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勇当晋商“加油站”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企业家传 |
“如果把银行比做中石油,典当行就是加油站。”昨天,
山西省典当行业协会会长李玉,一见到《企业家》记者,就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如今军人出身的李玉,正带领全山西近200家典当公司,为山西的转型跨越,为新晋商的腾飞,加油鼓劲。
军人自有军人气魄,多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了李玉不服输的性格,干大事的胸怀。他说,军人就要把报效祖国、振兴家乡的理想变成现实。在部队是保卫国家的好战士,回到社会是发展经济的企业家。
李玉,不仅要当好新晋商的“加油站”,还要成为他们的“飞机场”。 他率领着山西中联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汇丰典当行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兴晋拍卖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晋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永利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中联信担保有限公司、太原中策文化演艺有限公司,组成集团公司,为开创山西民营企业发展道路,为山西解决中小企业实际困难做出了较大贡献。
传承晋商,把典当做强做大
李玉多年在外当兵,一直心系家乡山西。2000年,他涉足山西典当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看来,典当业是中国最古老的金融组织,属于小额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可得到较好的抑制, 因此有资本的人乐意从事。明清以来,典当业发展迅速,山西商人更是垄断了典当业的半壁江山,山西人擅于经商,由来已久,在钱业方面,经营放贷的票号、账局、典当号称三大支柱,其中典当业规模宏大,史称全国之“典肆,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晋人,曰晋商” 。所以他说,新晋商要传承晋商,必须把典当做强做大。
2003年他成立了山西汇丰典当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一下成为华北第一家股份制典当公司,当时行内惊呼:典当大鳄来了。
有人这样形容这条大鳄,第一年开会台下坐,第二年开会台上坐,第三年开会当会长,第四年没他不开会。
现在山西汇丰典当行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已发展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典当公司,为社会解决了一大批就业岗位, 仅2009-2010年就为国家创造税收近百万元,为促进我省非公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典当的核心内容在于“融资模式大突破,闲置资产大流通”,这已成为整个行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共识,它完全颠覆了传统典当的固有形象,典当作为“实物银行”,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融资途径,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同。
李玉说,典当是 “市民身边的理财融资窗口”,是“中小企业融资绿色通道”。
玩转资本,形成市场良性循环
2011年,李玉回到山西11年,他成立了山西中联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房地产的投资管理;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批发零售钢材、建材、化工产品、汽车、金属材料、建筑材料、通讯器材、普通机械设备、办公用品、电子新产品的销售;自有房屋租赁;房地产信息咨询。
该公司与山西汇丰典当行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兴晋拍卖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晋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永利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中联信担保有限公司为并列单位,这标志着李玉的公司正在发展为一个集团化管理单位。
这样从典当到担保到投资到产品销售,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循环。
李玉平常十分注重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拓宽企业经营知识,经常外出考察见习,积极吸收国际国内先进的经营理念,并运用于日常管理。同时,还注重培养和抓好员工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注意把那些年富力强、有文化、有知识的员工安排到最适合发挥自己才干的岗位上加以培养、提拔、重用、使不少业务知识扎实、工作有冲劲的年轻人加入到了我们的团队,成为企业的骨干,为公司提升竞争力,优化结构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十分注重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根据建设现代企业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完善了公司的管理制度,落实了各种岗位责任制,做到了因事设岗,因岗定员,以责定酬,职责明确,奖罚分明,各司其职,各就各位,实施了分级管理,统分结合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使公司在发展中始终保持了良好的运营状态,为公司的不断壮大奠定了基础。
热心公益 时刻不忘回报社会
李玉做强做大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其肩负的社会职务职能,积极参政议政,参加社会团体组织的会议、学习、培训、视察等社会活动,提出了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积极意见和建议。
为推进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实现“三个发展”,他参与编写了山西“绿皮书”—《2010:山西煤炭工业发展报告》。
他热心公益事业,以关爱社会、奉献爱心为己任,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为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作出贡献。近两年为山西省煤炭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960万元,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上学问题。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公司立即开展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捐款活动,共捐款30多万元;去年7月为我省左权“老红军、老八路、建国前老党员”捐款 1.8万元。五是积极参与社会团体管理,勇于为行业开拓创新。在担任山西省典当行业协会会长以来,注重抓行业指导、行业监督、行业规范、行业形象和行业拓展,使行业由全省原来的46家拓展到现有185家。
总之,他是军转干部从事个体经济的典型,也是军团干部参与社团组织的代表,从军20年,军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作风,转业地方工作后,用把我军的好传统、好作风带到社会,用自己过硬的思想积极为经济建设做贡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