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觉排队日仅靠自觉还不够(迟国维)
从昨天开始,以后每月11日是北京市的“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倡议自觉排队、讲究秩序。
提起排队,很多人会想到日本的排队文化,感慨日本的公民素质。其实,公民素质仅仅靠自觉,远远不够。
2001年,我曾经在日本作过一个月的考察,深有感触。在机场办签证是件麻烦的事,要排很长的队,但排队的人不吵不闹也不急,难道真是一出国人就变得文明了吗?其实也不尽然。
叫人不感到烦躁的是日本人无微不至的服务,日本人充分地考虑到人的视觉效果,心理承受能力,在每一个签证口,用拦路带组成“回”字形,无形中延长了队伍,还是那么长的时间,由于在缓慢地走动,所以不至于感到焦急。
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体现在方方面面,日本地铁犹如一张网,十几条线路纵横交错,以各种颜色标明指示,票的颜色和线路指示的颜色一样,就算不识字,跑上一两次就能明明白白。东京的地铁已经完全凿通,有十几层,人工的光照明亮柔和,使人忘记身在何处,地下街道上砌着整齐清洁的方砖,两旁的商店橱窗里,琳琅满目,门前有服务员笑容可掬地背手站立,商品街、食品街、服装街、金银首饰街、应有尽有,地铁等于给日本人多挤出一个空间。
我是去考察工程的,日本工地的安全帽,体现在精细之处,思考之周到,让人从内心叹服。在国内经常陪着各级领导、各类人等到工地检查指导,常为准备工作帽发愁。从安全的角度,到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但有人愿意带,有人不愿意戴,不是说人家没有安全意识,实在是工地上一些经常使用的安全帽,叫人不敢恭维,讲究一点的人戴上会觉得不舒服,而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又做不到每来一批人就买一批新帽子。所以,常常是不准备不行,准备也许又没人戴。
我到荏原的羽田工厂进行参观,亚州最大的水泵就是由这里生产的。一进厂门,也是一人一个安全帽,帽子很干净,但绝对不是新的,而是共用的。就在有人犹豫戴还是不戴的时候,每个人又领了一个白色的纸帽子,纸帽子套安全帽。这样既干净卫生,保护头发,同时又起到安全的作用,心里感觉舒服,不会因为是共用帽子而拒绝。
解决公共问题,有两种思路。一是必须按我的意思办,在国内,“严禁”、“禁止”、“必须”之类的标语随处可见,但又有几个能做到的呢?口气越硬,态度越严,越不见得能达到效果。
二是,怎样让你愿意按照我的意思办。这就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怎么做,人家才愿意,排队心烦焦躁,拦个“回”字走廊,让大家多走动走动。按照这种思路,工作就会越做越细,服务水平就会越来越高。所以,很多事情,不是会不会干,能不能干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干的问题。
柏杨认为:“一个国家是不是礼仪之邦,在排队上可以一目了然。”有人认为,排队体现的是公民素质,这话也对,但不全对;更多表现的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意识、水平和智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