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青春别样红——记烟店镇初级中学教师付德志
(2008-08-01 07:52:11)
标签:
爱在中国行杂谈 |
分类: 单位宣教 |
第一次看到他,你可能在猜测他的实际年龄,因为过早的谢顶使你对他30刚出头的年龄产生了怀疑,而他一如风风火火,充满活力,用激情、汗水书写了别样的青春。
他,就是安陆市骨干教师付德志。
青春如火,熊熊燃烧
2000年,烟店镇初级中学迎来了学生的“渡峰”期,学校英语教师严重缺编,在此关键时刻,2001年9月付德志老师从白店中学选调到烟店镇初级中学。当时,全校有19个教学班,英语教师只有8人,平均每个英语教师任教两个班,还有初一年级4个班的英语没有人教,怎么办?领导找付德志谈话,刚开始,他还有所犹豫。开学已有几天了,看到学生们一双双渴盼的眼睛、学校领导紧锁的眉头,在这关键时刻,付德志凭着忘我的激情,凭着一颗责任心,凭着一种信念,他主动挑起了担子,把初一年级4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揽了过来。在付德志心里教学排第一位。他认为,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智慧的化身。在付德志随身携带的花篮中,盛满了智慧的花朵,撒向孩子们的心田,看到孩子们象花朵一样成长,他快乐;在付德志随身携带的花篮中,装满了希望的种子,播向孩子们的心田,他们会走向成功,他自豪。
4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相当于两个教师的工作量,一周有20节课。早自习天天有,晚自习一周4个。付德志每天5:30起床,开始忙碌,开始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上课,每天晚上忙到11:00,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学生的作业、试卷……有时忙得忘了吃饭。他的身体一天天瘦弱下来,望着他忙碌的身影,学校部分领导教师非常担心,“这样拼命工作,叫人怎么承受得了,人不是机器需要休息,不休息,不是要耗尽人的命吗?”、“有的老师带一个班,还叫累,他竟带了四个班!”这段日子扬起了他青春的激情,他的心中有把火炬正在燃起,更让他激情满怀!
付德志不负学校领导的重托,凭着难以想象的毅力,凭着坚定的意志,以火般的青春热情,他总能主动挑重担,总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有谁知道这中间,他比别人多承担了几倍的责任,承受了别人几倍的压力,付出了别人几倍的辛劳。30岁刚过的他,本是青春潇洒的年龄,头发却稀疏得让他有些羞涩。那根根飘络的细发凝聚了他对学生多少的爱啊!
青春如火,点亮心灯
2006年9月,担任学校教导室副主任的付德志,还肩负着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三个毕业班的英语课程。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他没有放松对班级的管理。作为班主任的付德志深深懂得,唯有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科学地引导学生,给学生以关爱,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并为他操心时,学生才会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如此小的孩子要过早地背上沉重的生活负担,使他万分痛心。他了解到袁亚飞的情况后,骑自行车找到她们村。“怎么有人在帮奶奶抱稻谷?”回家拿水给她奶奶喝的袁亚飞感到纳闷,走近一看,“付老师,怎么是您在帮奶奶抱稻谷?”“怎么就不能是我?叫同学带信你又不回学校。你是家里的希望,你父母外出打工、你奶奶70多岁还下地劳动不都是为了你能好好读书吗?而你现在辍学在家,毁掉了他们的希望,他们痛心呐!我也心痛……”愣在一旁的奶奶也说,“孩子,这么好的老师,你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啊?”烈日下的付老师汗流浃背,浑身湿透,手中还抱着一抱稻谷,眼中却有着深深的期盼,“老师,我听您的!”泪流满面的袁亚飞哽咽地说。
每逢双休,付德志把她接到自己家中,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人的关怀。付德志给她垫交生活费,和她进行思想交流,探讨人生,对于迷惘的乡村孩子袁亚飞,付德志用师爱点亮了她的一盏心灯,如根火炬照亮她前进的道路。
飞瀑之下,必有深潭。在付德志的热情关怀和鼓励下,2007年中考,她考上了安陆一中,当她得知自己的成绩时,第一个想到的是付老师,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她心爱的付老师:“付老师,您是我生命的火炬,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谢谢您!”
还有2003年毕业的邓玉峰,2004年毕业的冯茜,两位学生的成绩都很优秀,却由于思想波动,学习落伍了。付德志及时找他们交心谈心,用爱感化他们,使他们信心重新燃起,最后都进入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学校。两个孩子毕业后,一见到付老师就说:“付老师!要不是您及时劝说我,鼓励我,就没有我的现在,更谈不上将来!”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最好的写照。也是对付德志的真实写照。他经常与学生交心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朋友。他总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去关心,去爱护,不让一个学生落下。他总是用心中的火炬,去温暖和滋润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照亮他们前进的路,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青春如火,辐射宽广
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并没有使他放松对教学的钻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他开始搞教研工作了。02年担任英语教研组组长时,他由初一年级调到初三年级教两个班英语,另带初一年级一个班英语,他也没有放松教研工作。他先后学习了《英语教学大纲》、《英语课程标准》,通览了初中各年级英语教材,钻研了教材编排体系、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做他们的徒弟,在教学实践中取真经。通过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了解、研究,针对学生的实际,他拟出了一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措施:倡导听说训练,听说领先,读写不放松,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及学法指导,用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研究,付德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他的课生动有趣,学生最爱上他的课。
为了教学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他专心致志、勤勉塌实的工作,不畏困难、任劳任怨的工作,执着自信、开拓创新的工作,为学校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和成功。
任英语课题组组长时,他主持课题《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研究》的研究,为了调动全校英语教师搞好英语课题教研的积极性,他想方设法,与老师们交流沟通,请老师们到自己家里聚会,组织老师们打篮球,把老师们拧成一股绳,在他的带领下,老师们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全校英语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大面积提高,学校中考比以前也大大改观。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发掘学生的潜力,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之余,付德志常常会出神的想这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他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其中,论文《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探究任务型教学》、《探究中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等十几篇论文被各级报刊杂志选用;论文《中考英语听力应试技巧》、《任务型教学类型及阅读学习策略》、《书面表达常见题型及应对策略》等十几篇论文获大市级、市级一等奖,尤其是论文《探究初中英语新课改的问题与对策》获得全国二等奖;教案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获市级一等奖;主讲公开课《书面表达训练》获市级一等奖。2003年指导学生李书琴英语能力竞赛获省一等奖。还多次获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奖励。他成了全校发表论文最多,教研成果最为突出的教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学校教导室副主任、英语教研组长,在他的火炬传递下,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全校教师的教研数量、质量逐年上升。胡明刚、冉波等20多名青年教师迅速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2005年孝感日报刊文《爱心献教累也乐》还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2006年10月,全市课题管理暨经验交流会在太白中学举行,付德志代表学校做了《探究英语阅读教学规律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报告,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学校被评为“安陆市教科研先进单位”。2005、2006、2007连续三年付德志还为安陆市中考英语备考会作经验交流,他的先进经验已辐射到全市九年级英语教师头脑之中,为他们搞好中考英语备考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成功是什么,或许有很多答案。付德志最感欣慰的是,每年学生的感谢信、卡片像雪花般的向他飞来,感谢短信淹没了他的手机。付德志深深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意义所在。他将以辛勤的耕耘,凭着无私奉献的信念,用如火的青春,继续挑战自我,不断摸索教研教改新路,教书育人,书写别样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