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广州第一个书法硕士?】
“这个是什么字?”我问潘永耀。
这是个“俶”字,读“叔”音,潘永耀解释。
我明白了,四字一句,“俶载南亩”。我想起来了,这四个字源于古代诗经《诗·小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南亩”。而“俶载”是指开始农耕农作农事。
古语有许多字词,与今天的说法用法差天共地,如古“臭”字,是指“香”,古诗“朱门酒肉臭”之臭,是大大的香。
又如今天我们常说的“园艺”一词,古代非指“园林艺术”,“艺”专指种植、栽培的意思。
我说:“受教了!”潘永耀是广州第一个书法艺术硕士(暨南大学书法艺术美学硕士研究生),广州本土首位书法硕士。少喜习书,幼承庭训,自幼习书。祖上为东圃私塾先生。1997年,在读华南师范大学时,任华南师范大学校书画协会会长,先后师从华南师大张桂光、暨南大学曹宝麟、陈初生、谢光辉等诸名师。所学书体甚多,尤喜小楷及行草。其书法艺术享誉广州、广东、中国书界。
永耀习书法持恒30载,“永耀书法”独步书坛,以楷书及小行草见长,小楷萧散疏朗,古拙雅宜,尚魏晋之风;小行草端庄秀丽、温文尔雅。
永耀自号“东甫居士”,查广州无东甫,只有“东圃”,他告诉我,因为不想被“囗”囚禁,所以去“口”。
永耀与我是同村人,同籍“中国乞巧第一村”珠村,珠村与黄埔军校相邻,古代与民国多产文化、军事名人,村内有条“海军将领街”,民国海军总司令潘文治便是珠村人。我曾在微信、博客、微博上写过一篇文章《珠村:全球最牛逼的将军村!》(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2bed00102epd2.html),介绍这条今天地铁打死也不愿穿过的古村,昔日竟然培训、孵化了几百个国共将军元帅。
不过,1949年后“珠村文化”已褪化、没落,今天只剩下两个名家,一个是“中国乞巧文化第一人”、“广州乞巧文化麦田的最后守护者”、广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潘剑明,另一个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潘永耀。
珠村两大姓,一潘一钟,潘剑明(珠村音“明”字读“民”)与我表亲兄弟,潘永耀与剑明同“高祖之高祖”,其爷爷曾是珠村私塾先生。
潘永耀书法展这几天在番禺市桥艺术中心举行。原来约好潘剑明今天上午去永耀书法展参观学习,结果他昨夜疑似与“佳人”鬼混大醉,入院与白衣天使为伴,无法成行。于是我与天河区宣传部领导周雅文、广东“最美文化站站长”杨静站长、原省文改办林海院长、暨南大学生命科学周正红教授、广州地铁总公司高层钟学军等齐聚市桥,“朝拜”潘氏书法艺术之奥美。
我是个艺术门外看,对书法更不明不白不懂不悟,而历史悠久的书法,本身便是一个悟法和悟我的过程,以我之愚钝,对着满室墨宝佳笔,耳听八方啧啧赞叹声,心想:永耀专攻书法,用情之重,用功之深,走出如斯境界,实是珠村、东圃、天河、广州、华南之幸呵!
-----------------------------------------------------------------
珠村:全球最牛逼的将军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2bed00102epd2.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