43]:顺着木柴等的纹理剖开,横着切肉。陶榖《清异录》卷下《火寸》:“夜中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燃。”
            相因[sioŋ43in21]:价钱便宜。亦作“相应”。《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梁尚宾听说,心中不忿,又见价钱日良
            ,有些出息,放他不下,便道:‘你这客人好欺负人!我偏要都买了你的,看如何?’《西游记》第八十四回:“赵寡妇道:‘……每位该钱五钱,连房钱在内。’行者笑道:‘相应啊!我那里五钱银子还不够请小娘儿哩。’”又第三十三回:“行者心里暗喜道:‘葫芦换葫芦,余外贴净瓶。一件换两件,其实甚相应。’”
            鱼脬[ŋe24phau43]:鱼鳔,鱼腹内白色的气囊。江­休复《江邻几杂志》:“丁正臣赍玉腴来馆中,沈休文云:福州人谓之佩羹,即今鱼脬是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四《鳞部·鱼鱿》:“鱼骨曰鲠,曰刺;鱼脬曰鳔,曰白。”按:“脬”的本义为膀胱。《说文·肉部》:“脬,膀胱也。”称鱼鳔为“鱼脬”,即取义于鱼鳔之形状如脬。
            做[tso21]:当成,当作。董解元《西厢记》卷四:“夜静也私离了书斋,走到寡妇人家里,是别人早做贼捉败。此言当记在心怀,知过后自今须改。”《张协状元》第五十出:“与我将一小简,做状元传语请过来。”石城话如:渠(他)一块钱做两块钱用。
            把[pa21]:霸占,占有。《元曲选·灰阑记》第三折[古神丈儿]:“他道我将男儿药杀,又道我将家私来尽把,又道我要混赖他孩儿,拖我去州衙中告发。”石城话如:解放前,好个(的)田都被地主把走。
            係[he54]:是。宋苏轼《相度准备账济第三状》:“访闻苏秀最係出米地方。”《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这畜生只除天上有,果係人间无。”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係冤枉,刀过头落,一腔热血休滴在地上,都飞在白练上。”有时与“是”连用,构成“係是”。《朱子语类》卷一O七:“照对江西係是盗贼刑狱浩繁去处,久阙官正。”《三朝北盟会编》:“沙漠之间係是鞑靼、蒯古子地分。”又卷一四:“宁术割係是北朝皇帝最亲认听干的近上的大臣,权最重。”
            兜[teu43]:端。原指“往上抬、往上合”。《齐东野语》卷六《解颐》:“至今俗谚以人喜过甚者,云:兜不上下颏。”也指“向上托”。《玉壶春》三[四煞]:“则有分剔腾的泥球换了你的眼睛,便休想欢喜的手帕兜着下颏。”今石城话指端。
            结[kiet2]:砌。《全唐诗》卷八七五《王霸仙坛砖刻》:“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变文集》卷二《庐山远公话》:“便于香炉峰北边,权时结一草庵。”
            3.元代词语
            扌班
            [pan43]:用力抓住使不能动弹。字亦作“搬”。《元曲选外编·三夺槊》第四折[倘秀才]:“我接住枪待使些儿控便,是谁扳住手不能动转?”又《五侯宴》第一折[金盏儿]:“我哭啼啼搬住臂膊,泪漫漫的扯住衣服。”石城话如:扌班
             到栏杆来(用力抓住栏杆)。
            打紧[ta21kin21]:要紧。《元典章·工部二·船只》:“海道里官粮交运将大都里来的最打紧的勾当有。”《元曲选外编·智勇定齐》第二折[耍孩儿]白:“玉带价值百金,量这桑木梳有甚打紧。”《元曲选·救风尘》第二折白:“我拿起棍来,恰待要打,他道:‘周舍,打我不打紧,休打了隔壁王婆婆。’”又《合汗衫》第三折[脱布衫]白:“官人,这半壁汗衫儿不打紧,上面干连着两个人的性命哩。”又《陈州粜米》第三折[凉州第七]白:“老儿,别的郎君子弟,经商客旅,都不打紧。”
            倒灶[tau21tsau21]:倒霉。《元曲选·桃花女》第四折白:“敢是这老头儿没时运,倒了灶也。”
            精[tsin43]:光,裸露。《元曲选·后庭花》第一折[金盏儿]:“你口快便施恩,则除是胆大自包身,我其实精皮肤捱不过那批头棍。又《黑旋风》第三折[得胜令]插白:“还有精着腿,无个裤儿穿的。”王和卿[拨不断]《王大姐浴房内吃打》曲:“精尻上匀排着七道青,扇圈大膏药刚糊定,早难道外宣无病。”今石城话常说成“精裤liau24条”(光着屁股)。
            老哥[lau21kau43]:成年男性间的尊称。等于说“老兄”。《元曲选·张天师》楔子白:“老哥,你着那患子来我看。”又:“(张千云)你家有什么丁香奴?(净云)老哥不知,但是我家的小的每,都是生药名。”今石城话少用,只有在表示客气时才用。
            老米[lau21mi21]:陈米。《元曲选·神奴儿》第一折[油葫芦]白:“哥哥,便好道‘老米饭捏杀也不成团’,咱可也难在一处住了,似这般吵闹,不如把家私分开了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二十五卷《谷之四·陈廪米》:“陈仓米古名老米,俗名火米。”
            转来[tson21lei24]:回来。《元曲选·陈州粜米》第三折[梁州第七]白:“张千,你转来,我再分付你。”又:“张千,你转来。”
            转筋[tson21ken43]:抽筋儿,筋肉痉挛。《元曲选·生金阁》第三折[黄钟尾]白:“呸!百忙里腿转筋,这个是二门,这个是两廊,这个是正殿。”
            啜[tshot2]:骗。原指“引诱、哄骗”。《武王伐纣》卷下:“南宫括过,登于山,啜乌文画独入谷中。”《桃花女》二[滚绣球]:“则你这媒人一个个,啜人口似蜜钵,都只是随风倒舵。”今石城话指欺骗。
            俫[lai21]:男孩。原指扮小男孩的角色。《黄粱梦》楔:(正末改般高太尉同旦儿两俫上云)。《赵礼让肥》一[青哥儿]白:“(俫儿云)爹爹,我肚里饥。”《鲁斋郎》三:“(俫儿上云)我是张孔目的孩儿金郎,妹妹玉姐。”今石城话用来称“男孩”(由戏曲中的称谓转为现实中的亲属称谓)
            从上可以看出,石城话中有很多近代汉语词,其中最多的是唐宋词语,这也许是因为客家方言成型于唐宋之际,并以唐宋语言作为成型时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2]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
            [3] 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4] 袁宾,段晓华,徐时仪,曹澂明:《宋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5] 李崇兴,黄树先,邵则遂:《元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6] 陈彭年(宋):《钜宋广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7] 丁度(宋):《集韵》,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作者系嘉应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博士)
            
            辑自《“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