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朋友都读过意大利卜伽丘的《十日谈》吧,这是600多年前的经典。第一次读这本书大概是20多年前,我那时刚刚毕业分配到大山里的林场,工作之余没有什么其他的文化生活,但小小的林场却有一个不大的图书室,由当时的团支部书记管理,图书室就在他的家里,就是在那我读了很多的书,《十日谈》就是那时读到的。书中的内容我不多赘诉,但这本书的绪言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是个讲奉献的年代,也是理想道德情操大比拼的年代,读到《十日谈》的绪言实实在在的感到了心的震撼,真的,一点也不夸张,其中的段落我都可以背下来,因为它跟我们那个时代的豪言壮语的的确确不一样,但却令人喜欢,就像娟娟溪流慢慢的流到你的心中,很舒服,下面我把其中我认为我喜欢的话节录,大家读读,看看六百多年前的话放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一样的适用。
对不幸的人寄予同情,是一种德行。谁都应该具有这种德行——尤其是那些曾经渴求同情,并且体味到同情的可贵之人。
......尽管我不再感到痛苦,可是我并没忘了那些关怀我而替我难过、给我安慰、帮助的人。我将终生感念他们的盛情,至死不亡。在许多美德中,我认为“感激”是最值得称道的了;反过来说,忘恩负义便是顶卑鄙的行为。为了表明自己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我趁眼前可以说是摆脱束缚,一无牵挂的时候,决定凭自己一点浅薄的才学,写下一些东西,给帮助我的读者消遣,聊做报答,如果以他们的知情达理,或是情场得意,这部书竞成为多余的,那么至少对另一些人还是有用的。
攀援的艰苦就换来了加倍的快乐,乐极固然生悲,悲苦到了尽头,也会涌起意想不到的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