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诗词在当代歌词中的运用

(2013-04-25 20:19:20)
标签:

情感

分类: 歌词理论

    古典诗词里有许多富有深刻思想内容和完美艺术形式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语言精炼而又富有形象性,往往一两句话就能展现一种意境。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他们在创作中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作品的不同风格。纵然今天我们欣赏它们,也会为其陶醉、为其折服。当代词作者努力开拓新的领域,向更深的、更细的、更宽的层次进军。他们把古典诗词熔入到当代歌词中,重新进行诠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古典诗词在当代歌词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选择古典诗词中某句用于当代歌词。

        许多当代词作者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不但能熟读而且能背出唐诗宋词中的名篇,甚至能按照词牌名重新填词。为了使作品更有意境,也为了使作品的主题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他们选择古典诗词中某些精美句子用在当代歌词中。试看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飘流……”这首词实际上是以李白的《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为蓝本的: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敌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黄安词中的第一句实际上就是李白诗第一句的翻译。“抽”句更是一字未动,照搬照用。但是两者所表现的主题有了一定的变化。黄安写的是“只求今天拥有”的爱情观,李白写的是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然而,新词走的是商业化道路,这主要表现在歌词是为了迎合当代人的某些心态而刻意创作,带着浓厚的商业气息,歌词的艺术性在淡化。都市人婚姻的失败叫人对爱情失去了信心,于是更多的人把爱情当作是一个驿站,一种缘份,而不是一个归宿,一种信仰。他们把美满的婚姻寄托在未来,而仅仅珍惜今天的两人世界,正如歌中所唱的“看似个鸳鸯蝴蝶不应该的年代/可是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花花世界鸳鸯蝴蝶/在人间已是癫/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新词的思想性不高。旧诗的基调是悲怆的,但也不乏高亢的音符;主旋律虽是苦闷、烦忧的,却也充斥着豪迈雄放的气慨。旧诗的思想性略胜一筹。

    再看付林的《雨打芭蕉》:“……风吹柳絮雨打芭蕉此情绵绵/爱爱恨恨恩恩怨怨化作云烟/忆少年追华年/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歌词还是未能摆脱都市人情感的纠葛。“犹抱琵琶半遮面”选自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但旧诗比新词的艺术品味要高,表达的情感更丰富。旧诗精炼而细腻地表现、刻画了琵琶女在陌生人面前不肯轻易出场的含羞答答的情态,同时也暗示她有满腹愁思而又不肯轻易外露的复杂心态。新词却没有后一层意思。

    二  将古典诗词重新诠释,创作当代歌词。

        古典诗词语言精炼、韵律优美,以短短几行字,就生动地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勾勒出鲜明的画面,而且含蕴无穷,意味深长。为了表现“都市音乐”的感觉,触摸最新的城市风景——内在的心境与外在的景观,一些词作者开始尝试将古典诗词重新诠释,创作新视角新品味的当代歌词。“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却发觉又回到你面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涛声依旧》是陈小奇根据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改编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描绘了秋天江边的夜晚景色,抒写了诗人旅途上寂寞的情怀。陈小奇运用“古典的意境,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现代诗的技巧”表现了爱情世界里的忧喜悲欢、离合变化。新词在艺术上有了创意,把都市人的情感世界熔入到完美意境的风景画中。当代人表现爱情更多的是直抒情怀,敢爱敢恨,追寻一种口语化、平民化的风格,这固然是好的,但就缺少文学性强、诗意浓郁、情感真挚的精品。《涛声依旧》全篇并不晦涩,却营造出一种朦胧美的氛围。作品的内在逻辑依然存在,其情感脉胳依然清晰,贯穿其间的则是一段缠绵悲伤的爱情故事。新词比旧诗多了一点生活气息。将古典诗词重新演绎,创作当代歌词,陈小奇是个领军人物,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歌词创作的影响也最大。他根据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创作了《巴山夜雨》,“……推不开的西窗涨不满的秋池/剪不断的全是你柔情万缕”;根据柳宗元的《江雪》创作了《朝云暮雨》,“……你是长江钓不完的碧雪/只让我在蓑衣里编织着从前”。这些新词从文学角度来讲都是上品,然而过多的围绕爱情一个主题,就显得有点俗气了。

    三、整首古典诗词被重新谱曲,成为当代歌词。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情况不在其列。字还是那几个字,只不过时间有了变化,而且古代和当代的读法一样,但笔者有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一,古典诗没有被谱曲,那么它还是纯粹的诗,不是词。词是合乐唱的。古典诗被当代人谱曲以后,那么它既合乐又能唱,便是词了。第二,虽然说古典词有曲调,但被重新谱曲以后,旋律已有了完全的变化,此曲非彼曲。词的形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东逝水》是作曲家谷建芬根据明朝杨慎的词《临江仙》而重新谱曲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两者的腔调、声律是完全不同的,而且题目也不同,旧词仅以曲牌名为题目。旧曲是同曲异词,新曲是同词异曲。一定意义上讲,古典诗词已成为当代歌词了。

正因为古典诗词的语言、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字数,平仄、韵律等因素的影响有着一种特殊的美,许多曲作家不忍心将其分裂,或重新演绎,而将它作为一个整体重新谱曲,赐予它新的生命。粱弘志将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创作了《但愿人长久》,王立平将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诗词加上新调,创作了《枉凝眉》、《葬花吟》等等,这些旧诗词和上新旋律有着别样的感觉。

    古典诗词在当代歌词中的运用,拓宽了当代词坛的领域,输入了新的血液,这是好事;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必须注意:

    一、题材应多样化,不要拘泥于爱情一个主题。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但我们生活的空间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对友谊的怀念、对祖国山川和大自然中美好事物的赞美,对人们生活中欢乐、忧伤、失意、苦闷等各种情趣和情绪的描绘都在我们思考的范围之内。古典诗词的运用,应不局限于情诗恋歌,要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元朝马致远按照《天净沙·秋思》所填的词,整曲抒写了游子思乡的情怀。当代词作家吕美顺就此展开视野,重新诠释,创作了《飘泊》一词。“一条坑坑洼洼的路,伸向远方,路旁的枯藤缠着老树诉说荒凉。西风卷起沙土扑打着乌鸦的翅膀,路的尽头挂着一轮血红的太阳……我为什么离开家乡,我为什么离开爹娘?是为了生活重载,为了前程辉煌?今夜的梦中可有一轮朝阳?月光如水照着冷冷的窗。”新词的侧重点是“为了生活重载,为了前程辉煌”而飘泊,比旧词多了—份豪迈,少了一点悲凉。

    二、 所选诗词应该贴近生活,紧跟时代,以情感人。

        古典诗词多清词丽句,常以意境感人。作者往往工于写景,长于描绘,以丰富的色彩,深长的情调,把读者引入到一个美的境界。歌词是唱给老百姓听的,这就决定了如果选用古典诗词创作当代歌词,那么就必须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反映世间的酸甜苦辣,唱出人们的心声,以诚挚感动人,以真情打动人。我们不能将古典诗词古典化,让语言晦涩,使情感空乏。笔者再以《飘泊》一词作分析。新词把原小令中的所有意象都包罗进去,除了“瘦马”一词之外(因为今人几乎不再骑马)。“人家”一词比较抽象,所以作者在第二段词中用江南少女河边洗衣这场景来替换。作者在枯藤、西风、夕阳、小桥、少女等意象中注入了复杂的情感:坎坷、失落、悔恨、暗淡、思念、追求、憧憬、希望等。当然,一首歌词如果既有古典诗词的意境美,又有现代生活的真情流露,且将两者交融一体,便是精品了。《涛声依旧》《飘泊》算在其列。

    三、所选诗词必须与上下衔接,不能偏离主题。

    如果为了哗众取宠,将古典诗词生搬硬套在当代歌词中,那么,那些华丽的语言也是无法打动人们心灵的,只能成为过往云烟。“……苍茫的风云你何处有/让长江之水天际流/山外青山楼外楼/青山小楼已不再有/紧闭的窗前你别等候/大雁飞过菊花香满楼……”《中华民谣》的曲调是优美的,但词不佳,语法有误,语句不顺且不知所云。“山外青山楼外楼"选自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诗。这首诗是讽刺统治者满足于半壁江山的苟安,纵情享乐,醉生梦死的。现在把它运用于《中华民谣》一词中,显得牛头不对马嘴,有点不伦不类,且与主题并无多大关系。这样的选句不用为好。

(此文在《语文学刊》2001年第5期上发表)(此文曾赠予陈宏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