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浜东村文艺

标签:
浜东村“金嗓子”文艺团队上海崇明建设镇图片乡土文化 |
分类: 崇明记事 |
8月26日上午,蓝天下骄阳似火,热浪滚滚。而在崇明区建设镇浜东村科普基地礼堂内,则是歌声嘹亮,热情涌动,掌声阵阵。这里,正由一支文艺志愿者服务队以公益活动的形式,献艺村民,为当地父老乡亲进行义务演出,奉献了一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文艺节目。
这支由村里冠名为“金嗓子”的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刚组建不久,主要是由该村居民黄妙昌和盛继光两位热心人发起,他们主动牵线搭桥,将建设、城桥、新河、东风等地区的一些文艺爱好者,召集到一起,提供场地,做好保障,参与彩排,确定节目,最后向当地村民朋友们汇报演出。
从一开始,他们组织的几次文艺排练活动就得到了浜东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上至党总支书记、主任,下至普通工作人员,都是有求必应,主动提供活动场地和一些服务设施。演出节目确定后,村里负责宣传条线工作的曹静副主任,亲临现场,全力支持演职人员进行节目彩排,最终还受邀亲自担任了节目主持人,使整台节目,有声有色、有条不紊地完美进行。
纵观这支文艺小分队的几十位演职人员,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本村、本镇、本岛以及少数市区的退休工人和务农人员,也有来自四川、江西等地的新崇明人,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他们退休之前,有教师、企事业职工、驾驶员、农民工等从事各个岗位职业的工作,因为都热心公益,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相聚在一起。故这次是他们自发、自费、无偿地为父老乡亲们送戏下村的活动,消息一传出,就受到了广大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和深深喜爱。
再看他们的演出节目,有舞蹈,有独唱、两重唱、小组唱、大合唱,有民乐合奏、独奏、二重奏等,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接地气,表演的节目,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甚至都能哼唱的乐曲、红歌等。
在现场观看演出的村民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演出活动能够多办几次,充分享受到艺术美所带来的快感!
有细心的人士,活动当天就做了小结,认为这次公益演出,送戏下乡,有以下成功经验值得肯定。一是组织领导架构务实。一人负责(群主),分工到位,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二是准备充分。演出场地、宣传横幅、录音录像、音响话筒、台条椅凳、矿泉水芭蕉扇,应有尽有。三是节目好中选优。演出节目不断筛选、反复斟酌,仅节目单就六易其稿。四是村委高度重视。彩排开始,村领导就亲临现场协调和指导,并不怕辛苦受邀担任节目主持人。五是彩排严格。限定歌手试唱彩排一定要脱谱演唱,迫使歌手有压力在家反复练习。六是乐队乐手高度负责。准备充分,不冷场,不断档,为顺利演出起到关键性作用。七是演职人员都有一颗公益之心,不计报酬,乐意奉献,演出前无一迟到。队领导及多数演员甚至提前一小时到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至于可提前十五分钟开演,为演出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八是邀请了部分外来的优秀节目,为本次演出增色不少。
由于长时期没有这样如此贴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进村演出了,再加演出场地条件所限,有村民干脆爬在窗口观看完了整台节目。活动结束后,难怪有许多前来观看文艺演出的村民反映,现在老百姓生活条件都好了,不愁吃不愁穿,是该多点像这样的业余文化生活带给大家了。他们一致期望,等天气风凉点,欢迎文艺队再次回村里演出,可以选择在广场上或草坪上,让更多的父老乡亲方便观看
另外浜东村的主管的建设镇于昨天,即2024年8月27日发表了【基层动态】惠民文艺演出 点亮“金嗓子”党建品牌的文章(左为文头,右为文尾截图)
该文收录如下:
【基层动态】惠民文艺演出 点亮“金嗓子”党建品牌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深化浜东村“金嗓子”党建品牌,8月26日上午,浜东村“金嗓子”文艺团队为村民群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供稿:镇文明办、浜东村
审核:黄慧
复核: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