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你为何如此之冷(迟国维)
儿子今年以12分之差败北清华,最终含恨上了三志愿。朋友说,外地人能考上北大清华都是人精。确实,考上北大清华的,基本上都是当地的状元。看来我儿只是个人,成精差得远。昨天在《新京报》看到一则消息:百余新生家长露宿清华。(http://news.thebeijingnews.com/0558/2006/08-21/015@203194.htm
)操场上,体育馆门前,到处都有学生家长席地而睡。这两天,北京烈日炎炎,但我仍然感到嗖嗖冷风。看来当人精的父母也不容易。
记得我们当时报清华时,校长慷慨激昂:知道吗,中国只要两所大学:北大清华,其它学校都一样。是啊,北大清华是全中国人心中的圣殿。
然而,有谁知道,清华,你竟此之冷!清华,你需要的固然只是状元,但是没有状元父母何来状元?你对状元父母如此之冷,又怎么能对状元充满热情?你对状元父母都不爱,又怎能教育他们的孩子去爱别人?一群没有爱心的状元,走出校门该是一群怎样的怪物?
其实,无论从客观条件,还是从技术角度,安排新生家长入住,都不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就算招待所暴满,学校有的是教室,有的是教职工公寓,只要稍有点爱心、稍动点脑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而现在之所以出现新生家长露宿的事情,是因为没人把它当成个问题,没人想到过这个问题。
孩子考上清华,在中国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然而这些中国的状元父母,在清华眼中竟一文不值。
前两天在北京电视台看了一个人物访谈节目。说是一个小演员因为陪父亲逛北京,拍片时迟到了几分钟,导演大怒:你父亲能给你什么,我才是你父亲。小演员马上罢演。他说,不尊重我父亲,给再多钱,我也不演。
我佩服小演员的骨气,要知道他只是个八九岁的孩子,这是他第一次接到的重要角色。
今年香港在内地抢走了900多位高分考生,其中北京的文理科状元都去了香港,本来他两已经被北大清华录取。这让北大清华很没面子,由此引发了北大清华是不是二流学校的讨论。我想,至少清华应该反思一下,你又干了多少类似“家长露宿”的让全国人民很没面子的事。
见8月29日<杂文报>
后一篇:孔令辉,别怪大家这样逼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