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忙,一直没来,刚刚看了大家的留言。知道很多朋友看了《爱情的牙齿》,很感动你们能关注这部电影。正好前两天电影学院的刘诗兵老师约我写了篇关于这部电影的稿子,贴上来大家共同讨论吧~~~
爱情如同牙齿让人难以自拔
应刘诗兵老师之约聊聊在电影《爱情的牙齿》中饰演“钱叶红”的一些体会。影片描写的是一个女人(钱叶红)在三个阶段经历的不同的爱情故事。第一阶段的钱叶红是一个七十年代的高中学生领袖,是在那个时代比较典型的人物形象。她外表坚强,正义,象男生一样霸气冲天,无所谓惧,骨子里充满了叛逆与骄傲~~~然而在被那块爱恨交融的砖头击中之后,她似乎发现了一直以来被她,被那个时代所屏弃的东西~~爱情。当她忐忑不安的想要伸手去触碰时,爱情却毁灭性的中断了。留下的只有变天就会疼痛的腰伤~~~在这一阶段的拍摄中,让我倍加关注的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年龄感,我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演员,而这一阶段的钱叶红只有十七岁。外形上的问题化妆师能够解决一部分,但眼神中所流露出来的“省略号”是暴露年龄的最大的问题。对于饰演与自己年龄有差距的角色,每个演员都会摸索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我是一个在演戏时感性大于理性的演员,所以对于我来说把自己的心态拉回到青春期是最好的方法。我认为年龄感其实是一种心态,抓住了年轻的心态,眼神中就会自然的流露出“惊叹号”和“问号”,观众可能也会很自然的去关注角色的人物命运,而不会时刻为演员的表情是否会产生皱纹而担心。当然,这个方法只是本人就自己的现状而言的,如果说给予观众视觉上的年龄感大大的超出角色应有的年龄时,那么我想任何方法都会变的很可笑了。就好比说我们也许能够接受一只大青蛙扮演一只小青蛙,但决不能接受一只青蛙扮演蝌蚪~~~
在影片的第二阶段钱叶红考上了医科大学。在医院实习期间她遇到了第二个男人,一个有妇之夫。这个成熟男人轻而易举的就刺穿了钱叶红封存在心底的所有的情感。她用全部的身心去爱这个男人,甚至为了他的前途手把手的教他做掉了他们的孩子。事情败露之后她又毫无怨言的承担了一切;开除学籍,打回北京,成了一名经常被同事们嘲讽的肉联厂的杀猪女工。这一阶段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爱情的力量,当一个女人全身心的投入在爱情中时,也是她最美丽的时候。这时的她充满了甜蜜和母性的美,在这一阶段中,我刻意的抹去了钱叶红在第一阶段中给人的强烈的中性个性,尽可能的让她美,美的象水一样去淹没他爱的人,即使她清楚的知道这个男人根本不会畅游在她的爱河之中,但她依然毫无保留的释放着她的爱情,她的美丽,直至枯竭~~~一个演员,能有机会在一部电影中展示两种完全不同心性的角色,真的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当然,这要建立在性格转变的理由一定充分的基础之上才好看。《爱情的牙齿》是用爱情的力量把一个阴冷生硬的中性人转变了一个温情似水小女人,我个人认为很动人~~爱情来了,谁能挡的住?
影片的最后一个阶段充满了灰暗的无奈。钱叶红经人介绍,和一个不了解她的过去而每年又只有二十天探亲假的大龄男青年结了婚。平淡的分居生活让钱叶红以为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以为今生可以一直这样平淡下去了,五年之后,这种平淡被打破了,她的丈夫费劲周折的调回了北京,要与她共建一个美满的完整家庭。她崩溃了,因为她突然发现她的“家”里一直没有他丈夫的位置。而丈夫的爱对于她来说过于沉重了,沉重到了她要以离婚的方式来得以解脱。悲伤的丈夫用钳子拔下了那颗唯一博过她一笑的虎牙,送给她留做纪念,钱叶红突然发现疼痛也许是通往爱情的捷径。于是她去找到一个熟识的牙医,要求他不打麻药为她拔牙,她希望疼痛能够唤起被她埋葬已久的爱~~~麻木,是钱叶红这一阶段的基本心态。当一个女人付出了全部的爱而血本无归后,她可能会悲伤,会愤怒,会抱怨,会发泄~~但如果一个女人用全部的爱换来的是粉身碎骨~~除了解脱的死去也许就剩下麻木的活着了。钱叶红就是一个这样麻木的活着的女人,她不会选择死亡,因为她在爱的时候就已经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做好了粉身碎骨的准备。她只想爱那个男人,给予那个男人,她要把在第一阶段积压在身心里的一切都释放在这个男人身上。似乎是要挽回什么,又或是在弥补什么。所以,她无怨无悔的爱:无怨无悔的承担:无怨无悔的活着
~~~但活着只是她给自己敢于不计后果而付出的一个交代。这种交代是毫无生机的,是麻木的,这麻木就象是慢性自杀的毒药,却意外的成了钱叶红活着的支点。我想,如果能把这种麻木在角色身上恰倒好处的体现出来,观众应该能够从这一阶段的钱叶红身上感受到爱情的杀伤力,以及哀大莫过于心死的伤感。说实话,我心里对自己在这一阶段的表演不是很有底。因为这种戏很闷,节奏也很慢,把握好人物心态的分寸感是至关重要的。多了,观众会有腻烦感,少了,又会缺乏力度。可是这种分寸的尺度,可能就算亲身经历过的人来表现也未必会得到公认。我就亲耳听到过对这一段戏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评价一“太拖沓了,看着总想翻片儿”;评价二“最后一段最好,情节细腻,有味道”~~呵呵~~其实说到底,无论哪种表演方式,观众都会有褒有贬。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经历都不一样,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自然大不相同。而演员的工作就是去感受更多人的生活,理解更多人的感受,表达更多人的心声~~~我爱我的工作,它让我因体会各种不同的人生经历而懂得宽容,它让我因理解不同性格的人而学会换位思考,它让我拥有一颗快乐而感恩的心~~~呵呵~~不聊了,再聊就该跑题了,就此收笔吧。第一次写理论性这么强的文稿,不尽人意之处,还望刘老师与各位看官多多海涵~~~
颜 丙 燕
2007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