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眼泪前,泪流满面/苍天之泪,是蓝色的
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
那么,我眼前的,一定是上天的眼泪。
要不,它怎么在会滴落在世界的屋脊?
此刻的我,就站在藏北无人区的一面湖水之前。
不知从何时开始,习惯了在热闹的人群里,品尝孤单,在寂静的角落中,让思绪拥挤穿梭。
于是,逃离、追寻、皈依……
此刻,在如此深邃诡秘的湖水面前,倒影清晰了起来,而那,也许就是自我。
神秘莫测的藏北无人区,20万平方公里,空气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一半,年平均气温在摄氏0度以下,气候恶劣,渺无人烟,世所公认生命的禁区。
而当你亲临这样的禁区,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被允许的。
可以哭泣、思念、咆哮、奔跑……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方才接近传说中的天堂。
这里,群山、草原、雪雀、雄鹰、牦牛……触目可及。
这里,自然、绝美、悲壮、生命、和谐、奇迹……一切在现代社会绝迹的词汇,都在繁衍生息。
穿越藏北无人区的19天,在漫长的人生中,只是渺小的时间刻度,但,却是人生中最接近生命本质的时刻。
不是浪漫主义情节,不是个人英雄作祟,是诱惑,是迷醉,更是种宿命。
在上天的眼泪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http://cimg2.163.com/travel/2006/4/21/20060421154524053e7.jpg
也许,在城市蛰居的你,已经日渐忽略许多自以为不重要的东西。
来到这里,才忽而感悟,所谓四季变迁、沧海桑田,原来真可以如此熨贴心扉。
扎达土林,在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一个用自己的身躯记录斗转星移的地方。
一百多万年前,这里还是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受流水切割,经数十万年风雨侵蚀,才在陡峭的山岩上雕琢出如今模样。
百万年前,当这里还是一面湖水的时候,究竟会是何等面貌,不得而知。
只知道,此刻的震撼是真实而深刻的。
汽车穿行其间,就像是进入了神话世界。
森严宏伟的碉楼、万马奔腾、教徒静坐修行……
一个个巧夺天工的景象在等待我们去瞻仰,而此刻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摒住呼吸,去迎接属于造物主的奇迹。
无法想像,它是承受了怎样的寂寞,经过了多少磨砺,才换得今天坐看风起云涌,而岿然不动。
只知道,它的故事,如果可以与人诉说,一定是最壮美的史诗。
无法想象,在同样的霞光中,曾经站立过怎样的人,经历过怎样的人生,会吟诵怎样的诗句。
只知道,即使要忍耐冷寂,我也愿意在这里停驻,沾染朝霞赋予土林生命的灵光,留下一个独舞的倒影。
轮回-玛旁雍措旁的转经筒
唵、嘛、呢、叭、哞、吽”,著名的六字真言,我始终参不透,如同望不穿这眼前的玛旁雍措。
玛旁雍措,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更是著名的“圣湖”。
信徒们认为,它是佛主赐给人们的甘露,能清除肌肤上的污秽,
洗净心灵上的五毒,更能延年益寿,因此每年都有众多的人来此朝圣。
如此说来,伫立在玛旁雍措旁边的转经筒,也一定见证了无数次的救赎与升华。
看似无语的它,却分明承载着我们这等凡夫俗子无法企望的境界。
据说,转动一次经筒,就等于诵读了一遍经书。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听见很多很多。
耳畔,仿佛传递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冥冥之音;
眼中,如同回顾了这数年来的心路历程;甚至,预见了未来……
皱纹多了,难免有些往事,兜兜转转间,却总是逃不过一条隐约可见的轨迹。
无论你相不相信所谓前世今生。
面对这样的景象,所有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也已不再是困扰。
曾经幻想如果有下辈子,又会是如何。
如果只是如果,该经历的,总是要经历。
生命的意义,不正是如此妙不可言吗?
至少,在这一秒,开启了另一道智慧之门,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无论如何转动,也回不去昨天,那又何必纠缠于往事呢。
随着转经筒的转动,深呼吸。
明天的明天,现在开始启程。
一畦花田,酿一个美梦
油菜花开,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娇艳欲滴的黄色。迷了人眼,乱了心扉。
油菜花田,不着杂色,浓烈到极致。花色袭人,只想躺在花地里,或是放肆地打几个滚。
这,可不是普通的油菜花,而是高原神山下的花田。
卓木拉日峰,一座圣洁的神女峰,位于亚东帕里镇。峰并不很高,也不算奇,但这里终年云雾缭绕,她婷婷玉立,犹如婀娜起舞的神女。当地人说她可以降妖伏魔,保护一方的平安。
这样看来,在卓木拉日山脚下的油菜花,一定也受了神山庇佑,沾染了灵气,才会散发如此的娇媚之气。
天,是清澈的湛蓝色,在云雾的辉映下,神山也是蓝色的。
而漫山遍野的金色缎锦,一直盛放到无边无际的地平线……
高原的一阵风吹过,金色的花海,瞬即潮起潮落,暗香浮动,牧歌也拂过耳畔。
金色的沟壑、金色的高原,金色的我和你,沾染了这一抹异常香甜的金色,连思绪都是金色的……
高原花海的万种风情,让一个铮铮铁骨都可以是那样的温柔而多情。
谁又不愿意坠入这深深的花海,好好的做个香气四溢的美梦?以天为幔,以花为床
轻声细语,对话整个世界
高原圣地上,上演着亘古不变的沧海流云。
万物皆动,我在这里,看时间流过,舞动一袖月光。
在藏北无人区的一隅,偶遇这样的场景,让我们呆呆地待在了原地。
白塔,是典型的藏式佛塔。一般塔中供奉经文、檫檫等宝物,以制服鬼怪,镇伏邪魔,保佑平安。
藏传佛教佛塔具有佛教“四界”思想的直观表现,因此,把高僧的肉身或法物保存于塔中,就更能让佛体复归“四界”,使之再度“转世”而来,体现了“四大皆空”的内涵。
眼前的塔中,存放着何等物品,我们无法得知。
问皓月,皓月无声,问白塔,白塔默然。
经幡随风摆动,每摆动一次就如同向上天颂读了一遍经文。
地下,堆了很多牦牛头,上面还刻着6字真言,又分明为这人际罕至的藏北无人区,增添了几分尘世的味道。
月亮,映照了时光流转,白塔,见证了人间变迁,天上,地下,同一个世界。
他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用一种我们听不懂的语言。
我们无法乞求于之对话,只是安心作一名匆匆过客,已经无憾。
这一刻的感悟,已经足够,在每个有一轮明月当空照之时,细细品味心中的甘甜。
哼一段牧羊曲
如果说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么阿里,则是屋脊上的屋脊。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驱车奔驰,可一览阿里高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
一路上,都会偶遇这样的牧羊娃。
这些久居于偏远之地的牧羊娃,无意而必然地闯入了我们的镜头,新奇、诧异、友好的表情,总是浮现在他们纯朴的面颊之上。
羊儿却是一副懒得搭理我们的慵懒与自在,只顾自己走自己的路。
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眼中,是一道风景,而擅自闯入的我们,自然,也成为了他们眼中的风景。
风过,铃动,身未动,心已远。
雍布拉康的最高处是一座塔楼,据传文成公主入藏的第一个夏天就曾在此渡过。
站在塔楼凭高远望,雅砻河谷风景尽收眼底,令人浮想联翩。
过去,这里是传播信仰的地方。如今,看到这样一个角落里的电视天线,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即使作为古代文明的象征,也开始吐故纳新,接收外界的各种咨询,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和先进科技交轨。
http://cimg2.163.com/travel/2006/4/21/20060421164036f7545.jpg
而塔角上的风铃,仿佛一个旁观者,静静地注视着眼底的一切。偶尔,有风吹过,却又悠然地发出来自远古的声响,久久回旋在上空,回声抚过我们的心田。
在雍布拉康脚下,藏族子民们繁衍生息,四季更迭起伏,过往的车轮碾过一段段往昔岁月,卷起漫天尘土,把一切遮掩在迷雾之中。
我们站在高处,坐在飘扬的经幡下,追忆过往。也许,我们现在站立的角落,文成公主也曾经回望过家园,感慨过人生?
如今我们的到来,试图拨开了这一层神秘的迷雾,却发现,原来,一切从未有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