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暖春

(2009-04-11 16:57:24)
标签:

电影《牛郎织女

》颜丙燕

电影节

娱乐

分类: 工作篇

    躲过情人节的尴尬,闪过清明节伤感,悄悄的来到这里,感受着如春的暖意,心——也渐渐的恢复了知觉~~刚刚因《牛郎织女》而受邀参加完香港电影节展映回来,又接到了影片入围大学生电影节的消息~~真好~~因为一直没有定下影片在国内上映的时段,所以之前也没怎么跟大家聊过《牛郎织女》。

 

暖春

 

    关于《牛郎织女》想说的似乎很多,以至于不知该从哪里开始。就从角色说起吧~~

张海丽,一个奔波于社会底层的四川女人,无处安身时投奔了正在广东打工的老乡——“牛郎”。他们之间似乎曾经有些情感瓜葛,但“牛郎”现在已经有了另一个“织女”,一个在张海丽看来愚笨而又无知的女人。于是,她毫不客气的介入了他们的生活,想当然的做起了“女主人”。几经挫折后,要强的海丽终于病倒了,被家人带离了“牛郎”的生活。之后,织女怀孕了,而“牛郎”却因性命攸关之事跑路了。在“织女”走投无路时,海丽又回来了,她依然嘲笑着“织女”,但也默默的承担了“牛郎”的角色与责任。。。。。。

 

暖春

 

    这个角色让我遇到了之前从未经历过的难题——方言。张海丽来自四川的某偏远山区,她与“牛郎”是同乡,他们在单独交流时都是用乡音来沟通的,即便是和别人讲话时也应该满口“川普”才对。可无论是川音还是川普对于我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好在演“牛郎”的吕玉来是地道的四川人,只好麻烦他帮我把整套剧本用四川话录了一遍,然后每天听。在现场每拍一个镜头也都要让吕玉来鉴定之后心里才踏实。虽然大家都说我讲的已经很准了,但我心里知道有些对白还是讲的刻意了。其实,方言讲准并不是太难的事,难的是声形相符。每一种地方语言背后都有它特定的水土文化,所以,做到声形相符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演员的功能就是要真实的带领观众进入影片的故事情节当中,如果因为语言的原因让观众跳出了真实感,那作为一个演员来说就是失职的。这是《牛郎织女》带给我的经验,以后再接讲方言的角色时一定要把前期功课做足。

 

暖春

 

    定妆——这是一个令人期待而又倍受折磨的过程。与导演几经商榷后,在一个星期之内减肥八斤;每天暴晒四小时;由于没有达到预期的“满脸爆斑”的效果,化妆师不得不用眉笔在我脸上点雀斑;他们给我刮细了眉毛;又染了几屡褪色的黄发,配上了艳俗的口红和劣质而又花俏的服装。。。。。。看着镜子里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女人,心里突然象抓住了什么——没错!张海丽!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在廉价的装束下骨子里散发出的却是自信,骄傲,精明与不甘~~她原本只是一把柴刀,却被生活打磨的无比锋利!那一刻,我悄悄的爱上了这个外表雷人的张海丽,因为我将会赋予这个导演口中的“坏女人”一颗善良的心。。。。。。

 

暖春

 

    拍摄的过程依然让人兴奋的全身毛孔都张开,我喜欢这份工作,每到这时都会从心底泛滥出幸福感。每一部戏,每一个角色都会给予我快乐和收获。而《牛郎织女》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来自于导演制定的影片风格。影片的故事非常质朴,非常写实,让演员在完成的过程中很自然的融入了一种原生态的表演方式,这种“原始感“的体会让我对表演有了多一层的理解。

 

暖春

 

    三位主人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他们相依为命,默默的编织着生活,编织出了那些过着附庸风雅的贵族生活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爱,让人的心中平添了一份温情与感恩。原来,做一个善良而快乐的人是这么的简单。

 

暖春

 

2008年电影《牛郎织女》入选“第六十一届法国嘎呐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同年入围“第三十三届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当代世界电影’单元”。

 2009年该片荣获“第三十一届国际女性电影节”*最佳影片*

 

暖春

第六十一届法国嘎呐电影节‘导演双周’

 

暖春

第三十三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