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代禅宗——宝光寺

(2009-04-06 22:15:35)
标签:

宝光寺

佛缘

舍利塔

旅游

分类: 边走边看

早就听说新都有两个著名的景点——宝光寺和桂湖。昨天,终于抽出时间前往参观。

从都江堰坐了近两小时的车,一路颠簸,来到了新都城区。叫了辆人力三轮,摇晃之间就到了宝光寺广场。广场以水为主题,脚下的小桥流水,身边的飞瀑喷泉,简直是水的世界。几万平方米的广场与古老的宝光寺遥相呼应,是古典建筑与现代都市完美的结合。

一代禅宗——宝光寺

    宝光寺身处闹市中心却是城市中的一片净土,走进山门,你立刻能得到身处凡尘渴求的那种心灵慰藉。

一代禅宗——宝光寺

    宝光寺初建于东汉,原名大石寺。唐朝末年,黄巢晨民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逃到四川,在新都,把当时的大石寺作为他的行宫。寺中有福感木塔,李儇常在晚间看见塔下异光,便向方丈悟达禅师询问原因。悟达回答说是塔下的舍利子发光。李儇便命人发掘,挖出一石匣,内有13颗舍利子。李儇於是命悟达重修殿宁,改寺名为宝光寺。一代禅宗——宝光寺

    转过照壁,穿过天王殿,十三级舍利宝塔映便入眼帘。舍利塔是宝光寺的标志性建筑,建于唐代中和元年,已沐千年阳光。它的设计独具匠心,被称为“东方斜塔”,是佛教神秘传说和历史记载的交汇点,为中国古代禅宗丛林“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经典布局。可惜,“5.12”大地震,给舍利塔带来不小的损毁,我来的时候,这座国宝级的宝塔正在维修,很遗憾没能一睹千年古塔的神圣庄严。

 

一代禅宗——宝光寺

寺院里香火缭绕,焚一烛清香,念一声陀佛,求一生平安。

 

一代禅宗——宝光寺

  带着些许虔诚,散走在寺内,古匾悦目、檀香悦嗅、磬音悦耳,我等凡夫俗子,于佛的“无相”真谛相距甚远。偶一抬头,佛堂的顶部我看到了几行写在房梁上的字“清嘉庆四年岁次己未重建”,屈指算来,这几根木头横在上面已有两百年。一代禅宗——宝光寺

宝光古刹的历史都浓缩在了庙宇中那几百块匾额上,每一块都是释缘,禅机、佛理,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只是来往的红尘过客怀一颗浮躁的心,不愿驻足观赏、体味罢了。

  一代禅宗——宝光寺

    穿过一段隔日的走廊,透过屋顶漏下的幽光,耳畔万籁之声隐隐作响,仿若仙音,化解尘世的烦扰。心里顿时没了喧嚣,心若净土般若,不由禅定起来。一代禅宗——宝光寺

    转到宝光寺里久负盛名的罗汉堂,想着“心诚则灵”的佛训,极小心的步入500罗汉精舍,虔诚的求一道平安。游客们进出之间的相背就是自己的佛缘。相传你若数得那尊尊者,便与他有缘,亦可求签挂,得仙人语。一切随缘,一切皆有缘生,皆有缘灭。我默默的数着,在往来穿梭的人流中,个人汇自己的佛缘,第二百八十七尊,就是他——光普现尊者,出罗汉堂求的签挂,佛说:君之才秉异常人,鹤立鸡群最英俊。努力奋发休懈怠,功名事业皆有成。文句相当简洁明了,一读便通,可以算是上上签了。我镇真有那么优秀?不管怎样照佛说的那样“努力奋发休懈怠”,或许这就是佛对我的暗示、鼓励和期许吧!一代禅宗——宝光寺

    时过中午,稍显困乏,忽闻钟磬作响,悠远飘荡,该就餐了。来到素食园自品尝斋饭。佛门素食虽然不及山珍海味,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行走在古老的庙宇,时间几近停滞,从古寺出来,喧闹又充斥耳膜,外面依旧是那个世界。不由得想起自己原来写的《塔影夕照》中的几句话:

……慈航普渡,是佛;岸是佛,水是佛,风是佛,佛是佛……”

“几声磬响,敲醒两岸灯红酒绿。世男俗女,再难寻丝路花雨,塔影佛身。只是仙乐飘飘,凌云莞笑……”这不正是这大千世界的真实写照吗?

    俗自俗,佛我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