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有朋 二十年沉淀出的一杯好茶

(2009-02-01 10:58:44)
标签:

小虎队

好茶

希望小学

佛家

苏有朋

中国

娱乐

分类: 时尚大片

苏有朋 <wbr>二十年沉淀出的一杯好茶

 

 

形象/陈元 摄影/Michael Lau@Dadao  化妆/淳子 服装提供/DIOR HOMME 文/小路

 

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往事中,他是曾经抑或始终的情感标签。少年成名,红遍大江南北,在随之而来的压力下迷失,放逐自我,再到经历低谷之后的涅磐,成就了俯首之后的坚韧挺拔……白衣胜雪的少年成为默默前进的男人,记忆开始,回忆终结。对于他,总是停留在他的曾经未免是不公平的。我们爱他,于是愿意跟着他的脚步走过。

 

去采访的路上,几个人聊起今天将要遇到的苏有朋,即使因为做多了Face to Face的人物专访,不会再有追星的狂热,但说起他,仍旧让大家说着说着怔怔出了神。

 

在摄影棚里等待他到来的空白时间中,翻看着他的照片怀想从“乖乖虎”到今天这个喜欢DIOR HOMME简约华丽的成熟男子的二十年时光,他就这样走进来了,没有前呼后拥的随从,没有夸张造作地say hello,反而让这场内心隆重的等待似乎在空中瞬间凝结。

 

走近他,向他问好,他抬起头,微笑着轻声答应,略显疲惫的表情里却藏不住眼神的干净温暖。他为了航班的误点向大家表示歉意,却丝毫没有提及自己的连夜奔波;一叠声地让大家都赶快去吃饭,却不曾顾及自己还要赶当日飞回剧组的飞机;满脸倦意,却饱含热情地投入拍摄的准备工作……

 

照顾身边的工作人员,有如细心体贴的长兄,笑起来,又藏不住邻家男孩的清新内敛。别人说男人像酒,苏有朋却更像这个秋日午后邂逅的一杯好茶。“雨前虽好但嫌新,藏得深红三倍价”,二十年前,他是雨前新茶,香气扑面而来,叫人兴奋;二十年后,这个男子则是一杯用时光专门炮制的陈年普洱,香气馥郁,自有一番境界,叫人回味。

 

让过去的成为过去

采访苏有朋的这一天,凑巧是他的生日,虽然并没有女艺人似的“雷区”,却还是不敢确定是不是该给他生日的祝福。毕竟,跟随他一同长大的我们,都知道这个过去娃娃脸的男孩也已早过了而立之年。或许看出了我们的迟疑,聊天的时候,他自己先说起了年龄的话题。查看所有网络上关于苏有朋的资料,都能发现,出生年月总是清清楚楚地一目了然,是因为不在乎不顾虑,还是自信魅力不因年龄改变?苏有朋笑着说,只是因为走过二十年,他已然接受,让过去的成为过去。

 

还在青涩的岁月,他就带着让少男少女们为之疯狂的“偶像”光环,小虎队给当年的我们带来日思夜想的迷恋之余,也完全改变了当时同样只有十几岁的苏有朋的人生。我们看到的那个在台上活力十足蹦蹦跳跳的小男孩,那个笑起来总是有几分秀美的少年,几乎成为了苏有朋一生都必须戴着的面具。彼时彼地,他确实是那样一个让人怜爱的“乖乖虎”,然而我们总期待美好的瞬息定格,热爱的镜头停留,因为这一份青春的纪念。

 

我们总希望将苏有朋这个名字的意义永远注解为“清纯美少年”,但却无人关心,如果不是成为歌手,他的志向是一个编曲家;如果不是被叫做“乖乖虎”,他也有着弱冠少年的叛逆不羁;如果不只是被要求唱《青苹果乐园》,他最爱的歌手其实是Madonna和Janet JackSon……苏有朋并不是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一夜成名的少年在模式化无法突破的逼仄空间里,渴望的是自由飞翔的辽阔天空。

 

“但其实又很热爱小虎队,毕竟这是让我第一次全情投入的事业,也是热爱的音乐和同伴……”做着自己最初喜爱的事业,还有那么多让他为之感动为之奋斗的歌迷,苏有朋在深爱和压力的矛盾下彷徨迷茫良久。盛极必衰,小虎队的成员们不可避免地各自单飞,福祸未知的当时,苏有朋需要的只是喘一口气,蛰伏,再一个人打起行囊飞向英伦大地的那一刻开始。

 

和时光握手和解

看多了希望自己永葆青春的艺人,不能不欣赏苏有朋和时光握手和解的态度。“九年的偶像歌手身份渐渐离我而去的时候,当光环慢慢褪去之后,我觉得时光留下痕迹了,这是事实,我们都必须接受,于是正好有了《还珠格格》的出现,我就接受并尝试了电视剧的表演,如果没有这个尝试,也许后来的演艺圈就没有苏有朋了。”

 

顺势而为,是精通中国文化的苏有朋始终的态度,采访的从头至尾,他没有说过一句事关宏图大志的展望,也没有太多斩钉截铁的绝对性表达。“拍偶像剧这个问题,真的被问了很多次,这是一个当时的过程,我踏入演艺圈的一个阶段,当时,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学好其中的东西。”

 

“后来就厌倦了吧?”小心翼翼地问出这个问题,他倒也并未着急否认。“过程确实非常重复,不断地塑造很类似的角色,情节也很相似,到了后来几乎就能背出后面会发生什么,很套路化。然后慢慢地就觉得不享受这个过程了,很想要新的创造,开发新的表演形式,这时候,我就想又是一个时间阶段了,于是就开始尝试电影和戏剧,电影比起电视剧,又是一种艺术,不那么超现实的煽情,也不那么诉实化,细节中的有趣让我很着迷。”

 

2006年,话剧《菊花香》令苏有朋走上了舞台;2008年,他又和莫妮卡·贝鲁奇合作,共同主演好莱坞大制作影片《人鱼帝国》;他参演的电影《爱情左右》也将于2008年底上映;在苏有朋的工作schedule上还包括主演电影《寻找刘三姐》以及在一部华谊出品的年度大戏。他已经拍摄完成的电影《四个丘比特》将于2009年情人节档期与大家见面,新剧《热爱》也将在今年底到明年初播出,苏有朋在剧中大胆改变戏路,挑战不同类型角色……从“乖乖虎”到“五阿哥”,再到银幕上的未知形象。“未来?未来我想有好的机会我也会去尝试,很多时候要随缘。我想这就是人生不同的阶段,和年龄有关,和经历有关。”对于苏有朋而言,每一段时光都有着它的主题,会赋予生活和事业不同的机会和可能性,经历过事业巅峰和低谷,起起落落二十年的他,早已经学会和时光握手和解,把握生活带来的每一个机会,享受每一种不同的状态。“现在就想多拍电影,因为这个阶段,我才刚起步。”

 

“还会唱歌吗?”采访提纲上的这个问题是因为一直对传闻中“小虎队20年演唱会”因为苏有朋的原因流产的消息心存疑问。同他平和地聊着过去的岁月,却真的懂了,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每个人心底都有着最柔软的一隅,存放着我们不可触碰却也是最为珍视的情感经历。对苏有朋来说,小虎队的过往便是这般藏于内心深处的记忆。因为对小虎队的热爱,于是坚信,只要有足够的条件也可以重现,而他,或他们,今时今日,却未必能再有当年的一切。

 

“我想我会用我独特的方式怀念和纪念的,就像曾经的初恋,通常是最美的,也是对人生阶段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的。小虎队的回忆,是身上的烙印,没有特别纪念,也不需要,因为根本无法抹掉。电台依旧放着我们当年的歌,歌迷告诉我们当年的激动,工作人员津津乐道于学着我们跳舞长大,就已经很美。”时光留下痕迹,苏有朋说他要做的是接受,这是一个事实,因为深深的爱,于是将怀念隐藏在淡然中,不打扰过去,不惊动回忆。

 

爱别人去,施比受有福

镁光灯背后的苏有朋,其实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个身份——慈善家。深受佛家思想影响的他,一直坚持着慈善事业,然而和大部分的艺人不同,他选择了无声给予。

 

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有所“苏有朋希望小学”,他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委任的“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爱心大使,在今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不仅率先捐款还亲自购买物资送到灾民安置点……谈及这些事,他也只是淡淡应合,全无自得之色。

 

“我只是觉得每个人都有助人的快乐,其实给予的过程,幸运的是自己,感觉幸福的也是自己。每个人只要过得好一点了,就会有一个声音:爱别人去。这是天生的,我觉得你也有,他也有,而且你对别人好了,试试看,你会觉得自己在那个过程中很快乐的。”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望小学落成开幕那天,他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夹道欢迎。学校校长更是眼含热泪地对他说:“谢谢你,我们永远会记得你。”在那一刹那,他坦言自己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施比受有福,人生跌宕起伏之后,“趁自己还有影响力时”做一点事情,对这个男人来说,也许已经比光环更为诱人。慈善不需要倾家荡产,更无需张灯结彩,“爱别人去”,从自己身边,就够了。

 

生活是一个balance

采访之前,疲倦的苏有朋趁着化妆,小憩了一下,向他表示同情,他无奈地说真想立刻飞去太平洋上的小岛,找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晒太阳。“我们传统观念总认为工作才是正事,于是不断地把自己的生活让位于工作,直到压力饱和才觉得受不了。”他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继续,“其实,我真想一半时间工作,一般时间旅行。”

 

三十岁之前的苏有朋,也是个对工作要求很高的人,时至今日,看他对一个发型反复修改两小时的架势,就知道当年一定更甚。“处女座的人嘛,要求很完美,常常把自己搞的压力很大,在小虎队解散后的压力中,我去了英国,就是想在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找回一些东西。”

 

放逐自己的岁月里,旅行和佛教开启了全新的精神世界。“到处走走,读读佛经,获得的不是大家以为的似乎能够立刻改变命运的东西,就像当下就能中奖一样。而是明白了佛家哲学,佛家会告诉你如何看到自己的本性,教授你一个如何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再加上四处走走,看到各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各种文化的沿承,就会让心变得很宽很大,就会慢慢明白,一切最重要是随缘。”

 

于是现在的苏有朋,再也不觉得工作的意义只是赚钱,再也不会对结果希冀过多,“你问我什么时候休息,其实我现在就想休息,如果接下去的通告冲突到了我的旅行,我的小岛梦,那么除非特别重要,否则我就一定要飞去那个小岛晒太阳。”关于退休这个话题,他更是心态open得不得了,“很有可能啊,我也不知什么时候,到了就到了吧。”

 

“我觉得我自从过了三十岁,就学会了从过去处女座很一丝不苟的态度到如今相对宽容幽默的心态去看问题,我觉得可以尽人事听天命,不会再那么纠结,每一种存在就有它的价值,不同观点也有不同的获得。你觉得随缘有一点消极?其实不会,我说的是一种优雅从容的态度,尽一切努力,但是不要非要什么。生活是一个balance嘛!”从小虎队时期的高度曝光,到隐匿英伦的蛰伏期,都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如今的他,更想要的是平衡,是工作和生活并驾齐驱,是快乐和收获同在,是不要太多只要适合的获得,是小岛旅行的晒太阳比一个无关紧要的出镜更要紧的自得其乐。出道二十年的高低起落,平衡二字才是最后的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