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北京城里的“高危人员”?(迟国维)

(2007-03-26 17:33:32)
谁是北京城里的“高危人员”?(迟国维)
    “从小到大,填了这么多表格,这是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一次。”昨天,在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附近某杂志社工作的何小姐说,该单位的十余名非京籍员工此前都收到了一份“流动人员登记表”,表格的内容设计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这让包括她在内的非京籍员工感觉到不被尊重。(3月26日《北京晨报》)
    这一份《流动人员登记表》竟然要求一个公民公开登记“绰号”、且右半部分还把每个登记者臆想为“高危人员”而生出“违法可疑行为”、“被打击处理情况”等选项,荒唐的选项还包括:散发过小广告、兜售盗版淫秽光盘的人员,流动人口中的聋哑人员,从事封建迷信、非法行医等活动的人员等……
    有人制造这样的表格,一点也不奇怪。对农民工的歧视以及想把他们赶出城市的念头,不是一两个人、一两天的事。去年10月在北京两会上,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在社区开设市民学校,对流动人口进行最基本的市民教育,以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素质。我不知道这样的学校要教流动人口什么?学会不随地吐痰、不喧哗吵闹、不踩踏绿地、不攀爬触摸文物、不损坏公用设施、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当膀爷板妹?不知道,现在这样的市民学校建的怎么样了。在之前,还有人建议,奥远期间把农民工赶出京城,后来政府很快出面辟谣,说那是胡说八道。真希望明天有人出面说高危人员表格是失失报道,压根没有这回事。
    现在,奇怪的是,这样的表格是怎样以公开执法的形式堂而皇之下发到流动人员手中的?到底谁有权把别人定为疑似高危人员呢?除了高危人员自己做出被法律判定为违法的事情来,谁都无权指手划脚、指名道姓,否则就是违法。这是应该法治社会的常识。
    北京西城区的某些政府工作人员,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根深蒂固歧视外地人的毛病外,从执政的角度看,是一种懒政行为。他们希望有一个固定的人群,能够主动配合政府部门,承担起“高危行为”的后果;也就是说,一旦社会上出什么乱子,就有人出来挨板子。这样既省去政府工作人员的麻烦,又可脱卸责任。有了这样的好处,难怪歧视流动人员的办法层出不穷。
    歌德曾经说过,自己的梦想是:“让自由的人们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但愿这个梦想 不在遥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