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权限是只罚不奖(迟国维)
国家质检总局17日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相关企业要立即停止其国家免检资格的相关宣传活动,其生产的产品和印制的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免检标志不再有效。(引自9月18日《重庆晚报》)
国家质检总局从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这意味着食品类生产企业的“国家免检”将“寿终正寝”。
政府是市场的“守夜人”,是人民的“大管家”,是纳税人花钱雇用的中介组织。
政府的职责,是严防市场经济“跑冒滴漏”,维护自由市场的有效运作。政府在市场中,只做两件事,一是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二是维护良好的经济环境。
政府只有对破坏经济环境者的处罚权,而没有对遵守经济秩序者的奖励权。也就是说,政府的权限是只罚不奖。
拿监督食品生产来说,对有问题的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处罚,是政府的权利,而对信誉良好的企业进行挂牌免检,则是政府的越权。
在市场中,检验商品好坏的标准,是消费者的购买力。买的人越多,产品信誉越好;那些无人购买的产品,将会自动退出市场。
如果政府从中插一杠子,搞什么“国家免检”、“省优部优”,就会破坏市场规则。因为政府再公正,也代替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商家自然会拿出相当的精力来应对政府,腐败由此而生。
据9月12日《生活日报》报道,四年前,安徽阜阳“大头奶粉”事发不久,有关媒体公布阜阳市45家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黑名单”中,三鹿奶粉赫然在列。三鹿集团多方斡旋,在“黑名单”公布后第四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等四部委便联合下发《关于“三鹿奶粉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的文件,要求各地执法部门允许三鹿奶粉正常销售。
假如政府没有对企业的奖励权,企业就会把原来用以讨好政府的精力,放在消费者身上。只有企业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消费者身上,市场才能正常运转。这应该政府是从“三鹿事故”中吸取的最大的教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