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2024-12-28 15:29:01)
标签:

崇明浜西村

杨美英睦邻点

沈美丽睦邻点

情暖浜西艺韵睦邻

辞旧迎新联欢会

分类: 崇明记事
   2024年12月27日施炳钢发表了《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让我第一次见识了上海崇明建设镇浜西村的群众文艺活动情况。浜镇衰落后,以蟠龙河与浜镇河(运粮河)为界,分割成四个大队,即浜东、浜南、浜西和浜北四个大队,2002年4月浜北和浜西合并成浜西村。我家在浜东村,所以对浜西村不是很熟悉。前些日子看了施炳钢的《文艺志愿者热心公益献村民》一文,介绍了浜东村的群众文艺,现在两个村的群众文艺活动情况,都看到了,体现了新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民众的精神状态,也是群众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有了开头,就有提高和发展,祝福他们!
   下图:施炳钢文章截图以及文章内容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浜西村的“杨美英睦邻点”和“沈美丽睦邻点”,均是崇明区建设镇评选出来的示范睦邻点,也是上海郊区千千万万个睦邻点中的两朵小小的浪花,闪现出耀眼的光芒。她们的闪光点说不尽道不完,我被她们的事迹所深深地吸引,并知悉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要在夕阳红里,为乡亲们留下最精彩、最美好的记忆。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在浜西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暖意浓浓,一台由村委会主办,两家睦邻点承办,主题为“情暖浜西 艺韵睦邻”的辞旧迎新联欢会,正在隆重献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杨美英(左,原是社办企业的支部书记)、沈美丽(右,曾是村幼儿园的老师),两位示范睦邻点的领头人,联合登台,合唱“共产党人好比种子”,用最真诚的话语表达对党的热爱,用最美的歌声表达对党的无限忠诚。她俩退休不褪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逢八和逢十,每月各自在家中睦邻点集中组织活动三次。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陆琴(左前指挥者,原建设镇文广中心编播员),她不但是睦邻点最活跃的参与者,还是最热心的辅导老师。她发挥自己年轻时特有的文艺专长,在睦邻点教唱歌曲,编排舞蹈,组织活动。这次文艺汇演,可以说,她是现场的总策划、总导演、总调度。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龚素珍(出名龚根美,原是浜西村的党支部书记),她退休后积极参与睦邻点的组织与活动工作,还多次担任活动的主持人,自写演出节目串联词,介绍两个睦邻点组建八年以来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并热切期盼更多的村民群众,在睦邻点活动之日,踊跃前来参加集中活动。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龚健(浜西村党总支副书记),他是一名年轻的专职副支书,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亲临现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词。他号召睦邻点,继续秉承“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社区、推动浜西村文化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村“两委”班子成员、睦邻点负责人和全体演出队员合影留念。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朱雪芬,83岁高龄,是这次文艺演出队员中的一位最年长者。她重拾年轻时的爱好,积极登台表演,为大家演唱了沪剧选段,受到了村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她们的舞姿虽然称不上最专业,但为了给大家展示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舞蹈队员们自费购置演出服。据现场一位舞蹈队员的家属反映,他的爱人前后一共购买了五套各具特色的演出服装,每次外出,都把电瓶车后备箱里塞得满满当当。同时,他也积极主动担任勤务员,帮她们带上了取暖器,放到化妆间里,供她们换装时增温保暖,体现了另一半的暖心关爱和全力支持。

为了营造辞旧迎新的节日温馨氛围,村委会早就把会议室的空调开得足足的、暖暖的。并购买了水果、瓜子、糕点等,让闻讯前来观看演出的村民群众一起享用。

这次联欢会上汇演的各类文艺节目,就是睦邻点成果汇报的一次集中展示。节目内容丰富多样,有独唱、小组唱、大合唱,有越剧、沪剧、快板、说唱,还有各种舞蹈等。

观看的人们欢声笑语,掌声不断。可大家不知道的是,为了这台高质量的老人文艺演出,村领导、睦邻点负责人以及各种社会力量,付出了多少的辛勤劳动,尤其是这些参演老人们的努力,更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演出结束后,看到乡亲们的赞美声和老人演出队员脸上绽开的鲜花般的笑容,让我感慨万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夕阳是无限美好的,在人生步入夕阳红的世界时,能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社会,才是最值得的。

“睦邻点”,像一朵朵和谐之花,开遍了全镇的每一个村居,在村民中发挥着“安全阀”“润滑剂”“融合器”的作用,成为社区发展和治理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读施炳钢《示范睦邻点老人的心愿》一文随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