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自我修行的智慧

标签:
汶川法国入殓师蒙马特宅邸思绪香港杂谈 |
分类: 绅士谈 |
当出差变成赶场,就失去了工作的意义,每次差旅最大的乐事反倒是老友能够借此相聚,无论是在香港、在北京或者是世界的其他城市。比如我这次去香港,紧密忙碌的行程以外,只有和三五好友在夜宵时间的交谈及候机时从书店里信手购得的好书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这若干本书中的一本所谈论的是关于快乐之道的话题,虽然我并没有觉得自己不快乐,但我已然被这个话题所吸引——因为关于快乐,我确然不曾思考过。快乐究竟源自哪里?自我训练快乐有什么秘方?我们应该如何回归纯真的快乐?……虽然书中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但我掩卷之后越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整天为生存而奔波的生活是很难感受快乐的。
在5月12日过去的一年里我的同事先后三次奔赴四川灾区,停留的时间累积超过100天。每次翻看她采集回来的资料,让人难以想象灾区人民的幸福感和快乐将如何重新积累。整整一年的时光流逝,那里到底发生着怎样的变化?那些做义工的朋友当他们奉献着自己的爱和关心的时候,是不是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也许我们这些深陷压力中的迷茫的都市人会因此感到相形见绌。
最近开始沉迷于做一些事情,就像一个回首人生的老者,比如系统的整理十几年来外出游历的图片——因为之前有过一次电脑被盗的经历,开始担心自己的心血和回忆就此失去;比如整理家里无数的唱片,因为感觉自控能力越发不能抵抗音乐对我大脑的诱惑;当然还有那些积攒了无数又舍不得丢弃的旧杂志,以及那些灰尘铺面的书籍、影碟……等等的一切,似乎预示着我的生活中将有重大事件发生,抑或只是我的杞忧?
的确,每当遇到重要的事件即将降临或者纯粹就是压力过大时,有人也许会选择理发店来打理自己的万千思绪,我却把整理家居作为纾解的方式。有朋友听说我在可劲折腾我的蜗居,便积极的要求来拍摄他们眼中极具视觉设计的宅邸,最终我还是婉言谢绝了。其实人就是在不断的重复梳理思绪和回忆里寻找快乐,就像那本书中所说:快乐来自内心的力量,而非由外界的事物所左右。
前些天看了电影《入殓师》,这是一部让人默默流泪并感叹人性之美的影片。一个无奈离开自己心爱职业的男人,偶然进入到替故去的人整理妆容的行业,从恐惧抵触到无奈尝试,再到享受这份工作的快乐——这样的心路历程想来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看电影后不禁回忆起自己多年前在青藏高原上偶遇天葬师的一幕,同样的职业不同的手法为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每个人都将面对死亡,而死之后我们又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生活就是如此,只有感受生活,才能感受快乐。当然,希望我临终的那天,也能有一个完美的妆容。
注:图片是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楼上看到的蒙马特高地。
后一篇:看一眼最后的土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