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陈仓是一个能起风云的人(研讨会系列①)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陈仓进城”系列小说研讨会昨在西安举行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贾平凹:陈仓是一个能起风云的人
http://s13/mw690/001kBpYxty6UvAuRZ24ec&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贾平凹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读陈仓作品如感受“家乡的山风”
http://s12/mw690/001kBpYxty6UvA6umsX0b&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7ZH00SIGG.gif贾平凹用“家乡的山风”来形容阅读陈仓作品的感受,称那种感受非常之熟悉,因为这种风“说硬不硬,说软又不软,带着各种味气,还有温度”,如此形象化的表述,也引起在场诸人的同感。读其书而见其人,贾平凹自称读作品时,一直就在揣测:陈仓究竟是个什么思维?最终,他判断,“感觉陈仓还是诗人思维”。贾平凹同时也表示,诗人思维,即使作者在创作时得益于此,但往往也会受限于此。一个优秀的作者,不求一字一句的诗意,而应追求整个情节、整个意向的诗意,这方面,陈仓已经做得很好,希望更好。贾平凹认为整个“陈仓进城”系列已然写得很精彩,但如果各种“进城”的“类型化”色彩再淡化一点,效果会更好。贾平凹说,通过作品能看出,陈仓“是一个能起风云的人”,在文学上有很大潜力。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7ZH00SIGG.gif对这样一位远走他乡的陕籍作家,贾平凹爱才惜才之心历历可见。他称,陈仓虽人在上海,作品在上海,也是由上海推荐去“鲁院”学习的,但毕竟还是陕西人,以前与陕西作协可能联系不多,希望以后,能成为陕西文坛可以倚重的“一根柱子”。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7ZH00SIGG.gif由一人而谈及一地,通过陈仓的创作,贾平凹表示,包括陈仓在内的商洛诗人的现代诗创作值得各方关注,很多商洛诗人不仅闻名于地市、闻名于全省,甚至在全国都有不小的声名,但一直未能给予充分的关注,希望近期可以把这件事做起来。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陈仓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唯有感动,唯有努力
http://s4/mw690/001kBpYxty6UvAy5j0va3&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7ZH00SIGG.gif“来之前,有朋友担心会开成‘表扬会’,我说不会的,相反,我希望会是一次关于我的‘批斗会’,火力越猛越好。”陈仓说。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7ZH00SIGG.gif总结陈词时,陈仓表示“唯有感动,唯有努力”,以期不负各方厚望。他说,与“进城”系列相对应,他正应约创作一个“扎根”系列,写如何在上海扎根下来的一系列故事,此次座谈会上,无疑是“淋了一场及时雨”,在以后的创作中会汲取、借鉴。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众名家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同为陈仓“寻路”
http://s6/mw690/001kBpYxty6UvACmRAFa5&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7ZH00SIGG.gif创作到目前这样一个态势了,接下来何去何从?众名家也共同为陈仓“寻路”。著名作家方英文认为,虽盛言“大树底下不长草”,但同为丹凤籍作家,陈仓“竟
然”能从贾平凹的文学领地上“撕下一块份额”,实属难能可贵。方英文还给了陈仓一些“具体战术”上的建议,比如尽量避免与已成名作家在“文学标志物”上重
复,贾平凹主打“商州”,陈仓就不妨把小说中同时也是家乡真实地名的“塔尔坪”,不断在作品中进行细化、强化,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坐标,类似莫言笔下的
“高密东北乡”,建造专属自己的独特的文学根据地。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7ZH00SIGG.gif资深媒体人沈庆云提出,作家的第一要务是“照亮人心”,他认为陈仓较好地把握了新时期进城者的动机、心态、追求及“行为准则”,没有不负责任地把他们写成
新时期的“刘姥姥”。另外,对于每篇《进城》后的一篇《创作谈》,沈庆云认为恰不乏点睛之笔。他同时指出,陈仓作品充分展示了进城者的“苦愁多、苦难多、
彷徨多”,而着力写他们的雄心、远大抱负与大彻大悟,似乎相对较少。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7ZH00SIGG.gif作家芦芙荭他回忆了几次在不同城市见到陈仓的不同感受。来自上海的青年报社总编辑李清川历数了他所经见的“工作中的陈元喜(陈仓本名陈元喜)”与“写作时
的陈仓”。陈仓十余年前曾在华商报工作过,华商传媒集团总裁、华商报社社长周怀忠,欢迎陈仓“回家”,也祝陈仓创作再获丰收。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7ZH00SIGG.gif此次研讨会,还有一些浙商代表专程前来,鉴于贾平凹在陕浙两地的文化声望,特聘请贾平凹为文化交流大使,欢迎贾平凹到杭州走走看看。若干年前,贾平凹曾行
走江浙大地,后著书以“走虫”自喻,亦曾轰动一时。就在研讨会之前的7日,十余位浙商代表专程参观了位于西安建大内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