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店头村保护当学后沟村

(2013-11-21 00:02:09)
标签:

情感

店头村保护当学后沟村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我们千姿万态的古村落。在不断积淀中形成的古村落,不仅形态缤纷,而且蕴含深厚,各具性情。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每个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
    11月8日上午,晋源区晋源街道店头村挂上了“中国传统村落”牌匾,这是该村继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后,获得的又一块金字招牌。古老的店头村如何保护?悠久的文明如何传承?日前,当我和太原市文明网的领导实地考察店头村后,这些问题再次强烈地冲击着我们每一个人,这也是每一个来过店头村人的强烈感受。
    人类文明的进化不能没有积累和传承。历史的车轮可以碾过如梭的岁月,但不应拆毁我们心灵回归故里之路。今天,古村落离我们的现代文明是越来越远了,但是,古村落所包孕的文化精神和人格理想却与现代人的心灵是能够相通的。冯骥才说:“保护古村落是为了传承文明,世代共享”,“让中华大地上的千年古树在未来开花”。
    那么店头村的文明如何传承?其实,不妨学学榆次的后沟村。
    一,学会打名人牌,发挥名人效应。
    后沟村总面积只有1.33平方公里,有村民75户,250多人。因地处黄土高原低山丘陵地带,这里的民居多为清朝和民国年间建造的土穴窑洞,以传统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主。 2002年,中国民协、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办的专家和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来到后沟,立时有惊艳之感。专家们经过认真考察后,一致对这里的农耕文化、风水文化等予以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后沟村是难得一见的历史文化遗产群落,它浓缩了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其精神信仰、民间文化、实物、生产、生活,再现了中国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其古朴的农耕文化,神秘的风光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神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2003年元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协宣布:后沟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唯一的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采样地。从此,后沟民俗文化旅游蜚声海内外,吸引了国人乃至世界的目光。
    二、古老与现代交融,共生共荣。
    店头村村民2008年整体搬迁,现在只留下少数的看护人员。后沟村民一直生活在村里,他们即是古老文明的守护者,又是现代文明的接纳人。根据与政府、村民的协议,村民拥有古村落住宅近20%的股权,即每户村民在年终将得到后沟古村门票收入的五分之一。村民有了钱,可以对旧房进行翻修,他们专门制定了整体性、风貌性和原真性保护三大原则。经过几年的保护性修复,现在后沟古村完全复原了明清时期古村落的风貌。如今,即便站在高处,也很难看到一般村庄上空凌乱的电线和闪着刺眼白光的卫星电视接收仪。“以游兴村,以游保村”,旅游收入的增加,不仅使村民维护景区古风貌的意识大大加强,也使景区管理部门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后沟古村的修缮和环境整治,这也是后沟古村旅游的生命力所在。
    后沟村的做法,破解了古村落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开发与保护的三大矛盾:古建与尚在使用的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村民现代化居住环境与古村落原始风貌的保护与开发、人文历史传承与现代文化冲击的矛盾。后沟村的成功,对于店头村旅游开发具有极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