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寻寻觅觅】
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
她一直羞低著頭,
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
他沒有勇氣接近。
她掉轉身,走了。
一九六二年香港
[一]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萍水相逢。
他遇上了她,在逼仄的甬道,两人的影子重叠一下,须臾间,分离了——错身而过。
他也在那天相中唐楼这层的屋子,和她比邻而居。
他们选了同一个时辰入住,搬运工搬错了他们的随身物。
随身物:多亲近的的东西,连这也被混淆不清。
错开了个头,冥冥中已晓谕着什么,只是凡人如何参悟。
她芙蓉面,吊梢眼下一张不善辞令的嘴,梳着“少妇髻”,着一身赤红的旗袍。
起初,他给她的印象是淡漠的,像隔着片毛玻璃,在麻雀牌桌上照过几次面,隔着丈来,寒暄过几句。
他有“方鸿渐”般的儒雅,抹了凡士林的头发,有条不紊贴着脑门,平日里,穿着炉灰的洋服,内配白衬衫,吊着根领带。
他是一家报社的编辑,有着个艳若桃花的太太,打扮得像刚从月号牌上下来的摩登女郎。
她对他知道的仅此而已。
[二]
这个绵长的雨季,她觉得身边的某些东西,发起了霉。
她克制着自己,不去探个其究,居之不疑,怕事实一捅即破。
她开始下意识地习惯做起某些事儿来,比如走上段路买碗面,一个人看上场电影。
她常常顺着狭长的石阶,踽踽拾阶而下。面买了,又一级一级,蹭着水门汀的墙壁,摸着突起的疙瘩,一个接一个,缓缓而上,渐渐隐入黑暗中。
她听着自己的鞋跟敲着青石路面,于身后尖叫。
是发起霉了。
对着冷飕飕的风,冰冷的家具,咽着发胀的面,她的心底彻底地阴霾。
拾阶而上时,她常会和他蹭着胳膊儿而过。他常在这个光景去那个面摊。
他总说:好巧。
她总答:很巧。
一次蓦地落起了雨,淋在她身上,她钻进了面摊的雨蓬下,掏出洋绢,揩着脸,抬头间,不经意瞅见了石阶上的他。
他靠水门汀墙面抽着烟,蓝白色的烟袅袅而上,消失在一个一个疙瘩、消失在黑暗里。
突然,她的心呛了醋一般,酸楚不已,这伶仃的夜。
[三]
她给自己挖了个心井,把所闻所睹,所猜所恼,通通抛进。
而真相却像酷暑的太阳,即使隔着层云,照例能射出个煌煌,炽得人滚烫。
在那个夜里,她最亲近的在隔着壁亲近着他最亲近的——她的先生和他的太太有染。
她再夜抑制不住,缩在浴室里,掩面痛哭。
水声哗啦啦,把她的泪水一而再地冲去
那是种大厦将倾的无助,锥心的疼痛,被当众刮耳光的羞辱。
而她,却只能囫囵吞下,闭上嘴,佯装一切从来不曾坏过。
[四]
他约她出来。
隔着张桌子,他们事不关己般挖掘着彼此的心井。
她说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
他沉默。
她知道他和她一样,表面波澜不惊,实际上心底却汹涌澎湃。
她从他的眼里看到了失血的自己。
他们对彼此而言是块吸铁石,将对方积蓄着不足为外人道的所有,一股脑儿地,吸了出来。
如此,突遭风暴的这两人,被命运的一个狂浪,一共打到了一座荒岛。
她问:他们是怎么开始的。
他摇摇头
他们都不知道,到底错在哪里?
他们开始模拟种种可能。
可,很多东西并不存在对与错,如果本身是块铁,发锈是很正常,这不是谁的错。
他说:我以为一个人做得好就足够。
她说:我也以为一个人做好已经足够,可事实不是这样。
[五]
背叛的那两个堂而皇之地漫游东瀛。
被遗弃的两个,在荒岛,惺惺相惜。
她开始趁着邻里不注意,趿着那双粉色的绣花鞋,一溜烟似地钻进他的屋子,看他一起写小说。
一次慌慌张张中,光着脚跑出了他的房间,落掉了鞋。
天黑了,鞋上的花,郁郁地开在黑暗中。
他说:找了个清净的地方。
她有些怔忡,她问:为什么?
他说想安心写,也方便她过来。
他瞄了她一眼,紧跟着添了句:虽然我们没什么,但也不想让别人误会。
这分明是欲盖弥彰,她的脸从腮帮子一直烧到了鬓角。
凝视着她,他问她觉得如何?
她的心惶惶直跳,不敢回视,眼睛忽然没了个着落,飘忽着,扑闪着。她回绝了,她不知道要躲避什么,只想匆匆走开。
[六]
可是,自制力最终被情感击得粉碎。
她的心要跳到了嗓子眼里,犹疑不决,想后退的时候又被一个声音给揪了回来,她几乎不敢相信这声音是发自她自己的心底——我很想见见他。她攒着眉,痛苦迷茫如在荒野。
她蹬地上了宾馆的梯子,又逃难般“铛铛铛”地下来,她觉得有无数只眼睛窥视着她,看着她一步步滑向深渊。
她闭上眼,对自己说:我只是想见见他而已,见一面而已。
最终她还是向情感妥协。
风吹着走道上的帘子,猩红的帘子舞着,如欲望之火燃烧着,蔓延着,一直一直蔓延到她身上艳红的外氅上……门开了。
他们开始了频频幽期密约。
那是段很和谐的日子,2046房仿佛是块世外肥沃的土壤,她的笑颜像花一样绽放,突然她记起很久没这么笑过了。
闲暇之即,他会放下稿子,从屉子里拿唱片放在留声机里,音乐声声,外面的雨声再大也浑然不觉。
她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还是那个豆蔻年华不识愁滋味的蝴蝶般的少女。
两个孤独的灵魂沉溺在春风熏染中,忘了多雨的也正是春季。
[七]
这个雨季,像晒在竿子上,祖母的裹脚步,长长,湿湿,发着陈年的腐味。
包租婆告诫,她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多待点时间在家。
当头棒一喝,惊醒了一场春梦中的她。是的,她是陈太太,三娉六礼迎娶的陈太,端庄典雅的陈太,恪守妇道的陈太,即使是名不付实。
她尽是旗袍,裹在身上,裹得严严实实,裹出玲珑的身段,即使爬满了虱子,也仍然能裹得个高贵娴雅的陈太。
呃!可别忘了自己的身份是陈太。
桑叶喂饱了蚕,蚕吐丝,丝绕蚕。
梦该醒,再美也只是梦。
[八]
她从公事房下来,天密密麻麻地织着雨网。
靠在潮湿的水门汀墙上,她陷入沉思,像朵打蔫了的红蔷薇——近日里,她总是刻意回避着他。
她没想到,他冒雨来接她,那刻的激动和喜悦,像煮沸的水,冒着泡儿。
但很快,她抑制住了自己,想起了自己的身份。
他擎着黑伞,无声地望着她。
水沿着他额前的那一绺发滴下,聚到他的眉头,滤过他的睫毛,渗到他的眼,滑下。
她垂着头,望着底下的水洼说:不好了,让人家看见,又话多了。
他把伞递给她:那你先回去吧.。
淋漓的雨就像唾沫星子,从头上啐着,喷着。
她猛一激灵,连忙推辞:他们见过你的伞,我打着回去,他们会认出来的。
僵持了良久,他告诉她他要去南洋。
她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猛抬头望向他。
他问她是否会离开她先生。
她哭了,她竟然像那次遭到背叛般地心碎。
他揽住了她,她的下巴颏儿搁在他的肩上。梨花带泪。
她说:今晚我不回家。
平缓得像个久疾的病人。
丝裹成了茧,又何妨?
[八]
他悄然离开,没同他告别,惟独问过一句: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她没作答。
她赶去找他,才知道他业已动身——人去楼空,斯人独憔悴。
心痛,怅惘若失。
她忽然有点恼他,恼他不够蛮横不说:我买了两张船票,你跟我走。
就像,一次,他拉她的手,她抽来,他就没再坚持一样。
她沉吟: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
【贰、冷冷清清 】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
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
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如果他
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已消逝的歲月。
一九六三年 新加坡
在异乡的旅社里,她靠在摇椅上,点起曾戒掉了的烟。
过去的一幕幕恍惚浮现眼前,神思飘渺。
她给他挂了个电话。
当听到那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声音哽在了喉头。
她以为自己业已平静,可是,要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只是,捂着嘴哭泣。
她挂了。
突然,她不想再执着,一切都已成往事。
她的泪,渐渐地干了。
她重新燃起根烟,缓缓吞吐。
蓝白色的烟,袅袅升啊,顶到了天花板,无奈地散了。
烟头的火星像朵美丽的花,开着,渐渐地成了烟灰,掉在地上,冷了。
心弦断了。
渴望得太深,压抑得太久,无论坚持还是放弃,都已成伤害。
【 叁、惨惨凄凄】
那個時代已過去。
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一九六六年在香港。
四年后,她故地重回,往事历历犹在,只是人事已非,凄凉。
如同四年前,她毫不犹疑地居住下来。
时光如梭,连她的孩子都已然四岁。
她给他取名叫“庸生”,庸生——平平凡凡的生活。
事隔过年,繁华落尽,尘埃落定,人生……虚空一场。
有些东西是她永远无法知道的。
比如四年前的那个雨夜,她在浴室里哭的时,他曾在屋外找过她。
比如四年前的在2046门口,她对他说: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时,他的心有多疼痛。
比如四年后的现在,他也曾回来,就如他们的相见最初,仅仅是须臾之差,在和她开门关门间,错身而过。生命是个轮回。
再比如,很久以后,在一个叫吴哥窟的地方,他曾对着洞窟,郁郁地述说这些年来无法释怀的秘密——他们间的故事。
也许她将永远都不知道,也许知道了也没什么不好,也许根本就没有也许。
而她将随着这个故事老去,花样年华,就这么过去了,过去了……
随着一生的际遇:如花美眷,终付水流年。
多年后那个洞,长出了草。无根……却生生不息。
【牢骚】
生命的真实和生活的真相,属于那个时代的爱情,属于每个时代的故事。
两个普通的人,没有脱俗的理想,超人的毅力,过人的理性,超凡的美德。
两个普通的人,只能按照世俗的要求,按照自己的常识处世行事。
两个普通的人,好与坏都被性格的平庸抑制着,干不出多大惊人的人。
两个普通的人,给他们再爱上一百次,还是同样的结局
绚烂趋于平淡
生命归于平淡
所以,我们看了
务须难过。
二月花
她从公事房下来,天密密麻麻地织着雨网。
靠在潮湿的水门汀墙上,她陷入沉思,像朵打蔫了的红蔷薇——近日里,她总是刻意回避着他。
她没想到,他冒雨来接她,那刻的激动和喜悦,像煮沸的水,冒着泡儿。
但很快,她抑制住了自己,想起了自己的身份。
他擎着黑伞,无声地望着她。
水沿着他额前的那一绺发滴下,聚到他的眉头,滤过他的睫毛,渗到他的眼,滑下。
她垂着头,望着底下的水洼说:不好了,让人家看见,又话多了。
他把伞递给她:那你先回去吧.。
淋漓的雨就像唾沫星子,从头上啐着,喷着。
她猛一激灵,连忙推辞:他们见过你的伞,我打着回去,他们会认出来的。
僵持了良久,他告诉她他要去南洋。
她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猛抬头望向他。
他问她是否会离开她先生。
她哭了,她竟然像那次遭到背叛般地心碎。
他揽住了她,她的下巴颏儿搁在他的肩上。梨花带泪。
她说:今晚我不回家。
平缓得像个久疾的病人。
丝裹成了茧,又何妨?
[八]
他悄然离开,没同他告别,惟独问过一句: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她没作答。
她赶去找他,才知道他业已动身——人去楼空,斯人独憔悴。
心痛,怅惘若失。
她忽然有点恼他,恼他不够蛮横不说:我买了两张船票,你跟我走。
就像,一次,他拉她的手,她抽来,他就没再坚持一样。
她沉吟: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
【贰、冷冷清清 】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
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
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如果他
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已消逝的歲月。
一九六三年 新加坡
在异乡的旅社里,她靠在摇椅上,点起曾戒掉了的烟。
过去的一幕幕恍惚浮现眼前,神思飘渺。
她给他挂了个电话。
当听到那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声音哽在了喉头。
她以为自己业已平静,可是,要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只是,捂着嘴哭泣。
她挂了。
突然,她不想再执着,一切都已成往事。
她的泪,渐渐地干了。
她重新燃起根烟,缓缓吞吐。
蓝白色的烟,袅袅升啊,顶到了天花板,无奈地散了。
烟头的火星像朵美丽的花,开着,渐渐地成了烟灰,掉在地上,冷了。
心弦断了。
渴望得太深,压抑得太久,无论坚持还是放弃,都已成伤害。
【 叁、惨惨凄凄】
那個時代已過去。
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一九六六年在香港。
四年后,她故地重回,往事历历犹在,只是人事已非,凄凉。
如同四年前,她毫不犹疑地居住下来。
时光如梭,连她的孩子都已然四岁。
她给他取名叫“庸生”,庸生——平平凡凡的生活。
事隔过年,繁华落尽,尘埃落定,人生……虚空一场。
有些东西是她永远无法知道的。
比如四年前的那个雨夜,她在浴室里哭的时,他曾在屋外找过她。
比如四年前的在2046门口,她对他说: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时,他的心有多疼痛。
比如四年后的现在,他也曾回来,就如他们的相见最初,仅仅是须臾之差,在和她开门关门间,错身而过。生命是个轮回。
再比如,很久以后,在一个叫吴哥窟的地方,他曾对着洞窟,郁郁地述说这些年来无法释怀的秘密——他们间的故事。
也许她将永远都不知道,也许知道了也没什么不好,也许根本就没有也许。
而她将随着这个故事老去,花样年华,就这么过去了,过去了……
随着一生的际遇:如花美眷,终付水流年。
多年后那个洞,长出了草。无根……却生生不息。
【牢骚】
生命的真实和生活的真相,属于那个时代的爱情,属于每个时代的故事。
两个普通的人,没有脱俗的理想,超人的毅力,过人的理性,超凡的美德。
两个普通的人,只能按照世俗的要求,按照自己的常识处世行事。
两个普通的人,好与坏都被性格的平庸抑制着,干不出多大惊人的人。
两个普通的人,给他们再爱上一百次,还是同样的结局
绚烂趋于平淡
生命归于平淡
所以,我们看了
务须难过。
二月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