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乐而舞

(2006-08-04 10:30:09)

           

随乐而舞

---------淡城市品牌歌曲

              

 

 

 

真正的城市失重是文化的缺失!真正的城市苍白是文化的平庸!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每座城市的管理者都在重视自己的文化座标,而形成城市文化品牌的集中点就是品牌符号。而音乐是最有流动的记忆,它比其它固态文化符号更有扩张性和广泛性。这就是听觉艺术比视觉艺术更具有跨区域的影响力和情感张力。

中国有660个城市,占GDP70%,而有100个大城市占GDP50%。可想而知,城市文化及音乐形象的展示空间有多大!

选择确定自己美丽的品牌往往是约定俗成,由历史与时间选择而水到渠成。急功近利,揉进许多人主观而短见、表面而理性的思想者意愿,恰恰事倍功半。当然缺少主动努力创造开渠,更是难以形成自己城市文化符号。而选择自己城市歌曲的关键还在于城市管理者形成的策划智能、创新指术及评定体系的水平与民主精神。

我们从成功的音乐品牌案例中,就可以发现音乐的生成脱离不了城市本身的自然、人文、文化几个层面。

最成功的案例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当你听到莫斯科广场的大钟敲响的时刻,优美的歌曲立刻就会为你浮现一个最美丽的画面,这首歌就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城市符号,其选择毫无疑问是反映了人本意识,饱蘸着莫斯科人的生活、爱情和理想,从词到曲透露出文化与情感。而象《请到天涯海角来》《太阳岛上》《克拉玛依之歌》《鼓浪屿之波》等歌曲无不是从城市的地理自然特征所孕育而生的。自然是大美,特殊的自然景观常常是我们选择歌唱的主要依托。总之,无论从自然到人文层面选择文化品牌都可以获得创作的成功。

面对未来城市文化建设的音乐符号的创作,有几个关健问题仍需商榷:

1.                        防止“短时代”的标签注入歌曲之中

每一个城市都是发展的,同时还有许多古城巳形成固有品质特征,它都不可以从一时政治出发去强加于歌曲中的时事符号。以北京为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过许多红色经典如:《雄伟的天安门》《北京颁歌》《我爱北京天安门》…词曲均佳,为什么成为不了市歌或城市代言歌曲呢?显然是歌词内容有着太多文革中难以摆脱的盲目崇拜和语言僵化之铬印。十分可惜,许多音乐家的才华被浅滩所局限死了。一首歌曲让她承载太重的浓缩政治口号、概念,恰恰是城市歌曲失重的原因。

2.                        防止音乐文化DNA基因变异。

即称之为中国音乐,一定是由于民族文化特质所决定的,这就是华脉。而每个城市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也应保持它的民族、自然、人文的优势。举一个非城市音乐的案例,《印象.刘三姐》是区域旅游区的上乘品牌,它不具有都市文化属性,它是民间的大自然的山水“实景”艺术,“刘三姐”是广西柳州---宜州---阳溯等区域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文化品牌。我非常赞美《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在我们将她例入中国最成功的文化产业案例之时,也有遗撼,那就是与区域自然相生的“山歌、对歌”在弱化,请台湾都市流行文化的代表者之一齐秦、齐豫演唱片断,如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来。这就是城市与乡村的环境空间的不同所影响的人的需求不同所至。甚至不如民谣流行演唱的斯琴格尔勒“刘三姐.对歌”唱的爽!对于原生态的民歌演绎,我们不得不考虑和顾及它的曲调、它的声音!还有郑钧的《回到拉萨》摇滚版,除了序采用藏族民间歌手演唱之外,其它音乐原本与拉萨音乐没什么关系,当然没人将这首歌当市歌(这与它是首好歌无关)。也有成功案例就不赘述了。

3.                        追求城市音乐性格是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由于农业文明文化产生的音乐长期影响,缺少歌曲创新的搬用现象很盛行,使许多城市歌曲缺少了现代性与时代性。出现的大量再生民歌批量生产,使都市年青人远离了我们的音乐。当然,许多城市仍带有浓郁的乡村文化特征,我们还有许多城乡结合区,还有大量的都市里的村庄,还有大批农民工,这就告诉我们还不能只把欧美流行音乐元素替代中国城市音乐文化,近年产生的大量城市流行民歌如徐沛东的《大地飞歌》、浮克的《幸福万年长》等好歌,是为乡村也为城市人所爱。问题是现在还缺乏许多大城市所需要的城市品牌歌曲。那么多的音乐人、歌星都在日复一日、苦思冥想的在写爱情为主线的商业歌曲。无人顾及城市公益歌曲,有些遗撼。

4.                        抓住城市自然、人文文化的“亮点”。

亮点就是“记忆点”,记忆点就一定有出情点。当我们在不同的都市间奔行时,常常一觉醒来,忘了是在哪里,打开窗子,个个城市都是高楼大厦立交桥,千城一面。但是我们总是可以找到每个城市的亮点特点,以点带面、以情动人。现代化的进程,为我们音乐人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也许我们不去想写市歌,不去想写品牌歌曲可能恰恰就会出现一首城市好歌,大众喜爱的歌,成为一个城市永久的记忆。美国的戴维与卡尔说过:品牌是一种感觉,强烈的感觉,是一种特定的价值观!让我们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能寻找出各自的不同与相同,当你来到不同城市时,伴随不同音乐而舞,而舞者可能是普通市民,也可能是商场的弄潮儿,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愿我们的城市都有一个精神支柱、精神家园,都有一个深刻的音乐记忆!

 

写于南宁会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