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住宅维修金真的一分没少?
买房是老百姓一生中最大的事,人常说,大事不糊涂,但大事临头,往往要多糊涂有多糊涂。凡是购买商品房的人们对“公共维修基金”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在总房款外,还要交纳占总房款2%的公共维修基金,不交这笔钱就无法收房,但这笔资金谁在管理?如何使用?知道的人并不多。
5月18日《北京娱乐信报 》消息,北京5年来住宅维修基金遇尴尬,70多亿一分没花。
感谢北京市政协刘子华等委员,他们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关于加大对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监管力度的建议”,这份提案也被列入今年北京市政协的重点督办提案。17日下午,北京市建委有关负责人,向部分委员进行提案通报。
自己的钱不会化,可谓糊涂到家了,建委的同志说,这不怪老百姓,因为,主要是法定的程序难以落实,其次,基金使用的相关细则没有出台,
第三,申请使用维修基金的有关技术标准、费用额度难以认定。现在的问题是,这是老百姓的钱,既然收上来后,有这么多的使用难度,那么收之前,为什么不说清楚?既然这么长时间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什么不主动向老百姓说清楚?非要等到政协委员过问?
当然,如果面对现实,不得不承认许多职能部门,还不适应市场经济,不能做到及时解决市场中出现的问题,而且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解决市场问题。当问题迫在眉睫时,还得耐下心来等他们一段时间。人家已经说了,
“目前市建委已经经过深入研究,并拿出一套初步的解决方案。首先,《物业管理办法》已经列入今年市政府的立法计划,将细化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并对维修基金的分摊、业主开户和指定银行等进行详细规定。另外,还将加快现有计算机系统升级改造,不久,普通市民不但可以直接从网上查询基金的使用情况,还能对基金进行监督。目前,正抓紧安装调试,争取尽快运行。”当然,这一切都在计划落实中,我们还要耐心等待。
现在知道的是,居民的救急钱,一分没花。但是一分没化是否能保证一分不少?北京市建委当然敢拍胸脯,市建委副主任苗乐如说:“目前所有归集基金存在市财政局指定的专户,定期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基金管理安全可靠。”问题是这样的话可信度有多大?毕竟是收钱方一家之言。我们还需要听听市财政局的说法,因为钱在他们指定的专户上;还要听听审计部门的定期审计报告;当然最希望的是,自己能够上网去查。但是这种最能说明问题的办法,现在无法落实,因为人家正在“抓紧安装调试,争取尽快运行”。不知“尽快”是指多长时间,从技术角度,解决上网查帐,已经不是问题。不知道市建委的同志是否承认这是一个技术问题。
好了,不管市建委的同志怎么想,只要我们对自己的钱不能随心所欲地查看,我们就有一百个理由不放心。请给个放心的理由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