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纹样》课评
(2015-12-17 11:01:57)分类: 名师工作室 |
《美丽的纹样》课评
林丽容
《美丽的纹样》是五年级上册的课,这是一堂汇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的综合课。纹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装点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心灵。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绘画、工艺课多增加一些艺术欣赏,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得到感受美的机会,提高审美能力,引学生入境。
在《美丽的纹样》这一课中,徐老师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直观教学法,引入课题
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绘画、工艺课多增加一些艺术欣赏,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得到感受美的机会,提高审美能力,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美丽的纹样》这一课中,徐老师出示了一些漂亮的图案(教师范作)。让学生欣赏,同时让孩子们观察这些图案的外形、结构和颜色的特征,使学生对纹样有一个直观的初步的了解,顺理成章揭示了课题。
二、把知识生活化,突破课堂重点
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方法,徐老师告诉学生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纹样,美丽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她让学生从我们身边找一找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1)什么是适合纹样?(2)基本形有哪些?(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通过欣赏、思考、讨论,学生不仅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同时知道用点、线、面等装饰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
三、遵循迁移类推规律,引导实践
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徐老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适合纹样及适合纹样的特点,通过讨论、讲解及学生的补充,老师的点评,使学生顺利理解重点、难点,探索发现变形的方法设计制作纹样。这时,让小组讨论,学生纷纷畅所欲言,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想像力也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这堂课中,通过一系列的方法的成功运用,充分体现学生主导作用,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情感体验能力得以发挥,教师也从中受到美的启迪,获得理论付诸实践的成功感。
但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准确,学生动手设计适合纹样的时间太少,有些学生没有完成设计稿,讲评得太少,没有充分展示学生创作的丰富多彩的一面,有点遗憾。
前一篇:读《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心得
后一篇:科研中心黄佩华主任到杜阮做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