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乌镇、周庄多如过江之鲗的人流相比,这里的空气,最爽怡。这里的环境,最安逸憩静。
于时,蹲坐在小巷里,与四个阿婆闲话家常。图上左面的白衣女十高寿七七,生于1930年。左下角未入镜只露一腿的女士,高寿七三。我正对着的一位六十八,我说:哎哟,您怎么长得二十八似的?老人两眼发光,两颊绯红,把头扭藏起来象母鸡般“咯咯”大笑。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放生桥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一座五孔联拱石桥。放生桥横跨于镇东首漕港河上,全长70.8米,宽5.8米,结构精巧,形状美观,堪称珠里(朱家角)十景之首。有诗云:“长桥架彩虹,往来便市井,日中交易还,斜阳乱人影”。放生桥顾名思义,就是“放生积德从善”。僧人性潮曾规定在桥下只准放生鱼鳖,而不得散网捕鱼。
古时24里长漕港河仅此一座大桥,南堍为朱家角镇,隔岸为昆山并亭,因地处淀山湖要冲,元代时,就已成交通要道。
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慈门寺僧性潮募建。四百多年前要在水深流急的大江上建造如此大桥,极不容易。该桥设置了超薄的柔性墩,使主拱受力大大减小,材料大大节省,这对当地缺乏矿山资源,造桥石料全靠外运来说是十分经济的
桥拱主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法,加强拱石间的联系,使薄墩桥更为坚固。桥的中孔9节拱石,两边孔分别为7节、5节,每节由9道拱石并列而成。上下拱石间有独块横系石联接;桥台座石也为整块石板,显得十分稳固。由于墩薄,加上桥拱自然递增,全桥形成一个缓和顺适的纵坡,自然和谐地衔接两岸街面,雄伟而不笨重。
桥上的石刻技艺也十分高超,龙门石上镌有盘龙8条,环绕明珠,形态逼真;桥顶四角蹲着石狮4只,仰头张嘴,栩栩如生。中间有竹节望柱,桥面中央镶嵌雕花石板。长方形板式桥栏,四角方整,棱角分明。
桥东建有碑亭,供行人憩息,临水筑以石驳,凿以锁缆孔,为舟楫停泊所用。桥壁柱石上刻有清晰的楹联:“帆影逐归鸿锁住玉山云一片,潮声喧走马平溪珠浦浪千重。”楹联各12字,自上而下,似山涧飞瀑,一泻百丈,颇有气势,描绘了十里漕港水运繁忙的热闹景象和江河波涛之汹涌,更加突出了放生桥的宏伟气派。
放生桥,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大石桥,气势磅礴。其他三十几座古石桥之壮美也并不逊于周庄,论构筑和工艺,朱家角中和桥和西栅桥较周庄双桥更坚,而那些特色桥更是周庄无法比拟的。
三步之遥的“高低桥”,“微缩景观”的课植桥,“咭咯”作响的戚家桥,“纪念国耻”的永丰桥……
http://blog.sina.com.cn/u/48c2bed001000b4n
钟路明写于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主持人陈扬“度假”完毕即将重新“闪亮”登场前的第××天”。
独家摄影:钟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