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什么时候可以长大
下午下班前,兰子来电话说晚上不回来吃饭,她最好的妹妹来了,她们姐几个出去吃饭,电话里一个劲儿的嘱咐我给儿子把饭做好,要是不愿做你们爷俩就去饭店吃。笑话,离了你我们爷俩还吃不上饭了?
下班回到家,进门儿子就问“我妈那?”“你妈不回来了,”儿子马上第二句话就是:“老爸,我有点饿了,怎么办?”。
“这好办,我来做饭,你要是想快点吃上饭,你就帮我一起来做。”“我妈做饭从来就不叫我帮忙,就你特殊”儿子一脸的不高兴,“想不想吃饭,想吃就别罗嗦”。我边说边洗手。儿子要吃豆角面,我便开始和面。
“臭小子,你来把这块肉切了”我一边和面一边开始安排儿子的工作。看着儿子拿起刀,笨拙的开始切肉,一下一下,一块肉也没切下来。“老爸,你的刀不快啊,怎么切不下来啊”“不快可以磨啊”“怎么磨啊”“用手磨”“手怎么磨刀啊,那还不把手磨掉啊”唉,这个儿子。我从阳台里拿出磨刀的油石给他,“用它磨”。洗洗手继续和面。等了半天也没看这小子磨刀,嗯?原来人家一手拿刀一手拿油石,正在那相面那,不知道怎么磨?“老爸,咋磨啊”“笨小子,石头和刀放在一起磨啊!”看着臭小子磨刀的样子,没把我吓出冷汗来,“算了吧,我来给你磨吧,把手割破了,你妈回来我可交不了差了,还不得训我三天那”。我边磨刀边跟儿子唠嗑。
“臭小子,就你这样的以后娶个媳妇再啥也不会干,你们还不得饿死啊,真替你们犯愁”。
“我会做饭,我会煮方便面,我会炒鸡蛋,前几天到同学家我还做了三个菜了那,大家都夸我做的好吃那,老爸,你放心,天无绝人之路嘛,面包什么时候都会有的,实在不行我们就天天在饭店吃,要不就叫外卖呗,但最好就在你们跟前,可以天天到你这来蹭饭吃,还是老爸老妈做的饭好吃”。
“你快拉到吧,就你还会炒菜,那在家这么长时间怎么也没给我们做一次饭那,你们同学那是给你面子吧,臭小子你的挣多少银子啊天天下饭店,再说了,饭店的饭哪有自己做的可口啊,在饭店吃哪有家的气氛了?臭小子你也不可能靠爹妈一辈子啊”。
“嘿嘿,到时候再说呗,找对象的时候先问问会不会做饭不就行了?不会做饭的咱坚决不要,我做的饭肯定没有你们做的好吃了,不过我那帮同学一点也没剩下啊”。
“拉倒吧你,就你小子这懒样,谁家的勤快闺女肯嫁你啊!”
和好面,开始炝锅,我又开始安排儿子的工作,“你剥几瓣蒜去”。儿子动作到不慢,去后阳台很快找到大蒜,就蹲在阳台的地上开始剥,“剥多少啊,几瓣够?”“你把那一头都剥了吧,反正你闲着也没事”。我开始擀面条了,他的一头大蒜还没剥完,等我面条快完事的时候,回头一看,臭小子没了,地上是一堆蒜皮一堆蒜瓣,这小子又跑到客厅看电视去了。“臭小子,回来,把蒜皮都弄到垃圾桶里去”,儿子连跑带颠的跑了过来,三下五除二,把蒜皮收拾到了垃圾桶里,掉头就要跑。“臭小子,你那蒜瓣就仍在地上啊,怎么吃啊”。儿子把地上的蒜瓣划拉起来就要放在菜板上切,“唉,你个臭小子,你什么时候看到我们剥完蒜不洗就吃啊!”“大蒜不是消毒的吗?还用洗啊!”让你哭笑不得啊!这个臭小子。
儿子的举动和话语,不禁让我想起几年前,那是儿子上初中,我们一起回他奶奶家,那时爸爸妈妈还住在他们住了40多年的老房子里。房前屋后都是爸爸妈妈的菜园子,我们一家整个夏季的蔬菜都是从老爸老妈的菜园子里出来的,老妈人性格开朗,她周围住楼房的很多年轻人都去妈妈的菜园子里拔菜,纯绿色食品,味道浓颜色正。老妈一看到她大孙子来了就乐的合不上嘴。拿出一个小筐给她孙子,让儿子去院子里摘几根刚刚下来的黄瓜尝尝鲜儿。儿子拿着小筐,乐颠儿颠儿的去了,等了好半天也不见回来,当奶奶的着急了,我们一起去院子里看看怎么回事。唉,这个臭小子拎个小筐在豆角地里转那,看到我们来了,还大呼小叫那:
“奶奶,你家地里怎么一个黄瓜也找不到啊!”
我告诉儿子,那是豆角地怎么会有黄瓜那?看着他迷茫的眼神,我是乐都乐不起来了,他还是不太明白,豆荚地怎么就不结黄瓜那?
看着站在跟前比我高半个头的儿子,小胡子也长出来了,俨然就是一个大小伙子嘛,怎么什么都不会啊,想想自己,六岁就跟妈妈学擀面条,十二岁就包的一手的漂亮饺子,厨房里的活什么不会干那。
“臭儿子,你什么时候可以长大啊”。
“你不能赖我啊,你们什么都不让我干,我什么时候也学不会嘛”。
臭小子,不是我们不教你干,初中时,看你天天早出晚归,学习那么重,舍不得用你,高中三年离家三年,一个月才回来待一两天,更不舍得了。现在的孩子啊,除了学习考试,还能再让他们做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