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是一年生日时

(2010-04-23 15:40:18)
标签:

随笔

感悟

摄影

荷衣

荷衣坊

母亲

生日

杂谈

分类: 伸手摘星

  又是一年的春天,又临近生日了,又是提前一周。母亲的电话如约而至。讲的依然是那句话,问我生日能否回家。在我的感觉里,我刚从家里回来,才不几天,实际上已近一月。

  我知道,自己回家后母亲会忙些什么。揪花椒芽,摘香椿芽,采薄荷芽,挖苦菜,然后就有炸花椒芽、香椿芽、薄荷芽,香椿炒鸡蛋,苦菜渣豆腐,只要我说,还会有荠菜煎饼、地瓜饼、菜饼……原来就忙得脚不沾地的母亲,会更加地忙碌。只不过从地里,转回了家里。从我回家忙到送我走,肯定会不停地劝说,拿上点这个拿上点那个,不管我拼命的在那儿嫌重。走时,还会为我提着那个重重的袋子。母亲会说,她顺路或者说要去村口的超市。

  这么多年来,自己好象也习惯了每年的重复。每一年的生日,回家时,都已经是过了生日了。但母亲依然象对待我的生日那样的准备。其实,我的哪一次回家,母亲不是在为我忙碌?就在刚才,问自己。这是母亲第几次在生日时打电话了?有没有落下过?很努力地去回想,自从有了电话,真不记得哪一年落下过母亲的牵挂。

  母亲,一直不变的母亲。只是那头发上的霜雪越来越重,那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粗心的女儿总是忘记母亲已是近六十岁的老人。习惯了母亲的照顾,习惯了母亲亲手做的那些美食,习惯了被牵挂,习惯了那些担心与嘱托,却唯独没有习惯去回报,甚至总是连个电话都懒得打。

  家里的地瓜每年都是等到下霜后才会刨,原本就很甜的地瓜因此更是上足了糖分。照母亲的话说,比蜜还甜。同样年近六十的父亲会在母亲的帮助下,挑好几袋地瓜再推到北坡那个地瓜井里。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推着车子走上那个大坡的。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把一袋袋的地瓜再下到井里,同样的不知道,他们如何的再拿出来。只知道,每一次他们取完后,都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家去拿。回家后等待我的会有煮好的地瓜,也会有香香甜甜的用地瓜做的糕。

  父母都是那种很实在的人,父亲更是遇上感觉对他好的人恨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他。所以家里的地瓜,父亲都不让母亲卖,和其它的那些东西一样,就一袋袋的送了人。但父亲总是会给我和妹妹留出来。当年的地瓜一直留到来年秧地瓜,一直到我的生日,这是最后一次取出了。

  母亲的眼已经花了很多年了,即使带上姥姥的老花镜,依然会看不清楚。针线已经好多年不动。不再如小时那样,不停地一双双地做鞋。春节回家时,母亲看到婆婆给我做的鞋垫,说纳的真细,她现在做不了了。我知道,母亲心里的遗憾与失落。却也庆幸,因此,母亲可以少做一点,可以轻快一点。但母亲可曾闲下过?母亲说,忙活忙活,活着就得忙碌。

  上次回家时,看到母亲又在纳鞋垫。还把那已经十几年的鞋垫样子给翻出来了,有些或许已经二十多年了,依然用我的寒假作业本夹着。那鞋垫是用丝瓜瓤做的里,母亲说这样可以治脚气,而且这样她也能纳动。蓝色的布镶了红色的边,上面用白线纳出花纹,只是针脚不再细密均匀。鞋垫的边缘的弧线有些走样。母亲从做好的里头,挑了双好的给我。那鞋垫我垫着要小,那些旧样子早就已经不合我的脚了。但我还是收下,这份母亲的心。

  我和婆婆是一天的生日,要回莱芜的家。今年的生日,肯定又要和母亲失约了。但过后,肯定要回家,我知道,母亲从来不在意是否迟到,只在乎她的女儿是否回家。

 

http://s16/middle/48c2f540t84e28e68fe4f&690

http://s2/middle/48c2f540t84e28f856c01&690

http://s8/middle/48c2f540t84e2901fb577&690

http://s13/middle/48c2f540t84e290ead98c&690

http://s10/middle/48c2f540t84e29249b7f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