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构建高效课堂请慢慢行

(2010-09-24 20:19:11)
标签:

少儿

槐荫

杜朗

课堂

江苏洋思中学

分类: 教育时评

文/柴安成(一叶根须)
  2010年,全国各地学校掀起了学“洋思”,学“杜朗口”的热潮,“构建高效课堂,打造有效教学”成了各校的教研教改的口号,全国各地纷纷到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朗口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参观,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2010年暑假,各地教师集训也以此为专题,掀起了新一轮教改的热潮。http://www.bdmszx.com/upload/200977105231412.jpg
  长期以来,课堂的低效性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提高的瓶颈。一些学校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个教改的奇迹,让各类学校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希望。很多学校也在教室四周挂上黑板,学生当小老师,学生讨论,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用10+35的时间分配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一些学校对教师讲授超过10分钟还实行处罚措施,努力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在热火朝天的学习先进经验的场面中,我们对于教育者努力推进课堂改革的热情与期望无可质疑的,对于教育者的做法,我们更我的是看到了希望,不过,热情的背后笔者又生出了一些担忧,还是希望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学改革也要慢慢行。
  反观杜朗口、没意思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看出,教学改革是一个宠大的体系,从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到领导的决策,到师生联动,甚至是教育指挥棒的指向,这些都决定着一场教育方式的变革要考虑诸多因素,因此盲目的学习表面,不根据具体实际而一味推进,势必会学鹿非鹿,学马非马,到时学成了四不像,那可是得不偿失的。
  近期,湖北孝感槐荫论坛上出现了一份《德安中学初三年级推行高效课堂(英语实行学生讲课制),请教育部门根据实际,再三考虑》帖子,家长对于学校实行改革表示的了担忧,对于学校的教育尝试提出了异议。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行业,一方面有着自己的考评机制,同时作为提供服务的部门,更重要的是要接受被服务对象,特别是家长的认同。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家长鼓励给孩子减负,可另方面又对自己的孩子一刻也没有放松,各种补习让学生喘不过气来。在这些家长的思想里,他们宁愿让学生多受点苦,是永远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充当改革的试验品的,而这些正是教育改革的尴尬。
  从学校内部来看这个问题,从一种模式跳到另一种模式需要莫大的勇气。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选拔性考试——中考,无疑是这场变革最重要的风向标。当一个学生从一种成为习惯的学习套路跳到了另一种让人开始新颖,却又措手不及的学习环境时,我们是否想到他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总是在一种被接受中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一下让他们转换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时,他们的不知所措是否在告诉我们,他们其实并没有准备好。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效课堂的实施应该有它的开始,就如同教材改革一样,而不能来个从天而降,循序渐进,科学推进,用教育的系统化促进学生学习系统化。
  作为不能从短期看效益的一项事业,这种改变实际上也是在考量领导的睿智与胆量。在时刻迎接考试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摸索出了一条成熟实则无奈畸形的课堂模式。当一阵春风吹来,我们是放弃已经成体系的模式,还是去从头再来开始一种全新的探索。一种教学实验不是短期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看出这些隐性的效益。当功利在校园里面漫延时,我们是否还能守得住那份寂寞,而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短期不成功的代价又该如何评价呢?
   因此,不是我不想改,而只在改课堂,不改评价,一切的改革又会重蹈“素质教育”的尴尬,变得是那样的脆弱和无力,就像一个圈子,又会回到我们的起点。于是,以一种评价的变革倒逼课堂的改革也许才是动力之源。当一种评价机制还没有给课堂改革提供足够的空间时,以追求成绩作为最终目标的生产线又给了我们多少试验的时间呢?
  任何一种进步都要以变革作为突破口,作为充满活力的教育更应如此,但当我们没有准备好时,只为了一种亦步亦趋的虚华时,我们的这场变革是否又有着一种作秀的味道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