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一个老夫少妻的背后都有一个残忍的不孝故事

(2009-08-05 10:16:50)
标签:

杂谈

       有人对杨振宁取了一个年轻的妻子说三道四,我就很不以为然。人不在其境,就难解其事。很多人说美国人喜欢结婚,你到美国一看才会明白,除了纽约之外,美国大多数中的大多数地方,都是农村的辽阔地区。住家之间相隔很远,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非常困难,往往十几天、甚至一两个月才有机会能跟“某邻居”说上几句话。但美国人与中国人一样,都需要感情的交流,怎么办?夫妻交流就是必不可少的事情。所以,美国人一旦离婚,很快的就会各找各的“老伴”。如果“老伴”没了,又找不到新的“老伴”,那么人不是疯掉了,就会死掉。
      所以,在美国,没人说老夫少妻的事情,大家彼此都明白的很,美国这个地方不能没有老婆陪着。中国年轻人去“陪读”的不少,但明白为什么美国人很在意这个“陪读”的人却不多。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人们彼此之间不但没这份理解,反倒是很多人喜欢对老年人的情感世界说三道四。
      尤其是孤寡老人,更是倒霉。年轻的儿女们往往要求老人为自己“守节”,这难道不是天下之大不孝?
      像季羡林的儿子季承,13年不认自己的父亲,直到父亲临终才来相会,还有诸多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说是“为了母亲”的原因。这种人就是大不孝,可偏偏这种人居然还有脸利用媒体来索要父亲的财产,这就是中国社会的问题了。公平的说,季承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根本无法理解季羡林大师的内心世界,无法理解其中的悲喜,无法理解学问之人探索世界时的孤寂。可无法理解也就罢了,他却用分离来惩罚自己的老父亲,让季羡林大师孤单单地生活几十年,这难道不是残忍的罪恶吗?
      人是需要交流的,这是人与动物的基本分别。老人更是如此,如果年轻人无法满足老年人的交流愿望,那么年轻一辈最好能鼓励老年人再婚再嫁。对此,年轻人最好能够理解,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用各种借口来阻挠。问题是,这其中有性吗?老年人是为了性的需要吗?其实,这根本不是年轻人应该考虑的重点。即使老年人的再婚再嫁有性的因素在里面,难道老年人就应该忍着,看着年轻的一代胡作非为?再说,老年人即使有性的因素,毕竟那也是次要的,真正需要的还是情感的交流,生活中的相濡以沫。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才会说,老夫少妻的背后,其实都有着儿女们的不孝和残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