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站
(2023-05-23 15:19:09)
故乡的小站
黎阳/黑龙江
这是绿皮火车的走走停停,在每一个刹车的点上,东北之北就会有一个地名落在纸上,落在有些人的梦里。——题记
小站讷河
小站不小心,在铁路大网里
这个码头收藏了秋水之城
太多鱼龙的誓言
和水手的隐痛
站台上挥手的慢镜头和出站口
相见欢的敏捷
让这个小站广场充满了北方
人的女真
我的青年,孤独走出检票口
背对山水 列车驶出记忆
诗人刘雪菲、李凯华 送别远走的人
又悄悄地送自己
黑潮诗报、雪国诗报、荒原
大地诗刊这奎星楼野鸽子的灯
东北亚诗报、华语诗人
这灯里面的藤
小站是唯一没有移动的身影
北鲁是多么准确的定位
这一颗指北星
小城,没有走出诗歌的身影
罗振亚、倪笑春、杨拓、舟自横、孟蒙、
王世新、高占禾、李迎杰、裴亚茹、陆传文、
唐凯、二哥、张继春、张玉春、李绪国、马鸣、
赵大海、素素、张永学、周英志、王利平
每一个名词很重
都有心音在纸上传动
在分行的平仄里
讷河,流逝了水的光阴
还有多少名词在辞行
流逝铁轨上的温情
而这余温,恰好为这个小城的文脉
敞开续命的远景
小站恒地营
一面是老莱河,一面是讷河
恒地营五等升降所串联起来的
两条河流的命以及一个浪人情歌的
休止部分
从利民村到老莱村是通向松嫩
平原腹地的必经之路
嫩江在远方 黑河也在远方
漠河在更远的远方
恒地营只是一个小节
青山嘴下的晨光 群英
正是我出生地的东风
途径的地方 也是血脉
散布的村庄 这才是主旋
我的自行车在乡路上
驮着一箱子冰棍
去另外一个乡镇售卖
那些个黎明都是和我一样
从晨雾中飞快地略过草木之香
成为人生最好的插曲
恒地营站收纳着春华秋实
那些途径的目光
一次又一次把停留的光阴
锁定在车窗里
而丰收留在站台上
等待一行蜿蜒的字迹书写向
更远的更远的远方乐章
小站八方
这里的八方,可能是更小八方
它隶属于太和乡
乡,是村庄的上级
百姓做事都在村里
小站是中国铁路网的基层
人在这里出发
八方真的是八方
从讷河出发的人,流经这里奔向
更大的八方
每一次经过八方,我都只是
去下两站的拉哈镇红光糖厂
我的大哥在糖厂学校当老师
每次路过八方
就意味着我要面对一瓶酒
和哥哥嫂子侄女的失望
然后落荒而归
后来我放弃了八方
只选择在一个又一个与水相关的地方
我也是从嫂子手里接过五百元钱
背靠北大荒
于是这个八方,也就成我了
一辈子的八方
穿越半个中国在锦江畔
落脚在诗歌开放的
红星路上
小站六合
六合或者太和
都是易经的叫法
在这里只是一个地名
东西南北上下的合
才是独属于东北人的合
门不闭户是天地间最完美的合
途经六合 总是把最后的瞭望收起
缓慢地车门收紧了乡愁
目光里最后的坚毅
在漫长地铁轨上滋长
背靠六合的人
只是谋求一条生路
无论走进来活着走出去
拥有六合的人
才是一生平安的人
小站拉哈
无论怀头鲇鱼,还是秋
都是拉哈小镇,这个盛产奇迹的地方
红光白糖,糖中王的标语
一直印在我的记忆里
拉哈是甜的,红旗公社的影子
还在。一份绵白糖的包装里
闪耀着北中国的业绩
拉哈是甜的
哥哥嫂子的幸福,都是小镇赐予的
侄女的甜蜜生活,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拉哈是我心里不舍的美丽
那些和唐凯、丁歌、曲三放歌的日子
都还在文字里,拉哈是甜的
小站老莱
“百里白云亲舍近,不得斑衣效老莱 。”
——清孔尚任《桃花扇·赚将》
老莱的稀土和陶瓷是光鲜的
老莱的粮库是敦实的
老莱河是不宁静的
我从马车上奔赴老莱赶集的记忆一直在尾骨上隐隐作疼
老莱展开味蕾的酸甜苦辣咸
也在人生关键步骤上给我撤了回票
我在老莱街上的文化书店
和在红河饭店的歌声
都跟着老莱河水的起伏
淹没在一朵撕碎的玫瑰花上
没错,那是一朵假的
我用八岁的歌声穿透老莱河
两岸的庄稼地
然后用二十年的苦累
还清了老莱河的水
从老莱出发
我背靠青山和松嫩平原
留给自己的依然是满眶
充盈的老莱河水
作者简介
黎阳,(1974-)原名王利平,黑龙江讷河人。中国作协会员,曾居天津十年,现居四川。曾在国内外200家报刊发表作品,获奖若干,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四川文艺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又是春潮拍岸时》策划、撰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风雅颂四川”音画诗剧《风雅颂》撰稿,文学顾问。2021年“庆百年•迎国庆”情景诗演诵《聆听新中国》文学顾问。主编《华语诗人》。出版个人作品集《成都语汇—步行者的素写》《情人节后的九十九朵玫瑰》。有作品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中国诗人》、《星星》诗刊、《北方文学》《天津文学》《文艺报》《青春诗刊》、《诗歌报》、《诗林》、《诗潮》,等数百家报刊上发表。
作品入选《中国诗歌2013年度诗选》、《中国当代诗人诗歌精品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世纪华章》(中国文联出版社)、《南方青春诗选》(漓江出版社)、《诗情在碧宵》(天津)、《黑龙江文学大系-诗歌卷》、《东三省诗歌年鉴》(06、07卷作家出版社、中国大众文艺出版社)等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获奖若干,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黎阳
小站讷河
小站不小心,在铁路大网里
这个码头收藏了秋水之城
太多鱼龙的誓言
和水手的隐痛
站台上挥手的慢镜头和出站口
相见欢的敏捷
让这个小站广场充满了北方
人的女真
我的青年,孤独走出检票口
背对山水 列车驶出记忆
诗人刘雪菲、李凯华 送别远走的人
又悄悄地送自己
黑潮诗报、雪国诗报、荒原
大地诗刊
东北亚诗报、华语诗人
这灯里面的藤
小站是唯一没有移动的身影
北鲁是多么准确的定位
这一颗指北星
小城,没有走出诗歌的身影
罗振亚、倪笑春、杨拓、舟自横、孟蒙、
王世新、高占禾、李迎杰、裴亚茹、陆传文、
唐凯、二哥、张继春、张玉春、李绪国、马鸣、
赵大海、素素、张永学、周英志、王利平
每一个名词很重
都有心音在纸上传动
在分行的平仄里
讷河,流逝了水的光阴
还有多少名词在辞行
流逝铁轨上的温情
而这余温,恰好为这个小城的文脉
敞开续命的远景
小站恒地营
一面是老莱河,一面是讷河
恒地营五等升降所串联起来的
两条河流的命以及一个浪人情歌的
休止部分
从利民村到老莱村是通向松嫩
平原腹地的必经之路
嫩江在远方 黑河也在远方
漠河在更远的远方
恒地营只是一个小节
青山嘴下的晨光 群英
正是我出生地的东风
途径的地方 也是血脉
散布的村庄 这才是主旋
我的自行车在乡路上
驮着一箱子冰棍
去另外一个乡镇售卖
那些个黎明都是和我一样
从晨雾中飞快地略过草木之香
成为人生最好的插曲
恒地营站收纳着春华秋实
那些途径的目光
一次又一次把停留的光阴
锁定在车窗里
而丰收留在站台上
等待一行蜿蜒的字迹书写向
更远的更远的远方乐章
小站八方
这里的八方,可能是更小八方
它隶属于太和乡
乡,是村庄的上级
百姓做事都在村里
小站是中国铁路网的基层
人在这里出发
八方真的是八方
从讷河出发的人,流经这里奔向
更大的八方
每一次经过八方,我都只是
去下两站的拉哈镇红光糖厂
我的大哥在糖厂学校当老师
每次路过八方
就意味着我要面对一瓶酒
和哥哥嫂子侄女的失望
然后落荒而归
后来我放弃了八方
只选择在一个又一个与水相关的地方
我也是从嫂子手里接过五百元钱
背靠北大荒
于是这个八方,也就成我了
一辈子的八方
穿越半个中国在锦江畔
落脚在诗歌开放的
红星路上
小站六合
六合或者太和
都是易经的叫法
在这里只是一个地名
东西南北上下的合
才是独属于东北人的合
门不闭户是天地间最完美的合
途经六合 总是把最后的瞭望收起
缓慢地车门收紧了乡愁
目光里最后的坚毅
在漫长地铁轨上滋长
背靠六合的人
只是谋求一条生路
无论走进来活着走出去
拥有六合的人
才是一生平安的人
小站拉哈
无论怀头鲇鱼,还是秋
都是拉哈小镇,这个盛产奇迹的地方
红光白糖,糖中王的标语
一直印在我的记忆里
拉哈是甜的,红旗公社的影子
还在。一份绵白糖的包装里
闪耀着北中国的业绩
拉哈是甜的
哥哥嫂子的幸福,都是小镇赐予的
侄女的甜蜜生活,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拉哈是我心里不舍的美丽
那些和唐凯、丁歌、曲三放歌的日子
都还在文字里,拉哈是甜的
小站老莱
“百里白云亲舍近,不得斑衣效老莱 。”
——清孔尚任《桃花扇·赚将》
老莱的粮库是敦实的
老莱河是不宁静的
我从马车上奔赴老莱赶集的记忆一直在尾骨上隐隐作疼
老莱展开味蕾的酸甜苦辣咸
也在人生关键步骤上给我撤了回票
我在老莱街上的文化书店
和在红河饭店的歌声
都跟着老莱河水的起伏
淹没在一朵撕碎的玫瑰花上
没错,那是一朵假的
我用八岁的歌声穿透老莱河
两岸的庄稼地
然后用二十年的苦累
还清了老莱河的水
从老莱出发
我背靠青山和松嫩平原
留给自己的依然是满眶
充盈的老莱河水
前一篇:2023华语诗坛排行榜出版目录
后一篇:《诗选刊》202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