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运火车票停涨看公民素质上涨(迟国维)
春运火车票,连涨六年后,铁老大终于承诺今后春运不加价了。此举无疑公民质疑政府的胜利,是郝劲松等公益人士的诉讼胜利。
且看事实:北京市新启蒙公民参与立法研究所所长熊伟熊伟认为,导致铁道部做今后在春运期间不再上浮票价的决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的长期批评;二是1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议案和建议案,反对春运期间火车票价上涨;三是郝劲松等公益人士的诉讼。(1月11日《新京报》http://news.thebeijingnews.com/0546/2007/0111/021@234870.htm)
什么是公民素质?众说纷纭。过去说五讲四美三热爱,现在是八荣八耻,这些都对。如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有三种基本素质最关键,因为他们同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相关。他们是公益心,正义感,懂礼仪。
一,公益心,包括参与政府政策的公开讨论并对当局表示怀疑的能力和意愿,简称为:参政议政。这是公民最显著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把现代社会的“公民”与封建社会的“臣民”区分开来。
因为政府官员是公民选出来并以他们的名义进行管理的,政府应该通过自由和公开的讨论进行公开决策。所以,监督官员并评价其工作,是公民的一个重要责任。
春运火车票停涨,是公民公益心上涨的结果。
二,正义感,包括识别并尊重其他人的权利并相应降低自己的要求的能力。公民有普通和高级之分,对普通公民来说,参政议政并不那么重要,对他们的责任描述经常是否定术语,即公民有不违法的责任,有不伤害他人或者不限制他人权利和自由的责任。正义感要求公民不能满足做一个普通公民,因为只要通过广泛的政治参与,才有可能创建出公平合理的制度,才能防止不公平。公民有义务保护合理的制度不受损害,在创建公平制度的过程中,谁都不都不应该只是个免费的搭车者。
春运火车票停涨,是公民正义感上涨的结果。
三,懂礼仪,礼仪是公民对待那些与之面对面打交道的,关系不密切的人的方式。懂礼仪是非歧视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扩展,从法律上禁止歧视只适用政府行为,而在日常生活中防止歧视就全靠公民素质了。现代公民必须学会平等地与那些可能对之怀有成见的人交往,可以说懂礼仪是拥护平等原则的前提。
春运火车票停涨不是目的,安全春运才是目的,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
公民懂礼仪素质的上涨,这一素质上涨的幅度决定火车票停涨时间的长短。假如火车票停涨后的春运乱成一锅粥,铁老大完全有可能收回停涨权。
后一篇:榨出铁老大皮袍下的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