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目下从新浪博客读到一篇转载文:《朱大可:莫言在“诺贝尔圣徒”与“乡愿作家”间挣扎 》,因为无法再转载,便上网搜索。原是一篇旧文。(见链接:http://www.gmw.cn/xueshu/2012-12/13/content_6000889.htm)既然是新近转载,就有必要说二道三,以正视听。
通读全文,无非尔尔!只说三点不同看法:
一是“圣徒”与“乡愿”说,莫言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说,他的写作从未考虑是否获得“诺奖”,因此更谈不上“诺贝尔圣徒”;“乡愿”的释义是“外表忠诚谨慎,实际上一脑子坏思想,是个欺世盗名的家伙。”据莫言的文字看来,此谓不实之词,完全是别人扣他的一顶“炭篓子”。
二是“莫言‘最好的东西,还是早年的《透明的红萝卜》及其枫杨树系列’”说。说明说这话的人并未读完莫言的所有作品,至少长篇未读完,不过是主观臆断,或是人云亦云。且按其思路引莫言几个中篇:《爆炸》《牛》《野骡子》等等以证明,其它长篇如《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蛙》以及并不为人看好的《红树林》《酒国》,都可以视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廊之翘楚。如此,能断言莫言只有早年的作品才是最好的吗?差矣!谬矣!
三是“莫言自己设计的三个故事,其实就是三个语焉不详的谜语,”说。不说其中之一有关“七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的故事并非“莫言自己设计”而是引自有关僧人的故事,且说莫言这三个故事本身就是文学,因为文学就是谜面,需要读者反复阅读后加以理解,否则就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说“他不说出谜底,我就只能瞎猜了。”的话,似乎在强莫言所难,即莫言最好不当作家而去做批评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