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G持《冷笑话》再领动漫风骚】
今天再巡多家影城,观察寒假档电影的阵地宣传布置,发现《十万个冷笑话》场次很少,排片量不足2%,全国日收仅几十万元,依此推断,最终票房定格1•17亿,冲1•2亿乏力了。
尽管如此,这个票房已经灰常灰常了不起,一如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著名经管者赵军所言:一个新里程碑诞生了。
表面看,《冷笑话》是爆冷黑马,但实际上它的成功并非偶然,并非天下突然掉下一个甜饼,成功得益于众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它背后有一个全新的由SMG领衔的“创作策划营销联合舰队”,在这部电影营销过程中,SMG的运营经验和全媒体资源起到了轴心作用。
SMG(上海文广播集团)是中国最早介入动漫电影市场化运作的传媒集团,2008年《风云决》的3300万,破了中国动画史上最高票房纪录(旧纪录是1998年《宝莲灯》2400万),不仅将国漫的冰河破捅一条通道,还令SMG一战扬名动漫界与电影界。
半年后,2009年寒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轰天响雷。又半年,《麦兜响当当》7800万元票房,由此,十二个月内,SMG电影红旗三度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我在中国动漫周刊上专文写道:SMG率领的联合舰队是中国动漫电影策划营销王牌军。这也是全国媒体中,第一次发出给SMG动漫部门及项目策划营销管理团队定位的声音。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2012年的《喜羊羊4》、2013年的《赛尔号》、2014年的《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SMG在推动国漫动画电影市场化运作上一直领跑全国,对国漫电影市场脉搏与趋势的把握、开拓、造势与引领,独占潮头,称之为“中国动漫电影第一操盘手”,应该实至名归吧。
有一个现象,很值得重视与研究,国漫电影虽然近年来进步神速,但只是低幼类题材作品能产出高票房,面向青少年乃至成年的动漫电影成功者寥寥。迄今最卖座的国漫电影共诞生了31部(以票房4000万元起计算),其中“青少年向”或“成年人向”的仅有“麦兜”系列三部、《秦时明月》,以及新科状元的《冷笑话》。无独有偶,这五部全是SMG领衔出品的。于此而论,SMG又立了一大奇功。
SMG炫动传播动画电影事业部总经理何宇对本报记者坦言:“《冷笑话》票房不是终极目标,我们更欣慰于影片捅破了国产动画电影受众的天花板,树立了成人动画影片的新标杆”。
2009年夏天,我在上海威海路SMG总部上视大厦九楼会议厅的一次会议上,面对着台下众多领导、专家、媒体,讲了一番话。2013年夏天,在同一个地方举办的炫动、有妖气共同开拍《十万个冷笑话》的电影签约会上,我又获邀上台发言,于是我将几年前的话,再次哆嗦讲多一回,我说:“几年前我曾讲过,得SMG者,得中国动漫天下,今天我仍然坚持这个观点……”
我发现许多机构、学院、教授组织编写的《中国动漫蓝皮书》或《XXXX动漫产业报告》,均没有专门一章或多章叙述SMG多年来的战绩、作用、价值与意义,说轻些是“遗憾”,说重些是“岂有此理”。今后如果有谁组织编著《中国当代动漫史》或《中国动画电影史》,书里面没有单列一章专述SMG的动漫战绩及连串动画电影策划营销案例的,这些书的价值与编著的动机堪为可疑哦!
广电总局电影局张宏森局长热情召见“十冷”主创团队,对影片在国产动画电影市场上的里程碑突破和标杆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并希冀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会后,局长主动站到后排,与大家合影留念,令人振奋而美好的下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