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成是你吗?
成成:是的。
我:真让我失望,你真的这么想?
成成:是的,我一直认为中国人缺乏想象力的原因就是年轻时幻想能力被扼杀了,幻想也是一种能力,不是谁都会的。
我:是,但要与瞎想区别,而且我们以为我们在肆无忌惮的想,其实还是在框架里,所以要训练。训练时突围的方法。
成成:为什么中国的动画片不如美日的吸引人?那么多编剧不会编故事?害得你头撞沙发,都是因为缺乏想象力。
我:是,但是不能因此否定训练,学习也是一种释放,而不仅仅是禁锢。
成成:如何界定什么是瞎想什么不是?
我: 我如果说是无目的、无规范的想,你肯定不服!
成成:那到底什么是瞎想呢?
我:没法子一下定义。至少是无法试验,只是在现有的框架中进行重新组合,而不对框架本身进行反思或者怀疑。缺乏根据。
成成:看来我们对瞎想的界定不一,我理解的瞎想还是有逻辑和根据的。但是无目的无边际的,象意识流小说,编造科幻小说。
我:我觉得你说的是幻想,你是不是认为没有逻辑根据的想就是想象力?
成成:幻想必须是有根据的,合乎逻辑的,你看过科幻小说吗?
我:当然,但是也从来没有意料之外的事。所以仅单纯的想象是很难脱离固有的逻辑否则就不可理解。所以我强调思想的训练是反思逻辑或者重建可能性,单纯的想象是没有力量的也缺乏穿透力,但人们常认为幻想是想象里丰富的,并且是人就可以,只是敢不敢。这很容易流于盲目的重复和堆砌。
成成:中国影视界从来没有拍过科幻片。
我:那又怎样? 能说明什么?
成成:星座、生肖、八字、看相,这些事你都相信吗?
我:一般,怎么了?你想证明什么?
成成:理性的、逻辑的就一定正确吗?是不是可能存在一种超理性、超逻辑的、外形人擅场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们比人类高明。
我:你这就是典型的瞎想!你可以证明他,也可以怀疑他。但怀疑本身不是结论。
成成: 这种瞎想并不是无根据的,对复杂性系统地认识,逻辑的方式就是很有限的,比如大气运动和洋流,科学永远无法完全预测他们。思维方式也有可能有个好的方式。
我:那你需要提出可能性和可行性,不能说他可能存在、而且现行的逻辑有限就完了。你这样并没有进行任何有意义的假设,我可以完全否定你的假设。
成成:比如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就不是通过里性逻辑的来的,脑科学也无法解释大脑如何运作出灵感。
我:这是另一个话题,艺术是有特殊性的,所以不是学过几个艺术术语就能艺术,就像不是长脑袋就能思考一样。并且艺术也需要训练,那不是天赋就是一切。
成成:又比如说美感,我们凭什么说一件动西比另一件要美。
我:美具有主观性,也有公共取向。这跟思想是否需要训练没有直接关系,也不构成反证。但是很好的审美判断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一个过程。
成成:一会儿把你的脑子搞乱了。
我: 不乱,我觉得你有点偏激,你考虑的问题都是哲学问题,但是你还都是在这些问题的平面转圈,不能在一个问题上停下来,进入他,所以还是缺乏训练。
其实我自己也没受过系统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