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2007年4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统计数据,发现一个新情况。
4月全国影市,票房收入11007.6万元(按院线可统计票房计,未入院线的不计)。
这1.1亿,比去年(2006年)同期增长51%。
观众人次呢?是481.6万,较去年同期增长57.5%。
奇怪啊!
4月历来是淡季。农历贺岁档后,一节淡三墟,加上又是梅雨天,票房与人数应大幅下滑才对呵。还有,4月压根无大片猛片劲片,数数手指头,中外影片15部,最大的一部《龙骑士》,才投放350个拷贝,《风暴突击者》180个拷贝,周迅的《明明》也就120个拷贝。王晶的《疯狂粉丝王》小心翼翼,也就50个拷贝。
影片质量普遍不佳,号召力又欠缺,怎会拉高票房呢?
原来秘密在影城身上。
今年首季全国新建成21家影院,新增120多个银幕。
影城多了,影厅多了,场次也就多了,观众人次亦水涨船高。
广东中影南方新干线4月增加场次是去年的154%,入场人数是191%。
最夸张的北京万达院线,场次增181%,人次增203%。
观众人次,比票房更重要。
中国电影市场开始正面碰撞、尝试、碰撞新的经营理念了。
韩国电影《太极旗》,观影人次二千多万人,即是说能出家门的人,都涌去了影院。
韩国才多少人口啊?四千多万。
咱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如果有一天十三亿人中有1.3亿人进去看《集结号》或者周星驰的新片,那就发达啦,还不把美国人气个半死。凭什么你《海盗王》(3)开画几天就狂收1亿多美金?俺亚细亚民族炎黄后代每人30元,1.3亿人就39亿人民币啦。
美呀,美呀。
这天,啥时候幸福降临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