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012-08-30 22:50:44)
标签:

杂谈

    博主按:这么多年,可以说是走遍了大江南北.说是“走”有点不确切,好像很浪漫的样子,其实不然,只是没有缘由地漂荡而已,这和游子不同,游子是浮萍,浮得时间长了,也会生根的,如那湖面的绿藻。而我只是一抹杨柳的飞絮,被吹得到处飘着,只有风知道我的去向。
    飘了这么多年,中国是已经走遍了,外国也去了不少。严格地说,国外与国内,是没有严格差别的,放在人的身上,差别很大,但是放在石头、树木身上,就都是一个样子。这么飘来飘去,十分喜欢的几个地方,就是死人的墓上,江河湖海的边上,一些比较大的森林中,当然还有山,我从小生在山里,对山就少了一些兴趣。有些人飘着,喜欢拍照留影,把自己的影子留在山川,而我则喜欢把山川带回家里,就是捡拾山川中遗落的一些小东西,因而我的家里到处就堆满了石头瓦块。
     现在就把这些小石块——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与我合而为一的,弄出来,以为纪念。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1号:陶俑。
     有一位表叔,姓李,家住陕西秦岭,是一位窖匠,记得小时候,他常挑着自己烧的盆盆罐罐,有腌菜缸,有和面盆,有尿壶,很少有什么把玩的艺术品,到我们村子里卖。他除了烧制陶器外,还会算命,小时候他就给我算了一命,说我这一生与文字分不开,没有想到被他说中了,前半辈子都以文字为生。

    前些日子回去,就让他照着我的样子,帮我烧一个陶俑,他说你长的本来就像秦陵的兵马俑,现成的就有一个送给了我。这就是出自表叔之手。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号:铜水壶
     我祖先是从东边逃难到陕西的,前几天回去探亲,与父亲说起自己的家族史,父亲说,我们一、两百年前,是大户人家,只是犯了什么事,祖先就逃难到陕西山区。如今我们家的院子,仍为旧式的院落,院门上有四个笔墨大字。问起家里有什么祖传的宝贝没有?一位远房的亲戚便从床下,摸出这把铜水壶,说是祖先当年从东边逃难时,带来的。我说自己喜欢,于是他便送我了,我洗了洗,但是上边烟灰,怎么也洗不掉,壶底下已经被烧穿了。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3号:陈仓印
     友人陈盾,在一次诗友聚会上相识,随后赠来这方陈仓印信,是青铜器,十分沉重。本人十分喜欢,可惜的是:我乃一粗人,不会画画,所以此印毫无用武之地,真是委屈它了,只能沦为摆设了,有时候也拿它砸核桃。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4号:恐龙蛋
     有一年回家探亲,路过南阳西峡,看到那里有一个恐龙遗迹园,到处是恐龙的足迹,被深深震憾之余,便去西峡深山中,探访农民友人樊先生。在他家住宿一夜,谈起恐龙,他们连连说,这有什么好奇的,我们小时候挖地,挖出很多恐龙的骨头,都当成石头砌墙了。于是从房背后扒出这一对连体的恐龙蛋化石,赠与我。我当时,就泪流满面了,总感觉自己回到几十亿年前了。如今我已经孵着这两枚石头,心想总有一天,当我一觉醒来,这石头里会爬出两只小恐龙也不定呢。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5号:龙爪
    有一年出访马尔代夫,独自住在卡尼岛上一个周的时间。马尔代夫的旅游,就是一个小岛一个酒店,整个旅游就住在这个小岛上,没有出去的船只,就象被流放一样。有许多人还出海去打鱼,也有沙滩排球,还有就是划船,我则喜欢顺着海岛绕圈子。其实走一圈子,也就半个小时,绕着绕着,你就会发现许多别人看不见的东西。马尔代夫的水,清得让你心碎,蓝得十分脆弱,水里的鱼虾与珊瑚,都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有一天,我在沙滩上,就看到了这个酷似“龙爪”的石头。

    把这东西带回国,真是费了一番周折的。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6号:瓦砾
     平时周末时,喜欢到上海的周边走走,先是挑一些没人去的地方走,比如大桥下边,比如火葬场,后来就专挑一些古镇走。上海市中心,其实是没有多少深厚历史的,有点历史的只有外滩的建筑了,还都是外国人建的。但是上海周边,多是上千年的江南古镇。有一天,独自跑到浦东的唐桥镇,看到有一栋栋老房子正在被推倒,房子十分漂亮,古香古色,我就爬到废墟中间,还未推倒的房子里,竟然看到一位老奶奶,在悠闲地吃饭。她告诉我,她已经九十八岁了,自打懂事起,就住在这里了,所以已经不知道这房子到底有多少年了。

    征得她的同意,我在房檐上取下两页瓦,带回了家。后来我又去了一次,那地方已经盖成楼房了,成了一条商业街,我的一个同事还在那里购买了一个商铺。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7号:瓦砾
    这是在老家弄到的,这页滴水瓦至少有三百年的历史了。在老家,家家都住上了楼房,当然是钢筋水泥堆出来的。像这样的房子已经很少了,前段时间父亲说,人家都盖楼房了,你也算有出息了吧,也应该把房子拆了重盖的。我对父亲说,不想盖,如果再盖,还是想盖青砖的大瓦房,台阶就用我们家山上产的大理石。如今虽然我们家还住着青砖瓦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隔几年就要翻修一下,翻修时用的瓦,都是新烧的新式瓦。
    离我家三十里的有个余家村,更是一个远古的村落,原来村子上百户人家,全是清一色姓余。我大姐就嫁给了排行为“发”的一辈。余家村听说是清朝为官时,避免政治迫害,才躲到这里的。虽然姓余,但是家祭的却是姜子牙,据说逃到这里后,就隐姓埋名了。如今新农村建设,全都搬到新房里去,五个前庭后院的老房子,全都空着了,如今只住着一个傻子。

    这页瓦就是在古老的香堂后边弄来的。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8号:珊瑚鱼
    去年去世界最最有钱的国家迪拜,这个国家到处都是一百多层的大楼,香港的好多大腕,都在这里炒过房地产,到处都是劳斯莱斯,比起上海要牛逼得多。同游的人都喜欢登楼远望,也喜欢去购物比富。

    有一天游到波斯湾的时候,看到茫茫的沙漠中,有一个蓝色的大海,水与沙的碰撞,那种感觉十分奇特。但是由于太热,同游的人都不愿意下车,只有我一个人要求去摸一下海水,就走。刚跑到沙滩,就碰到了这个东西,看上去酷似一条鱼,而且是珊瑚的,便带了回来。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9号:瓦当
    这是在甘肃阳关的古城遗址上捡到的。其实去过的人都知道,这里除了毛草,就是沙,根本看不出有任何人类的遗迹。但是我在草丛中,竟然扒出了这块瓦片。

    这多像古人留给我的一封信。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10:龙杖
    十年前,在我去北京就职前,我刻意给自己留了一个月的时间,独自去甘肃流浪。从兰州一直走到罗布泊。当时去罗布泊旅游的人还十分稀少,也不通车,我与一个新加坡的人,合租了一辆出租,从沙漠上把我们拉到了雅丹魔鬼城。其他的游客都选择坐车深入沙漠之中,我一是没有路费,二是想自由自在地走走。在这个沙漠中,我看到了唯一一个壁虎一样的动物,然后就是在一个“幻城”中间,捡到了这个沙枣根。
    在沙漠中走路,没有参照物,你很快就会迷失。我一度迷路了,什么也看不到了,也不知道路在哪里。除了细细的沙子,只有我一个人,后来我就大声地叫,最后才等到一辆车,把我带走了。那位师傅说,你再走远一点,就没命了。
    这根沙枣根,据当地的农民说,当年至少生长了一百年,才能长到这么粗,死后又过了几百年,谁也说不定的,因为在沙漠中,在没有任何水份的地方,除了活着,除了风化,所有的东西,都不会腐烂。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11号:红石头
     这是在大连的海边捡到的。当时大家都在海滨路上走,我看海水那么蓝,浪花那么缦妙,就独自从山顶上爬了下去,直接能够摸到海水。当我正在海水里洗脚时,巡逻人员赶到,让我立即离开,我只好又人悬崖上爬回到山顶。这块石头坚硬无比,而且呈现红色,是因为含有铁的成份,风化后变成氧化铁的原故。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12号:贝壳化石
      这块石头是一九八八年,我在《爱人》杂志做编辑时,编辑部的人一起出游,在青岛的沙滩上捡到的。当编辑的小美女们,声称她们捡到多少贝壳的时候,我却告诉大家,我捡到了一个海蚌的化石。当时老总是一个石头迷,他很想要,我给他不是,不给也不是,后来我说“弄丢了”,他就没有办法了。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13号:“皮蛋”石
      这个石头是在韩国的一个岛上捡的,从这个岛上可以看到韩日争得乌烟彰气的独岛。和其他时候一样,我都是不从正路走的,当大家都在欣赏“韩剧”拍摄地的时候,我却独自一个顺着海边,在没有路的情况下乱跑。在旅游的时候,你走一条别人不太走的线路时,可能风景会少了点,但是这种风景是独特的,你就会有别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14号:陨石
      在迪拜时,大家还去冲了一次沙,冲沙真是一种刺激的运动。冲完沙,大伙还在沙漠中,看了一场演出,正当大家都在看沙漠舞蹈的时候,我偷偷地租了一只骆驼,骑到了沙山的背后,当时管骆驼的人说,你不能跑远了,如果跑远了就会迷路的,但是我还是走了一公里,在太阳下山前,我捡到了这块石头,有人告诉我这是一块陨石,我也不知道,反正人迹罕至的地方,和外星球也没有什么差别。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15号:火炬
      此石捡于玉门关还是鸣沙山,我已经不知道了。它形似一个火炬,中间夹杂的白色小颗粒,你不要小看,是玉的,类似美人痣。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16号:天鹅蛋化石
      这是千真万确的天鹅蛋化石,前年开车回家,顺着三一二国道行进时,突然看到一条河,河水清清宽阔,便立即把车停在高速路上,翻过栏杆跑到河里,一个小时后,在河湾边的黄泥土里,发现了这颗石头。当时一半埋在土里,没有工具,弄出来时有点受伤了,外表的蛋壳有点损坏。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17号:与14号同命。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18号:板砖
      大家一看,可能就知道了,上边两只“脚”,是重庆大足的石头,这是友人送的。我要介绍的不是这两个后天打磨的石头,而是下边的那块砖。这块砖来出土于我的家乡。我家上边有一座寺庙,寺庙上边有一座塔,七极,是明朝时,或者是元朝,反正年代久远。相传我们这里要出反王,就建了这座塔,镇压一下。塔在的时候,当然是没有出过反王的,李自成如果算一个的话,那离我们还有六十公里呢。后来发过洪水,塔就倒掉了,我们村的名字于是就成了“塔尔坪”。有一年我挖地时,挖到过锈迹斑斑的剑。我父亲种地时,总是很用心的,那一年,他种玉米,翻地时翻得太深了,就翻出了这块砖,上边有看不清的图案,应该是咒符什么的。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19号:祖父喝茶的壶,也是从江南逃慌时带过去的,我大伯当地主时,也用过,后来斗地主,这东西被贫农杨先生拿走了。我前几年回去,又淘了回来,花了几包烟。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0号:友人赠品。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1号:友人赠品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2号:佛壶
      2004年,当时还租住在浦东一民房里,当年的民房后来就成了举世瞩目的世博园区。邻居有一大妈,平时很和气,总会端点东西给我吃。有一天,她说她们一帮人,要去浙江绍兴烧香,问我有没有时间一起去,给她们开车,车费全由她们付,后来车费果然出了,还赠送了我一本地图册。

    因为当时很困难,就想也顺便去求求佛。于是开了四个小时的车赶到了一座寺庙里,与寺庙里的住持一见如故。他年纪很轻,三十左右,与我相仿。他开着车,带我游了好几座水库,还游了梁山伯与周英台的萌情处。临别时,他赠我这方紫砂壶,小巧,精致,我甚是喜爱。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3号:牛头壶
      松江友人所赠。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4号:友人所赠。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5号:友人所赠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6号:友人所赠
      底部雕刻有我的名字。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7号:友人所赠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8号:友人所赠。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29号:埙
      当年在长安时,有一友人,姓侯,他儿子如今也做了记者。他原是商洛居团的,能拉二胡,也能吹一口好埙。我们经常在三更半夜的时候,偷偷地爬到长安城墙上,听他吹那么一曲。有一次惊动了城防,把我们给抓到派出所了,因为我是小记者,就放掉了。

    后来我们不敢了,只好坐在城墙根下了。2000年初,本人要远走他乡,赴沈阳就任,临行前,我们又偷爬了一次城墙,还记得当时是从小北门爬上去的。那天晚上,我们整整坐了一夜,他也吹了一夜,吹的都是什么曲子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他不太会什么流行歌曲,只会吹一点秦腔,也会一些黄梅戏。
    埙音,本来就比笛子委婉,又比唢呐凄切,所以那天晚上,总有种“将士一去不复还”的感觉,伤感透了。早晨我出发的时候,他把这个埙留给我做个纪念,这么多年我就带在身边,只可惜我是不会吹的,偶而也把玩一下,总不成调。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30号:瓷壶
      来历不明,却被爱人拿它一直装洗衣粉,我笑称,我们家装洗衣粉的,都是文物,恐怕天下少见了。只是浆洗的衣物,却无一件粗布。其实,真正有价值的文物,都应该是生活用具,接受生活的打磨,才有时光流过的痕迹。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31号:友人所赠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32号:生虫的石头

      在云南腾冲捡到的,当时以为是一块生了虫子的木头,拿脚一踢,却扭了脚。捡起来,才发现是一块虫蛀的石头。一块石头不稀奇,如果有一块石头被虫子蛀了,那就稀奇了,于是打磨了一下,弄了个座。有时候心想,我们如果不能成为历史记录的一页,成为附着在史册上的虫子,也应该是很值得的,与书虫无异。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33号:在腾冲公园里捡到的,树化石。不注意还真像一块腐木,但其实它们已经有十亿岁了。腐烂到了极点,是不是也可以像石头一样?永恒了呢?

陈仓和他的石头们
34号:树化石,在云南腾冲爬山时所捡,树木的纹路都在,只是已经不是树木的年轮了。


    还有许多无名的小石头,大概有几十块之多吧,就不一一放上来了。我家里没有金子,但多的是石头。爱人说,哪一天我做古了,她就把我的石头全扔到垃圾堆里去。我心想,若真如她那样,说不定,这些石头瓦块的,恐怕又会踏上一段更加奇妙的旅程了。被发现,那需要多少年,需要什么样的缘份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