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企大洗牌彰显创新信号
迟国维
经过4个批次重新认定,我省76家企业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标准认定,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之前的840家,淘汰掉439家,调整为401家(包括按原认定办法认定后仍在有效期内的325家)。根据新的税收优惠政策,76家新晋高企减税额度将达5亿元。(4月19日《山西日报》)
据了解,这些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扎实,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高,专利申请量大。太钢不锈、亚宝药业、通泽重工专利申请总量居前三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这些企业表现出良好的抗风险能力,生产经营业绩逆势上扬,76家企业去年利润总额估计超过40.6亿元。
21世纪是个创新的世纪。各国的各种创新举措将汇成奔腾不息的潮流,猛烈冲击世界的方方面面,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别人的后尘,经济就只能永远受制于人。
从整体上看,我们的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隔离带”,技术创新资源被大量浪费。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一套前苏联似的科研体制。各大学、科研院所分别属于教育部、中科院、各部委,条条分割、重复配置。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活动,按照各个部门制定的规划和计划进行课题研究。彼此庭院深深、自成体系,智力、资金和设备等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速度慢、效果差。
这次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淘汰尽半数,更加突出了“创新”两字,它鼓励的是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企业,鼓励的是技术向市场的转化、向效益的转化。要更好地做好技术创新工作,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机制创新。因为技术创新决不仅仅是我们原来说的“科技成果转化”,而是包括了研究、论证、实验、取得成果、中试、产业化和市场营销的全过程。
据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冯耀光介绍,亚宝药业2008年利润突破1亿元大关,将享受税收优惠600万元左右。企业将充分利用这笔资金,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亚宝药业已经尝到技术创新的甜头,实现了“创新投入、企业赢利,再投入、再赢利”的运行模式,希望山西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尝到创新模式的甜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