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期《动漫周刊》(8月11日出版,第233期)的《百家讲坛》栏目,用半版的版面刊登丁磊的文章《我应该拍〈功夫熊猫〉还是〈赤壁〉? 》。
字,不多,才千余字,但很有意思。这是我特意挑选的,并加了编者按。
这位网易首席执行官、中国IT界的领军人物,从前段时间两部卖座片中看到了网络游戏作品的价值观。
全国大学生动画大赛,《动漫周刊》与网易均是协办单位。我和丁磊都有一个心愿,全力推动中国大学生在原创动画上的发展。
------------------------------------------------------------------------------------------
·我费了老大的劲到电影院看了《功夫熊猫》,回来一直在思考,最近还想抽出时间重新看这个电影。
·《赤壁》让我思考的东西少了一些。
·为什么互动性非常强的游戏作品,没有考虑去多尝试这种作品本身的哲学和才艺呢?
·我们这些老板们,要对中国的少年成长多一份思考。
编者按:游戏、动画、电影互动互补——动画改编网游、游戏改编动画、动画改编电影,是目前全球发展的一种趋势。《功夫熊猫》与《赤壁》在中国上映,引发了全社会全民性的热评,但是,一位中国IT界的领军人物、原创网络游戏的先驱与企业家,却从这两部电影中看到了网络游戏作品中的价值观。以下文字,摘自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在娱乐产业高峰论坛上的发言《如果壮大中国游戏原创力》。
前两个星期费了老大的劲到电影院看了《功夫熊猫》,回来一直在思考,最近还想抽出时间重新看这个电影。《功夫熊猫》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乃至难忘的印象。这绝对不是一部非常简单的好莱坞的动画片,像《海底总动员》那样。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思考,西方好莱坞电影制作人为什么会选择东方的一个故事题材,为什么选择熊猫去传达一种东方文化背景的才艺、美学以及一些教育的内容?
我把这部电影和前天晚上看的《赤壁》也做了一些比较。《赤壁》看了以后,我觉得噱头大了一些,能够让我思考的东西少了一些。有人说我们看《赤壁》是冲着大场景、名演员去的。但是我思考,如果作为一个网络游戏的从业者来说,我应该在技术和资金具备的情况下,是选择拍《功夫熊猫》呢?还是拍《赤壁》呢?
我想说的是,电影可以做到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来讲述一个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们游戏作品,一个互动性非常强的一个产品,没有考虑去多尝试这种作品本身的哲学和才艺呢?
从前我对国内的网络游戏作品的感受是直白的,我个人的理解是娱乐性确实很丰富,而且每年都上一个台阶,你喜欢PK,你可以无休止的在游戏作品当中PK,你喜欢休闲,有音乐的,有跳舞的,有赛车的,有的人愿意在游戏作品当中聊天,像这样的作品,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它到底想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给我们的消费者?单纯的娱乐是不是足够了?单纯的娱乐会不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我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厂商,我们有责任去改善我们的局面,重新建立网络游戏作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和价值观。
网易在五年前开发了《梦幻西游》和《大话西游》两款游戏,希望把中国的文化通过作品本身传递给我们的消费者,而且获得了好评。
其中有一件事情让我很自豪,今年高考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被保送到浙江大学,他来找我说他非常喜欢我们的《梦幻西游》,他说暑假可以花多点时间玩这个作品。我也听到我们的家长跟我说,我们的小孩没有因为游戏影响到他的学习。我想一个好的作品,可能会使学生有一个好的价值的引导,但是一个糟糕的作品可能也会把学生的成长引入另外一个极端。我们应该更多带领孩子去尝试一些优秀的作品。
我今天想呼吁我们行业当中的厂商,在懂得怎么用游戏挣钱的同时,也考虑一下我们怎么样赋予游戏更多向上的价值。让我们游戏不但是一个娱乐的手段,也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作品。我平时也花很多时间思考生活中的点滴,会很多的时间和同事们分享如何把好的东西放到我们的作品当中。我们这些从业者们、老板们,自己本人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要对中国的少年成长多一份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