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茗人”赵晓艳:女人要敢于做梦

(2012-04-05 15:07:13)
标签:

杂谈

分类: 企业家传
 “茗人”赵晓艳:女人要敢于做梦


  一曲高山流水,一缕浓郁茶香,一捧诗书吟诵古今,一席茶友即兴对赋,这是赵晓艳多年的最爱。从初涉茶

行至今已经整整十年,“我亦茶,茶亦我”,她说,这讲究一种缘分。
    一只玉镯,淡妆素裹,她坚持认为这就是东方女性的真实形象。常有茶友问之“为何不花心思‘雕饰’自

己”,她总是一边笑一边反问:“您觉得沾染了胭脂粉味的茶还有那么香吗?”
    在陌生人眼中,很少有人会把这位温文尔雅的“80后”女子与她早已享誉三晋的茶艺师头衔联系在一起。

每天凌晨拖着疲惫的身体从自己经营的璐瑶轩回到家,老公心疼,勒令她以后早点儿下班,她非但不听,反而

比以前更执拗。她毫不讳言,“我本来就是个工作狂”。
    马上就是清明了,赵晓艳又要南下采收明前茶了。每年3月25日到4月底,赵晓艳都会带领茶友一行前往云

贵川等产地茶园收茶……
普及茶文化有种动力叫“责任”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典尘花。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赵晓艳在写字板上一笔一画地给学生们写下了元稹的这

首宝塔诗,并一字一词地开始解释。
    璐瑶轩的静心阁里,赵晓艳正开授国家中级茶艺师资格认证培训班的课程,每个人都入神地听她对茶文化

简史的讲述,手中的笔也一刻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下心得,时而颔首顿悟,时而会心微笑。从西汉至唐宋,再

到明清,她津津有味地讲授着各历史阶段的茶艺文化,课程结束时还会带着学生认真回顾一遍。每期十节课,

赵晓艳独揽八节。而这些所谓的学生中,有太原市某区的区长,有税务局领导,有同行,也有卖字画和翡翠的

商人,年龄最大的有四十多岁,最小的也就二十刚出头。
    “看到所有人都是花钱专门来听茶艺课,非常开心,尤其是这么多领导都虚怀若谷地来这里学习,至少说

明了大家对茶文化的认可。”赵晓艳欣慰地说。
    虽然经营一家自己的茶馆是她十年前接触茶行时就有的一个梦想,如今梦想变成现实,她却说开店赚钱其

实不是最终目的,与赚钱相比,她更注重精神满足。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研习茶文化,她工作的劲头

一天比一天足,每天凌晨两点回家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她也讲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只是管这种动力

叫“责任”。
    谈起泡茶的技巧,赵晓艳有一套“独家秘笈”,那就是首先要了解茶的性格,她认为只有了解了茶的秉性

才可能泡出好茶。光顾璐瑶轩的茶友很多都是冲着她才慕名而来。课堂上,每讲到一灵感处,她会突然想起自

己的一些“真家伙”,便招呼店长找来朋友从国外淘来的宝贝,茶筅、茶碗、铁壶……一边讲授,一边表演。

看着她跑进跑出的认真劲儿,学生们都笑了。
    为了使常来的茶客有一种新鲜感,每隔一段时间,细心的赵晓艳都会定期把茶馆里的字、画、花、音乐更

换一次。
    作为山西茶叶展评组委会常务理事的赵晓艳在经营茶馆之余,更兢兢业业地扮演着专业教师这一角色。在

古色古香的氛围中与茶友交流、品茗、弘扬中国的茶文化,几年来,她乐此不疲。
    每天从早晨9时来到店里,直到凌晨2时才回到家,有时陪茶友还会到凌晨3、4时。她说自己一直享受这个

过程,“累,并快乐着”。
女儿,是愧疚,也是寄托
    谈及女儿,赵晓艳的眼泪簌簌而下,她一面擦拭着泪水,一面哽咽地说“我欠女儿太多了”。
    六年前,为了事业,她忍痛把五个半月大的女儿送回朔州老家交父母照顾,自己和丈夫继续在外经营茶馆

。时日一长,对女儿的思念日益加深,直到去年,才决定把女儿接到身边。从此,工作和家庭成了她两头的牵

挂。
    “无论孩子想吃什么,我都会出去买。她半夜想吃面条,我就马上起床和面。自从孩子来到身边,我总想

着法子弥补这些年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愧疚。”赵晓艳回忆,女儿不在身边的时候,常常孤枕难眠,于是养成

了在QQ空间给孩子写日志的习惯,“我希望有一天,等女儿长大了,可以明白妈妈是这个世界最爱她的人。”
    提起“璐瑶轩”这个名字,赵晓艳说,其实这是她对女儿的寄托。因为女儿的名字里也有 “璐瑶”两个

字。
    每天看着自己早出晚归,有一天,六岁的小璐瑶说,“妈妈,你那么辛苦,我知道你是为了我”,赵晓艳

问“为什么呢”,女儿认真地回答道,“你看,茶馆的名字里就有我的‘璐瑶’呢,那你肯定是为了我啊。”

听着懂事的女儿突然说出的这番话,赵晓艳的眼眶湿润了,她默默地告诉自己,为了女儿,就是吃再多的苦也

值得。
    周六上午授完了三个半小时的课程,她开始忙着招呼店里的生意,但赵晓艳心里最牵挂的还是女儿。“保

姆这几天不在,我又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担心她跑出去玩,只能把她反锁在家里。”下午2时,茶馆里的人不

算多,她急忙抽出两个小时回家看女儿,给孩子洗澡、炸薯片、洗衣服。6时左右,当客人渐渐多起来,她又将

孩子锁在家中,转身来到茶馆。
    至于孩子的未来,她说自己不会给女儿太多压力,也不要求她将来必须上什么名牌大学,“我只希望她好

好做人做事,懂得真善美,对得起爸爸妈妈为 ‘璐瑶轩’取的这个名字。”
    有一年“六一”儿童节,因为工作她抽不出时间去幼儿园陪女儿,当有一架飞机从头顶掠过时,懂事的小

璐瑶对小朋友们说,“快看,我妈妈正在飞机上学习茶文化呢”。
不仅仅做山西的一朵奇葩
    璐瑶轩的每一位员工都对赵晓艳去年开会时说过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女人要敢于做梦,若连做梦的勇气

都没有,还谈何梦想”。而赵晓艳也就是凭着自己敢做梦的勇气,毅然放弃了在朔州市自来水公司做一名普通

职工,经过年复一年的努力,终于成为山西璐瑶轩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看到璐瑶轩今天的成绩,她说这是十年前在山西朔州老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怀想自己涉足茶艺界的十年,

每一天都历历在目。从02年放弃工作,背井离乡来到北京五福茶馆,04年派往杭州拜师茶艺界名师阮浩耕门下

习茶、研茶。之后回到山西朔州老家创建起璐瑶轩,08年在杭州成立璐瑶轩二部,09年进驻太原开设璐瑶轩旗

舰店。这些年的经营中,她不断推陈出新,改变了传统茶清饮的方式,研究出以茶为主、茶点茶膳为辅的新派

风格。
    赵晓艳介绍,璐瑶轩的员工中,每一位都是“身怀绝技”的茶艺师。在她看来,茶艺师本身就是传播茶文

化的载体,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推广和普及,它才可以真正延续。开设茶艺师培训班的

这些年,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各地开起茶馆,她觉得功夫没有白费,这成了她引以为傲的事。
    有一次,她用15分钟为朔州市领导进行了一次茶艺表演,结束后,领导对她竖起大拇指,满口夸赞“简直

让人‘忘神’啊”。
    面对自己众多的茶艺技师头衔,赵晓艳却觉得自己的茶艺知识仅是冰山一角,“中国茶艺文化博大精深,

恐怕花一辈子时间都研究不完,为了传播茶文化,就是再累我也绝不放弃”。
    多年来,赵晓艳心底一直藏有一个想法,她不仅要让璐瑶轩成为山西的一朵奇葩,还要带领着这朵奇葩走

向全国,走向世界,把中国的茶文化发扬光大。这就是她的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她一面妥善经营茶馆,一面保留着一个习惯:每年3月25日到4月底都会带领茶友一行人

去云贵川等产地茶园收茶。
    十年如一日,赵晓艳不仅是客人眼中“最朴素的老板”,也是“最忙的老板”。但在她心里,总感觉每一

天都特别珍贵。
    赵晓艳说:“你知道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是什么吗?就是可以用一生的时间从事自己最喜欢做的事。”
晨报实习记者刘帅
“茗人”赵晓艳:女人要敢于做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