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牌山西经济的痛(地方品牌)

(2006-03-07 17:32:44)
分类: 旧稿
品牌山西经济的痛(地方品牌)



  □迟国维

  众所周知,四川有长虹,内蒙古有伊利,山东有海尔。那么,山西有什么?
  山西有什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品牌问题,而是关系到山西能否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下去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山西人今后生活质量的长远问题。
  山西曾有过辉煌
  山西曾有过名震全国的品牌。
  汾酒是白酒行业的鼻祖,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喻为金牌名酒。龟龄集、定坤丹是驰名东半球的“神药”,是500年的配方,曾号称:中国保健酒第一品牌。老陈醋至今也是山西人的“代名称”,外地人叫山西人“醋老醯儿”,“醯儿”是醋的别称。晋煤成了山西的象征,山西以煤老大自居,风光了几十年。春笋电视排队都买不上时,长虹电视还仅仅是图纸。太行牌缝纫机,当年属特供品,每个单位按工龄排队发号,有了号才具有商品购买的资格。还有环球牌自行车、海棠牌洗衣机、华杰牌电子表、三益牌热水器……至1983年,山西全省注册商标1217件,名列全国前茅。
  然而到了2000年,山西注册商标虽然上升到1.1万余件,但不及广东的1/10,赶不上成都或无锡一个市的商标注册量。
  现在计算机、通讯设备和数字化消费品的现代三大件时代,连一件山西造的产品都没有。到2001年7月2日,当电脑已发展到微利时代,山西人才拿出第一台属于自己制造的电脑,起了个名称叫“亚日电脑”。
  山西还有数不清的地方特产,“刀削面”、“猫耳朵”、“莜面窝窝”……可惜这些好吃的,只有到了山西,到了老百姓的炕头上,才能美美地吃上一顿。市场上到处可见“兰州牛肉面”、“云南过桥米线”、“西安羊肉泡馍”,惟独少见山西的过油肉、刀削面、老陈醋。
  名牌战略在行动
    2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山西几乎丢光了手中的老品牌,新品牌却一个也没有。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战略”在山西打响了。在市场经济中,把“保名牌,创名牌”当做一项全省的战斗来打,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名牌战略”不是简简单单创几个名牌,它意味着政府观念和政府行为必须向市场转变,意味着市场进一步放开,政府的权利将越来越小,意味着政府官员的“明星”角色将逐步让给“企业家”。
  3月,山西省政府成立“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
  4月,山西省著名商标认定工作开始。
  5月,全省438户企业的600余种产品申报山西省名牌产品。
  7月,204个产品列入“2001年山西省提名产品名单”,与此同时,35万份调查问卷撒向全省110多个县区。
  在近20年的经济“赛跑”中,山西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市场上可能成为品牌的产品,山西有一半以上是最先搞的,但最终没能形成品牌。
  打造山西品牌,意味着与国内、乃至国际最先进水平的企业竞争。
  这种赶超应当从尽可能高的起点开始,尽可能多地学习、吸收现有名牌的优点;同时,又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道路,从而最终在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山西缺少一些像联想这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目标远大的企业。现今知名的品牌都是通过十年、二十年,乃至更多的努力,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打造品牌,绝不是通过一场战役就能解决的事情,而是需要几代人共同的努力。
  7月份,《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管理办法》开始试行。
  今后,凡申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必须具备《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管理办法》中的十个条件,而那十个条件任何一个条件都不是靠一届政府、一个战役所能达到的,这需要山西的企业家们老老实实,从头做起。
    《市场报》 (2001年08月24日第八版)

http://www.people.com.cn/img/button_bbs.gif到BBS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