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随笔)口味的变迁
(2020-07-07 15:58:28)
标签:
文化 |
酸甜苦辣咸,我曾经只抛弃了一个“苦”字。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或酸或辣或甜的食物,咸则次之。
北方纯酸的菜肴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人爱吃,所以也就无人创造了。
不过前几年在饭店吃过的,刚腌好的湖北的酸豆角,倒是令我惊讶万分。
因为就连我这个特别能吃酸的人,也觉得吃了几口酸豆角就觉得牙根酸软、不能多吃。虽然确实又脆又开胃,却无力多食了。
说到酸甜口的,那记忆中的菜肴必须是红亮润泽,香气扑鼻的糖醋排骨。还有色泽金黄,香酥滚烫的锅包肉了。
酸辣的,则是腊八蒜、酸辣汤、酸辣黄瓜、酸辣海带丝为代表的汤和冷荤。
但其实还有松鼠鱼、酸菜鱼等热菜。不过,那时候我没有吃过,也不知道。
然而随着我的年龄的逐渐增长,已经不太爱吃咸和甜的食物。
一方面是认识到多摄入食盐,等同于多吃钠。增加了得高血压的风险。
还有多吃糖,容易引起肥胖和骨质疏松。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辣味成为饮食界的主流味道之一。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荒漠高原,大家都无辣不欢了。
但其实辣严格来说和味道、味觉无关,只是机体受到刺激后,产生的轻微痛觉和灼烧感。
但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唇齿之间、口腔内部,胃里等这种肆无忌惮的燃烧式,并深深眷恋着。
所以来自巴蜀之地,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占据了美食界的半壁江山。
以水煮鱼、水煮肉片、辣子鸡丁、麻婆豆腐、夫妻肺片为代表,成为家喻户晓的辣味美食。
酸味的食物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好的作用是滋阴养肺、益心强肝等等。害处则是和糖差不多,损害牙齿和骨骼。
而苦味的食物,近几年我在母亲的带领下,也开始吃了起来。
最多的,当然是苦瓜。吃下肚后,它能起到清热消暑、养血益气、降血糖、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作用。
而我也从不能吃“苦”的人,变成了能吃“苦”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