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OP10系列之十大违背体育道德进球

(2009-08-13 19:29:39)
标签:

整理转载

图文

十大不道德进球

体育

分类: 体坛风云

     任何体育运动都倡导“费厄泼赖”,竞技体育也不能纯粹追逐成绩利益,而把公平竞争置于不顾。足球是“成王败寇”最明显的运动,现在我们就看看那些靠违背体育道德取得的进球:

TOP10系列之十大违背体育道德进球

     兰帕德

     09-10赛季社区盾杯比赛第70分钟,曼联球星埃夫拉在进攻时被巴拉克肘击倒地,这时鲁尼拿球进攻,因此裁判并没有鸣哨。但随后切尔西断球反击,他们无视埃夫拉倒地的事实继续进攻,曼联后防线阵脚大乱,兰帕德则趁机打进反超一球,对此弗格森怒火冲天:“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黑色事件。”

TOP10系列之十大违背体育道德进球

     梅西

     虽然贵为球王接班人,但梅西也曾取得过这种违背体育道德的进球。08-09赛季的欧冠联赛中,巴萨客场挑战乌克兰的顿涅茨克矿工。比赛第87分钟,矿工有球员受伤倒地,队友顺势将皮球开出界外,但巴萨却没有将控球权还给对方,而是直接发动进攻,梅西趁机将比分扳平。对于阿根廷人的进球,矿工主帅讥讽道:“巴萨根本就没有公平竞赛的意识与精神,他们靠着这样的进球赢得胜利,真是丢人现眼。”

TOP10系列之十大违背体育道德进球

     中国女足

     2006年12月,中国女足在一场国际赛事中面对约旦女足,面对弱不禁风的对手,中国玫瑰们大肆进攻,而且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捞取净胜球,他们还多次不顾对方球员受伤倒地的事实,而自顾自的进攻。最终,中国姑娘们如愿以偿12-0大胜对手,但网络上却是一片暴怒,人们纷纷斥责中国女足缺乏体育道德精神。

TOP10系列之十大违背体育道德进球

     假B五鼠案

     2001年10月7日,中国队冲击韩日世界杯决赛圈成功,而就在此之前的一天,甲B赛场上发生了两场4支球队联手上演,同时又与前一场不正常比赛有关的假球事件,总共有5支球队牵涉其中,这起事件也被人称作“假B五鼠案”。5支球队集体打假球,这种违背体育道德的事情给中国足球抹黑不少。TOP10系列之十大违背体育道德进球

     达切维尔

     2003年法甲联赛摩纳哥和波尔多的一场比赛中,摩纳哥的一名球员在防守中受伤倒地,这时他的队友们都停止了防守示意比赛暂停,但对方的前锋达切维尔故意视而不见,他带球突入对方禁区,在对方几乎不设防的情况下将球打进。

TOP10系列之十大违背体育道德进球

     勒沃库森

     德甲95-96赛季最后一轮的保级大战中,凯泽斯劳滕的球员马绍尔受伤倒地,但由于当时勒沃库森1球落后,因此他们的球员在比赛重新开始后并未将皮球归还对方,反而是由本队的22号球员依靠这次进攻而取得进球扳平比分。

TOP10系列之十大违背体育道德进球

     皮耶罗

     02-03赛季的意甲联赛,在尤文图斯和帕尔马的一场比赛中,尤文队长皮耶罗在比赛最后1分钟打进1球,但慢镜头显示,皮耶罗在停球时明显的手球犯规在先。本来应算作无效的一个进球,却因皮耶罗的不诚恳,再加上裁判的误判而让尤文受益。(个人认为这个入选有些牵强,老马的“上帝之手”更应入选)

     乌拉圭

     1970年世界杯1/4决赛的一场比赛中,苏联对阵乌拉圭。比赛中乌拉圭球员将一次明显已经滚出底线的皮球传进禁区,其他球员接应后将皮球送入球网。苏联球员对于乌拉圭这种不顾体育道德的行为极为不满,他们甚至用罢赛来威胁裁判,但最终这一事实无法更改,乌拉圭凭借这个进球击败苏联挺进半决赛。

TOP10系列之十大违背体育道德进球

     拉姆

     2008年欧锦赛半决赛德国对阵土耳其,比赛第90分钟,拉姆狂奔40米突入禁区,在与队友做撞墙式配合后,拜仁球星在禁区左侧小角度射门得手,德国3-2逆转对手晋级决赛。不过,拉姆的这个进球却并不光彩,因为当他从塞米赫脚下断球时对方受伤倒地,但拉姆却视而不见带球进攻。事后塞米赫气愤异常,他认为拉姆的进球让德国偷走了一场胜利。

     奥林匹克

     马达加斯加联赛共有4支球队参赛,其中奥林匹克和阿达马的实力在伯仲之间,但在联赛倒数第二轮,奥林匹克被误判点球,结果他们提前丢掉了冠军。于是在最后一轮和阿达马的比赛中,奥林匹克的球员泄愤般的一次次将球射向自己的大门,当裁判终场哨响起时,比分定格在149-0所有进球都是乌龙球。事件发生后,马达加斯加足协对奥林匹克的4名球员处以禁赛处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