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商小贩是市场商机的开拓者(迟国维)

(2007-01-24 17:12:28)
小商小贩是市场商机的开拓者(迟国维)小商小贩是市场商机的开拓者(迟国维)
    昨天,北青民意直通车“两会”热线电话正式开通。有市民提出关于北京小街桥北砖角楼附近早市破坏环境、造成拥堵的问题。市政协委员安建军委员接到建议后赶赴现场调研。
    “如果有100位老百姓,我可以说会有50个人对这个非法早市所带来的脏乱、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举报,但是当城管执法时又会有50位老百姓站出来反对,为什么?买菜不方便。”当安委员来到现场调研时,朝阳城管大队副大队长宋军说出了他们执法中遇到的不少困难。(1月24日《北京青年报》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07/01/24/118@3632814.htm
    如何面对小商小贩,是让管理者头痛的问题。由于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加上后来的“灭资兴无”的历史,我们对小商小贩始终没有一个正确认识。目前最好的态度,无非是个宽容,给他们生存空间,所谓“协调各方、综合管理、疏堵结合”。这最好态度的背后,还是把小商小贩看做可有可无的,只是出于管理者的仁慈,才网看一面。
    站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小商小贩是市场商机的开拓者、创造者,是市场经济的排头兵,先锋队,有着最广泛最普及的群众基础。
    市场经济中最值钱的就是商机,但商机不是馅饼,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商机需要培养、开拓、创造。一些人心里的商机,指的是成熟的商机,一逮住就发大财;而需要一定时间培养的早期商机,则大多数人看不眼。比如,一个新开的社区,肯定有商机,但至少需要1至5年的培养期,这期间,大商家是不会来的,大商家需要的是资金周转;而且,大商家总能找到短平快的赚钱项目。在培养期内能来的只能是小商小贩,利虽然下,但本也小,赚得是辛苦钱。小商小贩首先吸来的是更多的小商小贩,接着是客人,还有从天而降的城管。通常的情况是,等城管经常观顾的时候,此地已基本形成人气,商机也开始成熟。遗憾的是,每到一个商机开始成熟时,城管就大打出手,将商机灭掉。于是小商小贩又开始四处寻找新的商机。
    小商小贩还是市场经济拼搏进取精神的忠实的实践者。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从不休息、不知疲倦,永远处在拼搏中。他们以行动面对不确定的市场,他们要求不高,只求一落脚之地,哪怕是流动的落脚地。
    在他们身上最能体现市场经济主观为自我、客观为他人的原则,他们看起来没有更大的理想,城管来了,他们就跑;城管走了,接着再干。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市场,要么被政府灭掉,要么被更大的商家接手,变成规范的大市场,他们都无所谓,象个奶妈,孩子养大了,就是别人的。他们很少想到自己的辛苦和付出,更不要求回报,他们只是抬腿走人,再找别的商机。他们知道,有城市在,他们就能活下去,不管多么艰难。
    他们更想不到自己还起到了方便群众生活的作用,解决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难题,四处传达着拼搏进取的市场精神。
    这就是市场经济里的小商小贩,有人嫌他们脏乱差,有人恨他们偷漏税,有人怕他们暗藏不安全隐患,有人把他们追得四处乱跑;但是,每一个城市都离不开他们,他们成为城市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很难想象,一个完全没有了小商小贩的城市会是怎样。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提出:只有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的城市,是难以创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正是小商小贩创造了城市丰富多采的多样性,丰富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凡是有底蕴、有文化的城市,他的“地摊”经济都很发达。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活区、旅游景点,小摊点是很重要的文化形式。
    让我们学会给予市场商机的开拓者、城市多样性的创造者、拼搏进取精神的实践者---小商小贩们,应有的尊重和喝彩。
 
见1月25日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