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选刊》2013年第7期头条转载中篇小说《女儿进城》

(2013-06-27 21:31:08)
标签:

文化

    编者按:我的“进城”系列中篇小说第二篇《女儿进城》,被《小说选刊》第7期头条转载。这是继《小说选刊》2013年第1期头条转载《父亲进城》后,第二次头条转载我的中篇小说。《小说选刊》在“阅读与阐释”里说,“《女儿进城》写城乡的巨大悬殊,写贫穷者的自尊和父女不可磨灭的亲情”。
   
主编杜卫东在第7期回复读者来信时表示:“本人任《小说选刊》主编八年,从未利用版面谋求过个人私利。”《小说选刊》第6期内一位作者说,其小说发在一个内刊,被《小说选刊》转载,并获得了年度奖。可以看出,在功利的文学背景下,这本杂志是有艺术良知的,不看杂志大小、不看作家名气大小,扶持我这样的作者不遗余力,真是让人感动,让人由衷地敬佩。
    提到《小说选刊》,我眼睛都湿润了。好多次想起我的初恋情人,我都没有湿润过。
《小说选刊》2013年第7期头条转载中篇小说《女儿进城》

创作谈:一颗石头

陈仓/

我常去陕西路逛逛。我是陕西人,逛陕西路,像是流淌在一根亲人的血管里;而且陕西路上散落着怀恩堂、马勒别墅等历史老建筑,逛起来就别有风味。那天黄昏,再去逛时,在与南京路交叉的十字路上,我碰到了一颗石头,脑袋圆圆的,不含金不带玉,也不是一个雕塑。有人踢了一脚又一脚,有条泰迪冲上去闻了又闻,一个捡破烂的人跑上去,拿在手中掂了掂,大家都失望地离开了。

如果这颗石头在陕西老家,它可以靠着另一颗石头,旁边的小草黄了又绿。我可以用它打一个水漂,盖房子,垒石链,烧石灰,起墓。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为什么跑到了上海,跑到了一个没有石头的世界。这颗石头在上海没有兄弟,百无一用,显得那么唐突。被夕阳一照,就有一些刺眼。所以别希望有人来认同它,融入它。

那个认同你、融入你的地方,就是你的故乡。对于石头而言,上海绝对不是石头的故乡。水泥是石头的亡魂,钢筋是石头的骨头,上海只是钢筋与水泥的故乡。我有一首诗叫《两个碑》,希望死后把我运回故里,不至于在陕西建一个灵魂墓,在上海建一个肉体墓,让一个人撑起两个碑,这是无比沉重的。每个背井离乡的人,其实都有两块碑。碑上雕刻着完全不同的墓志铭。这就是《女儿进城》中的“我”,呈现出两个完全分裂的形象。

那天黄昏,我穿过车水马龙,把那颗石头拾了起来,带回了我的新家。《女儿进城》就在那天晚上,在一片爆竹声中动笔的。写作的过程,我不停地出现幻觉,感觉自己是这颗石头,又感觉这颗石头有话要说。我只是代替它,用文字的形式,道出了一群离乡别土者的内心。

《小说选刊》2013年第7期头条转载中篇小说《女儿进城》

《小说选刊》2013年第7期目录

 

中篇小说

4  女儿进城             

5  创作谈:一颗石头    

36 大地钢琴           季栋梁

56 奔跑的月光         胡学文

84 孤鹜               孙向学

108湨梁村手记         冯俊科

140红月亮              

 

短篇小说

27 轨道八号线         邓一光

49 穿军装的牧马人      

76 雪猫               黄静泉

101故乡               蒋一谈

129八宝印泥            

 

微。小说

160阿璐嫂             吴官正

162绝鉴               何一飞

163自助餐              

164故事线索           刘建超

165便宜福             王培静

166狗戒               厉剑童

 

说话

167我与《小说选刊》   张日凯

172来信与回复

《小说选刊》2013年第7期头条转载中篇小说《女儿进城》

《小说选刊》2013年第7期头条转载中篇小说《女儿进城》
内文插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