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代书画名家之翰墨趣谈(二)

(2014-02-01 02:08:38)
标签:

书法家

故事

两晋

王羲之

谢玄

分类: 读书眉批

二、东晋两家族

(一)风神透彻,谈笑净胡——谢安

1、“谢安”简介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少以清谈知名,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期间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且承担着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后谢氏家族朝中人物尽数逝去,才东山再起。又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战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功名太盛被晋孝武帝猜忌,往广陵避祸。后病死,谥号文靖。因追赠太傅,故后世称其为谢太傅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王谢大族多为天师道信徒对儒、道、佛、玄学均有较高的素养。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这与王敦、桓温之徒形成了鲜明对照。他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儒将风范,这些都是谢安为人称道的品格

2、成语中的谢安:

东山再起

【围棋赌墅】

【新会蒲葵】

雅人深致

【一往奔诣】

老翁可念

屋下架屋

一往情深

前倨后恭

【小儿破贼】

3、谢安轶事

咏絮之才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安把家人聚在了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不一会儿,下起了又大又急的雪,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侄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的侄女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漫天飞舞。谢安高兴得大笑起来。这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王题谢墩

谢安的表字宋朝王安石的名正好相同,后来王安石退居金陵,买的宅院正好在谢安的府邸旧址,宅内有以谢安命名的谢公墩。王安石于是戏作诗道: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15]时人评曰:与死人争地。

调教后辈

谢安在东山时,兄弟的子女都归他教养。他善于教育子弟,往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其中以谢道韫谢玄兄妹最为出色,也最受谢安喜爱。谢安曾问子侄们分别喜欢《诗经》中的哪一句,谢玄说是:杨柳依依谢道韫说是: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谢安因此而称赞谢道韫有雅人深致,而谢安自己则最喜欢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这一句也被后世史学家认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概括。

谢安很注重孩子们的自尊心。谢玄小时候好虚荣,佩戴了紫罗香囊,谢安没有直接指责,而是打赌赢了香囊以后当面烧毁,以此来教育谢玄不适宜佩戴这样浮华的东西。谢朗不知道熏老鼠的笑话是自己父亲谢据的,也跟着世人一起嘲笑,谢安知道以后,故意把自己也说成做这件傻事,启发谢朗去懂得不应该随意嘲笑别人。

谢安虽然屡屡不愿出山,但当时的士大夫却都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以至时常有人说:谢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他的妻子刘氏是名士刘琰的妹妹,眼看谢氏家族中的谢尚、谢奕、谢万等人一个个都位高权重,只有谢安隐退不出,曾对谢安说:夫君难道不应当像他们一样吗?谢安掩鼻答道:只怕难免吧

4、谢安的书法

谢安曾从王羲之学行书,其书法非常出色,其行书为妙品。后世米芾曾称赞他的书法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有《近问帖》、《善护帖》、《中郎帖》等存世。

(二)心慕手追焕若神明——王羲之

1、“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曾任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故后人称其为“王右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2、成语中的王羲之

【游云惊龙】

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形容书法精妙。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像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出 处 《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终焉之志

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晋书·王羲之传

【入木三分】

【坦腹东床】

3、王羲之轶事

竹扇题字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书成换鹅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问之下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拿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巧补春联

大书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亲手写春联贴之于门。因为他的字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想得其字而又难得。所以每年除夕他的春联一贴出,不到半夜,就被人偷偷揭走。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照旧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的春联,留下了下半截。想偷对联的人一看此八个字太不吉利,便扫兴而归。到了寅时,王羲之补了后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联的人见春联变了样,皆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不避之字

斐松之、刘牢之、寇谦之、司马孚之、司马亮之、司马景之、司马昙之……王羲之的儿子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孙子桢之、静之。上述人为什么不避家讳?这里藏着个大秘密,与西汉张良有关的秘密。王羲之一辈人名有字的12个,子侄辈有”22个,孙辈12个,曾孙13个,玄孙9个,五世孙4……陈寅恪说这些人所以不避讳是因为都是天师道成员,这个是暗号、徽章。而天师道老大张天师,是张良的八世孙。

4、王氏书法世家

东晋时期,中国书法艺术仍然主要掌握在少数书法世家之手。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琅邪王氏、颖川庾氏、陈郡谢氏、高平郗氏、太原王氏和江夏李氏、吴郡张氏等。
   
琅邪王氏书法的代表人物有王导、王敦、王廙、王羲之、王献之、王凝之、王洽、王殉、王珉等。
   
王导(276-339),字茂弘,王览之孙。东晋著名政治家。辅佐晋元帝司马睿立足江东,为东晋王朝的稳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王导长于书法,史载王导曾得到锺繇所书《宣示表》,非常宝爱,过江南下时将其带到江南。王导善草秦和
行书,师承锺繇和河东卫氏,书法为当世所贵。王敦虽然是一员武将,也长于书法。
   
王痪(276-322),字世将,王览之孙,王羲之的叔叔。少能属文,多所通涉,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弈、杂技。”(《晋书·王廙传》)因此,王A是东晋初年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王皮的书法师承锤珠,善章楷,即今天的
楷书;同时兼工行书、草书和飞白书。(来源书法屋:www.shufawu.com)其传世书法作品有《祥除帖》、《昨表帖》、《七月帖》等。南朝王僧虔在《论书》中说王皮的书法在王羲之之前是江东第一,画为明帝师,书为右军法,可见王虞对王羲之书法的影响很大。
   
王洽,字敬和,王导之子,有美称。历官中军长史,建武将军、吴郡内史,加中书令。升平二年去世。工于书法,传世作品有《辱告帖》、《仁爱帖》、《兄子帖》、《感塞帖》等。
   
王询(350-401),字元琳,王洽之子。弱冠与谢玄二人为东晋名将桓温掾,俱为桓温所敬重。桓温经略中原,军中机务,一以委之。历官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侍中、辅国将军,太子詹事等,封东亭侯。王殉有才名,在政治上党于桓氏。桓温子桓玄谓其神情朗悟,经史明澈.风流之美,公私所寄。”(《晋书·王廙传》)长于书法,传世作品有《末冬帖》、《伯远帖》等。
   
《伯远帖》墨迹纸本,行书.547.历代流传有绪,后入清宫内府,乾隆皇帝以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合称三希,因名其斋日三希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书法中锋、侧锋并用,气韵流宕,结体用笔多以敬侧取势,生动俊逸。
董其昌谓其书法潇洒古澹,长安所见墨迹,此为尤物,足见东晋风流。在《画禅室随笔》中,董其昌更因此而认为王询的书法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王珉(351--388),字季琰。王洽子,王珣之弟。《晋书·王琅传》谓王琅有才艺,善行书,名出询右,时人为之语日:法护(王殉小字法护)非不佳,僧弥(王琅小字僧弥)难为兄。历官国子博士,黄门侍郎。代王献之为中书令,世称王小令。太元十三年去世,时年38岁。传世作品有《此年帖》、《十八日帖》及《今欲出帖》等

【三希堂法帖】

“中秋帖”——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又名《十二月帖》。晋王献之尺牍,草书。原五行三十二字,后裁去二行,现三行二十二字。明董其昌刻入《戏鸿堂法帖》,所佚二行以《淳化阁帖》补入。此帖运笔爽利,如公箸画灰,连续无端末。清代作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帖》。

【伯远帖】——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翻译】珣顿首顿首,距伯远兄弟在事业正盛之时辞世已经一周年了,他生前深受众兄弟们的尊重,因为体弱多病,一直想优游自在地生活,当初事业刚刚有起色这样的事就发生了,没能达成愿望。和他的分别好像就在昨天,而他却永久地作了古人,远远地隔着山道,再也不来看我……

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翻译】山阴县张先生你好:刚才下了一阵雪,现在天又转晴了,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好吧!上次的聚会我没能去,心里很郁闷。你家送信的人说不能在我这里多停留,要赶快回去,那我就先写这些吧。王羲之敬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