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展速度全国第一的开发区为啥没垃圾

(2009-03-26 16:07:46)
标签:

杂谈

 发展速度全国第一的开发区为啥没垃圾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山西“绿色火车头”

                       文/迟国维

   “富士康工业污泥经过处理后,目前由湖北一家专业厂商免费回收。联合啤酒厂的废酒糟,以每吨60元的价格卖给开发区内养牛基地的专业户,成为上好的奶牛饲料。”3月29日,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局长刘效文对记者说。
   近年来,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引导企业走科学发展之路,循环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成为太原市惟一的绿色工业园区,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绿色火车头”。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金旺说:“我们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将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引入各项管理工作中,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奠定基础。同时,全面引导企业清洁生产,在园区内积极开展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资源化利用和集中无害化处理,使绿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

经济技术开发区里没“垃圾”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投资10亿美元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立了“富士康工业园区”,进行高科技铝镁合金产品的加工生产,有200多家企业为其生产配套产品,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铝镁合金深加工基地。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吸纳8万人就业。此项目在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每年还将产生数千吨的工业污泥,其中一种是含镍污泥,属于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00吨;另一种是含铝污泥,属于普通废物,产生量为3000吨。富士康处理这些工业污泥通常采用安全填埋的办法,实践证明这种办法不能彻底解决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富士康工业污泥被全部消化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金旺认为:富士康的工业污泥问题不解决,“绿色经济”就会成一句空话,更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召集省市区环保部门商讨解决问题的同时,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对工业污泥实地化验分析,终于找到了最佳处理办法:将其掺在水泥熟料中,经过1600℃高温煅烧后,使其晶体发生转换,不再含有有害成分,从而达到安全利用的目的。张金旺主任带领区环保部门负责人三下江南,找企业,谈合作,终于与湖北一家专业厂商签定协议,免费回收。该厂免费回收后,从中提取贵重金属。对含铝的工业污泥,高温煅烧后成为生产棕刚玉的原料,棕刚玉生产厂家以300元/吨的价格全部回收。通过循环利用,富士康工业污泥被全部消化。

废渣废水循环利用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一家年产20万吨啤酒的啤酒厂—嘉禾啤酒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酒糟和废玻璃,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引导下,全部实现废物再利用:啤酒厂将废酒糟以每吨60元的价格卖给开发区内养牛基地的专业户,成为上好的奶牛饲料。开发区还计划利用养牛基地的牛粪生产沼气,解决周边农民的清洁燃料问题。而啤酒厂的废玻璃则被送到玻璃瓶专业生产厂,成为生产原料。
  为了改善区内的空气质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拆除了燃煤锅炉,实行集中供热,还专门引进了一家现代建材公司---中美合资福兴斯达建材有限公司,对企业产生的粉煤灰和炉渣有偿回收,制成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中。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求园区企业污水要全部达标排放,用水大户如富士康工业园、蒙牛乳业、嘉禾啤酒等企业均按要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其中富士康污水处理设施就建了5处,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甲类水排放标准。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BOT模式建设的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将于今年5月建成投产,污水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建成后开发区内及小店等周边地区的生活、生产废水将全部得到处理, 污水达标后作为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完全。

循环经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008年,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14吨标准煤,耗水量为6.9立方米,污染物COD排放量为 0.0003 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0004 吨,远低于国家万元GDP消耗标准。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制定了绿色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绿色园区标准,并建立了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严把环保关,坚决杜绝不适合产业政策的污染企业入区。管委会在全省开发区率先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发展速度,全国开发区第一
“绿色火车头”带来园区经济飞速发展
2001年6月,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7月,开始全面起步建设。六年多来,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建设新兴产业规模化示范区和绿色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依托山西省丰富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技术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基本形成了“四大产业基地和一个专业园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国际级新材料加工基地、特色鲜明的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省级信息产业基地、省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省内最具规模的生物制药产业园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山西省投资环境最优,对外开放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自主创新能力最强、新兴产业最集中,对周边带动作用最强的区域之一。
2002年--2008年,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工贸收入从4.7亿元增长到206亿元,年均增长103%;工业总产值从1.6亿元增长到152亿元,年均增长95.55%;财政总收入从362万元增长到7.6亿元,年均增长18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列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02亿美元,约占全省同期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6。目前,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排名由2002年的最后一位前移了12位。
 
产业构成:四大基地,一个专业园区
     国际级新材料加工基地:以国际级电子信息及新材料加工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投资的鸿富晋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富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包括易威镁业、东瑞镁业等企业,及省内的20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了世界最大的镁铝合金深加工基地。一、二期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值300亿元以上,就业人数达到8万余人的生产规模。太原市以此为依托,将建成世界“镁都”。
    特色鲜明的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国内最大的煤矿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太重煤机工业园、煤科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和年产10万辆以上重载汽车的南方重汽项目为龙头,拥有煤矿采掘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煤矿安全计量器具产品监督检验中心两个国家级研究检测机构,骨干企业包括:全世界第二家能够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大型无缝钢管连轧成套设备、拥有大口径无缝钢管连轧技术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通泽重工有限公司、三一重工、铁道部智奇交通设备、青岛特种汽车等,形成了以煤矿机械成套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为特色的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基地建成后年工业产值将达到500亿元以上,并将促进山西省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省级信息产业基地:由专业手机制造企业富士康精密电子(太原)有限公司,国内电子产品制造骨干企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光纤产品生产规模和出口最大及独家生产光纤倒像器的企业山西长城微光器材有限公司等企业构成的信息产业基地,主要以研发生产手机、磁记录信息安全产品、光纤面板、倒像器等为主,已形成全省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
    省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基地: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蒙牛乳业集团、国内食品行业骨干企业康师傅国际集团、省内食品包装行业龙头企业宏全食品包装有限公司、省内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联合啤酒有限公司为主,形成了省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强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并在省内其它地区投资建设养殖和原料种植基地,形成辐射全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省内最具规模的生物制药产业园区:以亚宝药业、国药集团、康源堂药业、华元药业、千汇药业、瑞福莱药业、创隆制药、大宁堂药业、亚宝新龙物流等企业为主的生物制药专业产业园,形成了制药业从研发、生产、流通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省内最具规模的医药专业产业园区。

 刊于3月30日《生活晨报》《发展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