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漫步香港街头,这片非常熟悉的土地,陡然给我一种陌生的感觉。
每年春节前,香港最热闹的风景之一-----猛片贺岁,消失了。
以前新春前夕街头贴满的海报、巴士车站与地铁内林立的灯箱、各大报纸上全版的广告与大版面的影片介绍,电影院门前的购票长龙,是香港贺岁文化的一大景观。
眼下,那些叫做周润发、成龙、周星驰、黄百鸣、张国荣……的贺岁大将们,影院里银幕上,都没影没踪了。
剩下小猫三几只撑场,贺岁片这支旗还在,可持旗手们的份量,已撑不起“贺岁大片”“猛片”这顶大盖帽了。
1988年,达明一派成为全港几十支乐队组合中,第一支登上电台流行榜冠军的演唱组合。
除了经典的《石头记》,达明有不少歌充满了港人的自豪,与对繁华香港的由衷赞美。
《今夜星光灿烂》与《今天应该很高兴》,另类的非主流的乐队,唱出主流的题材,这非媚俗,实在是港人的心声。
那时代、那光景、那消费,怎能不抒怀呐喊〝今天多么多么的高兴......〞
我记得,在礼顿道我排长队买周星驰的片,看罢九点半场,即飞赶过海到尖东华懋影院,通宵直落看二片,最夜一场是发哥的,走出影院已是将见曙光。
十小时内,我将七点半首映、午夜场至凌晨场全部踩遍,星爷、发哥、成龙、哥哥、李连杰、洪金宝以及当红女星一网打尽。
〝这一晚星辰划破黯淡,华丽夜市灿烂,晶莹亮透炽热的双眼驱不散,期望我俩扑向这光亮坠进这晚臂弯.....〞
不料,若干年后,没有这支歌仔唱了。
去年全香港电影生产量总共51部,其中最后一部,用文隽的话来讲:是赶出来的。
文隽说:就靠这一部,港片产量才不至再跌新低。
因为,05年是51部。
而去年,大陆电影产量是多少部?
330部。
十年前,港片全盛风光期,年产量正好也是三百多部。
此消彼长,世界变咯。
去年是中国电影百年诞辰元年,也是大陆电影业丰收的一年。去年国产故事片的生产数量达到330部,其中胶片电影220部,数字电影110部,总量比05年增长27%,创下中国电影的历史新高。
另外,还制作了纪录影片13部,动画片13部,科普教育电影36部,特种电影7部,以及数字式电视电影112部。
全国票房收入较05年增长28%,连续4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率,其中国产影片收入为14.42亿,占中外影片总票房收入的55.03%,连续4年超过进口外国片。
国产片的海外销售收入(含票房收入)为19.1亿元,较05年增长15.8%;全国各地电视台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收入为12亿元,略高于05年。票房·海外销售·电影频道,三项合共57.3亿元的电影综合收益,较05年增长19.4%。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