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有人把晋商的好东西偷走了

(2012-10-21 17:15:37)
标签:

杂谈

旅游演艺利润超电影市场——

宋城能否走的更远?

作者:翟文婷

文章来源于2012年08月《创业邦》文章《旅行社幕后大赢家》和《黄巧灵:宋城利润可能超过整个电影市场》

核心提示:它解决了中国旅游产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它的利润接近中国电影利润的总和。它叫宋城。

场名为《宋城千古情》的大型歌舞每天都在杭州的宋城景区上演。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演出6.5场,最高峰时一天演8场,去年的演出场次是1232场次,全国累计有3000多万游客看过演出。2011年,其营业收入已经突破5亿人民币,利润达2.97亿。

我们跟影视公司不一样,他们上市拿10个亿,拍完电影就没了,在电影院放映半个月,接下来就是零,没有后劲。宋城上市拿了20个亿,用别人1/10的价格买来土地,用差不多一部电影的投资建一台节目,天天演出,天天有收入。”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说。

现在排位世界第一的演出团体是太阳马戏团,几十个团,有巡游、驻场;他们还有音乐剧、歌舞剧,水秀、O秀,一年有1000多万的观众。在品牌上,宋城可能再过五年也比不过它,但是有几个数据可以超过它:一,演出场次;二,观看演出的人数。”黄巧灵还说:“我们要做像百老汇那样的演出,不仅仅是“千古情”系列,还有一些国家的舞台精品系列。

 

评:大出风头未必大把挣钱,大把挣钱何妨出尽风头。

 

 

 

没有主角的《宋城千古情》

1996年,黄巧灵在杭州辟出了一块地方(评:大手笔)人工仿造了一座宋代古城。在名山大川、文物遗迹面前,宋城只是一件现代人想象历史的仿制品。它最早的蓝本是《清明上河图》,希望通过模仿南宋的古都风貌及市井人文吸引那些游览西湖、雷峰塔和千岛湖的游人。起初,宋城并不被看好。正是《宋城千古情》这场演出, 让宋城坚持走过了主题公园平均5年的存活期。(评:海阔天空想,脚踏实地干)

《宋城千古情》在宋城主题公园的大剧院内演出,剧场能容纳3000多人。以南宋时期杭州当地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为题材,融合歌舞、杂技、戏曲等表现形式,通过绚丽的舞台技术加以呈现,给人一种强烈的视听震撼。评:只呆半天,穿越千年)

宋城的演艺团队大概有四五百人的规模,但是没有一个主角(评:没有主角就都是主角)宋城股份总裁张娴说:“我们不要演员的个人成就感,她的成就是在一个大舞台上。从商业运作来讲,我不能依赖她。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没有了杨丽萍以后,你知道票房少了多少?一台戏不能以一个个人存在而存在(评:一个人的存在,必须是舞台先在)这就是做企业跟打造个人品牌的不同之处。

除消灭主角之外,宋城的产品里也找不到名家的身影。艺术家都是很浪漫的。比如在舞台设计的时候,一台灯几百万元,我们一年演一千多场,损耗非常大。另外,名家忠于艺术但对市场却没那么敏感(评:对市场不敏感,就对资本没概念)”张娴说。

这样一来,创作的事情只能自己动手。他们派人到民间采风,听老艺人们讲述历史文化故事什么东西好,就把它给捏进来。他们还听取导游的反馈,假如带团来的导游发现某个地方不如原来的好,下一场演出就修改,不会等到明天。(评:细节决定成败)

宋城与旅行社,谁养活了谁

和旅行社的关系是宋城的渠道命脉宋城近90%的游客都来自旅行社,散客比重可以忽略不计。

杭州文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说:一个导游接待一个旅行团进去比较方便,如果全是散客,景区要配备很多人去接待。所以他们更愿意跟旅行团合作,这是多年经营下来自然的选择过程,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模式。(评:事大家做,钱大家赚)

那旅行社凭什么愿意把客人不间断地输送到宋城呢?作为一个自费景点,想要进入旅行社的固定线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几乎所有的游客出来都没有后悔的。阿鲲说。他是一位在杭州本地圈子里混得很熟的导游。他所带的旅游团,游客愿意掏钱去自费景点的能占到90%,一般的旅行社只能到60%。

必须以游客为导向,而不是说哪个赚钱就推哪个。(评:取之有道)有一些小景点成本很低,给旅行社的成本也很低,但是他的挂牌价很高。你去推,游客不高兴,回去就会投诉。这个东西必须以游客为导向。浙江椰晖旅行社总经理周少鹏

抓住旅行社的前提是产品能过关,张娴说:把游客生硬地拉过来的,如果产品不好,人来得太多,口碑就很差,那样死得更快。从这个角度讲,很难说旅游演出与旅行社谁养活了谁。(评:都靠产品养)

周少鹏觉得宋城在营销上做得很不错,很善于维护和地接社的关系。她今年三月份刚从海南调到杭州,因为她所在的椰晖旅行社要在杭州增资扩股,这意味着以后的接待量会扶摇直上。消息传出去,华东五市几乎所有的景点都登门来访。宋城来的次数最多。周少鹏认为宋城的销售做得比较到位,地接社的一些特殊要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他们今年接待了海南省政府的一个团,为显示耶椰晖在杭州当地的影响力,他们希望宋城能安排个好一点的位置,同时请重要的负责人出面接待。最后,宋城景区的总经理出面陪同,以优惠价格给了他们20个贵宾席的位置。(评:得渠道者得天下,旅行社是最大的渠道)

宋城在全国撒出去17个办事处,这些机构主要集中在华东五市,规模不大,但是角色重要,就是负责维护跟地接社的关系。同时,他们也会深入一些像宝钢这样的大型企业,挖掘组团市场。评:旅游就是做人脉

因为苏杭一带名胜古迹和风景区众多,旅行社一般会把南京、无锡、苏州、杭州、上海五市打包成华东五市N日游。南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游客最大的中转站。尤其是散团,一般会先到南京集结,然后到无锡,接着是苏州、杭州,最后在上海结束,这就是旅行社常说的宁进沪出。由于华东这种特殊的旅游格局,对宋城来说,上述各个市的地接社都是他们的客源。(评:营销这个硬功也是需要下大力气修炼的

宋城成功的一个基础,是华东五市有足够的游客来源,加上演出对观众的吸引力,旅行社的导游都乐于推荐宋城的演出,所以养活了宋城在内的三台旅游演出。

另外宋城的地理位置对导游带旅行团有极大的便利因素。两个小时看完宋城,导游带着游客上大巴,直奔下一个景点,没有任何不便之处,对旅行社的景点安排也不会产生影响。事实上,能否捆绑进旅行社的线路而不影响既定行程,对旅游演出能否受到地接社的青睐至关重要。(评:搞定旅行社不是终极目标,还要笼络住当地的导游。真正接触到游客的销售人员,只有导游

从地产开始 

   同《印象·西湖》、金海岸一样,宋城依附杭州当地的游客做旅游演出,但宋城主题公园加旅游演出的模式,要比印象系列和金海岸的商业模式更重。(评:商业模式吸引资本的利器

宋城建园在先,投入巨大,(评:资本选择正确方向后,一切都成顺风)演出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服务配套,而且风险很大。据调查,一般的主题公园存活期在5年左右。早年国内掀起过一股文化、游乐性质的主题公园热,差不多砸进去几千亿资金,如今基本都打了水漂。

《宋城千古情》后来居上,(评:更显前期投资正确成为了收入的主要来源,公园却沦为给游客的附加价值。可是要想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演出与公园就都要兼顾。

《印象·刘三姐》营销总策划贺立德说,他感觉宋城真正火起来是在2008年,营销方式改变后,观众人数就上来了。(评:越是大资本运作,越考研耐心)

观众多起来之后,公园相应的配套也要提升。宋城上市募集来的资金,一部分用于公园配套完善。今年5月,宋城二期失落古城推出,一方面是丰富体验内容,比如室内有七弦古琴,游客只要把手轻抚上去便可流淌出音乐,室外则增加了大型游乐设施;另一方面增加了餐饮功能。这些举措的终极目标都是把游客拖住。最早两个小时的游程,现在可以扩展到半天了把游客多留半天就能开辟出更多的收入来源。(评:好的资本总是通过人性抓住人心,最后服务于人)

张娴说,宋城最想强调的还是综合消费体,吃、住、游、购 一条线的服务。黄巧灵也这样设想宋城——有2000多名演员,20多个剧院,有自己的舞蹈学院、杂技学校,跟上下游的舞台机械、游乐设备、服装制作、多媒体创意等公司结合在一起。黄巧灵说,那将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航母,现在宋城是中国旅游演艺第一股,它将以成为世界演艺市值最高、观众量最大的中国文化航母为目标。(评:不怕资本有多大,就怕资本有文化)

黄巧灵在宋城上市之后在全国拿了几块地。在圈内人看来,此番宋城在全国快速布局意义深刻(评:当老大之心路人皆知)远不止做旅游演出那么简单。他占了这些好的景点,其他公司就没法再去占领了。而且他先把地占下来,然后在边上也拿了很多土地,一方面做旅游演出,一方面再做土地开发。比如,做酒店开发,做一些配套,也可以做商业地产。李振说,其实旅游演艺赚的钱,肯定没有拿地赚的钱多。

一位接近黄巧灵的业内人士佐证了李振的观点,称刚开始宋城不是以景区为主,而是以地产为主,后来才慢慢转成一个文化公司。我跟黄总交流过一次,他在七个地方同时做,建个酒店开发房地产,搞主题乐园只是一个配套的工程。据说黄巧灵私下向他透露,光是海南这个项目,就把7个项目的钱都挣了。他可以以地产养演出,慢慢做。(评:老大也是熬出来的)

宋城能否走出杭州

在杭州蛰伏16年之后,黄巧灵决定将宋城模式嫁接到其他城市,复制出更多的《宋城千古情》。三亚、泰山、丽江、石林、武夷山的投资已经落地,九寨沟、张家界、北京、昆明等地在接洽中。未来两三年内,黄巧灵要在全国10个一线旅游目的城市复制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模式,推出千古情系列品牌产品。

16年来,我们很认真地埋头做旅游文化产业,只是这几年逢上了产业大发展,我们有了这么多年的沉淀,才开始结合着天时做快速布局。”黄巧灵说。(评:如何从产业、资本的角度去做文化,将文化做大做强,是整个文化领域都在思考的问题

以三亚为例,之所以选择三亚,除了因为它是个国际旅游岛,人流量大,最重要的是它有人文历史可挖掘。三亚有冼夫人、鹿回头传说,还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等故事传说,对于《三亚千古情》来说,是很好的创作题材。(评:离开文化,资本无法实现单脚跳 

政府主动提出把亚龙湾最后一块二线海景地拨给宋城,黄巧灵没有接。如果只想做给亚龙湾高星级酒店的客人欣赏,没问题。但是宋城立足的是大众文化,三亚其实有大量的游客住在市区大东海,根本没有能力去消费亚龙湾的高星级酒店。如果定在亚龙湾,这部分普通消费者晚上的车程就会非常不方便。张娴分析道。

一个项目,在第一锹土的时候就决定了它的成败。如果只是因为人家给你很多优惠条件,拍拍脑袋就去了,可能它周边市场没有成熟,很多条件没有达到,以后你再怎么创新,也不行。最后,宋城定在了去亚龙湾的必经之路,离三亚市区和亚龙湾都只有十分钟车程的地方。据说,海南所有的旅行社都对宋城期望颇高。(评:没有资本的血液,文化产业也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

李振认为,项目真正做起来还需要时间。一是要保证节目的质量,宋城与观印象公司不同,从剧目创作到投资、管理都是自己在做,难度较大;另一个是人才团队建设也需要时间。一家公司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是比较轻松的,同时做十个项目或者说五个项目,对他的整个系统是一个考验。 评:大资本运作不是简单地理解为小资本的叠加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宋城也是各地争夺的对象,经常有各种人想见黄巧灵一面。他说,很多地方政府都在拉我们到他们那里搞演出,说给我们50、60个亿,只要去就行,哪怕“骗”他一下子也可以,(评:政府秀无从不在)我们都拒绝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得心无旁骛,抵制很多诱惑(评:中国式市场对中国式政府又爱又恨,见不的,离不的)实际上,跟熊晓鸽、马云、潘石屹这些大企业家比起来,我们什么都不是。我们只是草根,只是在自己认准的一个目标上带着一群人,在外人看起来有点傻、有点疯,在追求那个彼岸。(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怕的是自己穿上皮鞋以后)对面是布满霞光的天边,在幽深的深潭上我们架了一个独木桥,就这样走到那边去。路上黑漆漆的,说不定到了对面什么都没有。(评:心态最终还是实力的表现)

 

“劳资共创”

又有人把晋商的好东西偷走了。
谁呀?
宋城这小子。
把啥偷走了?
晋商的核心机密:“劳资共创”。
一场名为《宋城千古情》的大型歌舞每天都在杭州的宋城景区上演。2011年,其营业收入已经突破5亿人民币,利润达2.97亿。就一场戏,天天演,没完没了,掌握了晋商的核心机密,就是这效果。
商战商战,拼的是资本和人力,但资本和人力如何结合,却是商战中第一难题。
十九世纪初,山西商人首创了劳动与资本共进共创的资本组织形态——晋商票号的“身股制”与“银股制”。干活的是拿“身股”,出钱的拿“银股”,“银股”发现培养“身股”,既是师徒关系,又是合作关系。这种制度形态,向前关联晋商500年商业文明的模式进化,孕育了“身股”与“银股”共治共享、和谐融合的经营秘诀;向后关联“百年票号”庞大的职业经理人军团的共同成长,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劳动与资本共进共创、激励兼容的制度先河!是西方股份制的前身。
    宋城的运作,首先是资本,建园在先,投入巨大,然后是找人。宋城的演艺团队没有主角,不要名家。因为主角和名家,在中国市场经济初期,不懂市场。宋城曾花重金请过名导演,没有完成之前,对方都不允许他们看进展到什么程度。 花钱人受制于干活人。 这样的“人力”和“资本”很难匹配,更谈不上“共治共享、和谐融合”。于是对市场非常敏感的“资本”,就去自己培养能和自己合作的“人力”。
消灭主角就是宋城商业化运作的要点。 不要演员的个人成就感,演员的成就是在一个大舞台上。这样,虽然表演的成就感少了,但收入高了。据说,宋城很多好演员能拿十几万的年薪。最重要的是,“人力”和“资本”匹配了,和谐了,于是“资本”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继三亚、丽江、泰山、石林、武夷山五个千古情系列项目后,宋城股份再添“九寨千古情”,宋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拿地势头,这才是他们真正的赢利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