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灵魂去逛街》刊于《广州文艺》2014年第12期头条
标签:
育儿 |

创作谈:
死亡是值得尊重的
漆黑而寂静的夜晚,蛐蛐的叫声都没有了,以至于我时不时地咳嗽一声,以证明我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我有些疑神疑鬼,不时地听听门外的动静,或者是看看天花板,确定并没有人破墙而入的时候,我才能接着讲述这个故事。说实话,完成这部小说的那几天,开始我头发直竖,不敢一个人入睡,等我真正进入到了角色,或者可以证明灵魂存在的时候,我就不再这么害怕了。
关于这部小说完成之后,我发给几个人读过。第一个仍然是我的爱人,她是一个常看恐怖片的人,所以她并没有被吓着,而是感动于其中的一种孝心;第二个我发给了一个与我有着相同经验的诗人与作家,他情绪十分激动,立即推荐给了某些专家,他在推荐函中说,这是他读过的关于父亲的最好的一个小说;第三个是某杂志的编辑,他不愧是专业的,他退稿给我的理由是,不能确定这个“背尸”的故事的可行性。
说一句希望谅解的话,无论赞赏也罢,还是存疑也罢,对我来说似乎没有说服力。我写这个小说,是动了真感情的,开始根本没有想着去发表,仅仅是为了某种纪念而已。写完之后,我才意识到这部小说,让我喜欢的所在:第一,在这个小说里,行孝只是一个借口,看似在弥补儿子的遗憾,而真正想表达的却是死亡;第二,这完全是有现实基础的,在这个冷漠得连生都很艰难的社会,有几个人会关注死呢?而且在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有谁会较真自己的身边是身体还是尸体呢?第三,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之所以“背尸”事件没有穿帮,可以理解为大众的善良,对于有违常理的善行,他们只是不想揭穿而已。
没有人体验过死亡,哪怕就是仅剩最后一口气的人,或者是回光返照的人,他仍然是一种活着的状态,真正的死亡是没有办法体验的。我经历过一次车祸,被人从乱石之下救起之前,我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也没有任何生命意识,包括疼痛和窒息,即便这样也仅仅是一片空白,这与死亡还是有极大差距的。
所以说,在这部小说里,无论是观景,还是与人交往,因为有死亡的相伴,人与人之间一下子变得和谐起来,儿子的行为变光明正大了,遇到受伤者他会免费搭载一下,遇到检查门票他不再托关系,在排队的时候也不再插队。这所有的变化,都是与死亡有关的,是死亡让人性恶,转化成了人性善。百善孝为先,到故事的后半部分,直接转化成了“入殓式”般的孝行,说破了这是对死亡的一种尊重,而不是对死亡的怨恨和追索。
对死亡经验一片空白的人类,这是一个“借尸还魂”的故事。故事的结尾,因为死亡得到了尊重,灵魂就回家了。整部小说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种招魂术。这才是我爱不释手的真正原因。
《广州文艺》2014年第12期 目录
都市小说双年展
背着灵魂去逛街(中篇小说)………………陈 仓
秋声赋(短篇小说)……………………………刘凤阳
特别推荐
怒浪滔天(短篇小说)…………………………聂鑫森
天骄艺鉴
金石千古事 莘莘学子情………………………罗泽河
本刊特稿
人民的红线女………………………………………乔 平
我和母亲结戏缘——怀念红线女冥寿周年……马鼎盛
小说看场
天堂里有没有爱情(中篇小说)……………张中民
赵小卫,我是你爹(短篇小说)……………青 梅
散文选家
白云巍巍………………………………………………黄小晶
新诗眼
为一无所有而哭(组诗)………………………林春柳
短诗选…………………………………………………卢梓仪
文学圆桌
有意味的形式
——墨白《欲望》三部曲的审美追求…………张延文
广州人
广州事俯拾日本传统文化符号…………………江 冰
广州,为我插上隐形的翅膀
——访诗人学者张广奎…………………………唐亚琪
散落在课本里的时光……………………………李红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