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陆文彬
陆文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218
  • 关注人气:16,5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顾士云《望夫麦传奇》长诗欣赏

(2023-09-01 10:27:14)
标签:

望夫麦

顾士云

图片

文化

诗歌

分类: 崇明记事
  2023年8月22日上海崇明区”心语“推送发表了顾士云先生的长篇诗歌《望夫麦传奇》。诗句朗朗上口,情切切谊浓浓,故事份外动人。谢谢顾士云先生为我的故乡浜镇写下了美丽的诗篇!顾士云《望夫麦传奇》长诗欣赏顾士云《望夫麦传奇》长诗欣赏顾士云《望夫麦传奇》长诗欣赏
   附录如下:
 
  望夫麦传奇顾士云|望夫麦传奇 (baidu.com)

2001年,朱鑫德局长曾采写过《望夫麦的故事》,生动记述了浜镇秦阿婆,藏麦望夫君的动人故事。

秦阿婆新婚不久,丈夫被抽壮丁,几十年生死不明。秦阿婆把夫妻两人辛勤劳动收获的两缸元麦,作为思亲望夫的信物,苦苦保存了五十多年。藏麦望夫,期盼统一;睹物思亲,渴望团圆!此心此情,真是感天动地!对海峡两岸的游子离人,更是一种有力的感召和激励!

受陆文彬老师的鼓励和嘱托,特奉上《望夫麦传奇》叙事诗一首,再赞秦阿婆始终不逾的脉脉期盼和款款深情!


崇明古浜镇,

故事多又奇。

两缸望夫麦,

望夫成传奇。

此情有多深?

此事有多奇?

个中辛酸事,

感人彻心肺。

顾士云《望夫麦传奇》长诗欣赏

浜镇东市梢,

秦家宅子里。

有对小夫妻,

新婚一年余。

夫唱妇亦随,

贵子抱怀里。

家境虽不富,

两情却依依。

 

烧火搭耙柴,

织布又耕地。

相敬礼如宾,

相亲似胶膝。

万事起头难,

成家不容易。

虽然苦叽叽,

但也有乐趣。

 

当年收麦季,

好麦登场地。

打麦得余粮,

存在绿缸里。

初尝丰收果,

夫妻皆欢喜。

盼望好日子,

都把未来期。

顾士云《望夫麦传奇》长诗欣赏


但在那年代,

战乱不停息。

百姓皆遭殃,

生活难如意。

先是日寇侵,

华夏遭铁蹄。

抗战得胜利,

人民要生息。

 

可恨国民党,

内战又挑起。

反共反人民,

作歹又为非。

民入苦海里,

反战人心齐。

人民解放军,

全面大反击。

 

三次大战役,

胜利成定局。

全歼蒋匪军,

革命要到底。

蒋顽心不死,

东山想再起。

为了挽危局,

抓丁充军去。

 

可恨乡保长,

仗势把人欺。

四处追壮丁,

抓丁如抓匪。

秦家小夫妻,

厄运难逃离。

不幸被抽丁,

生别成死离。

 

丈夫五花绑,

妻子泪如雨。

夫妻两相望,

如刀绞心肺!

此去当炮灰,

如入火海里。

生死不可期,

再也无信息。

顾士云《望夫麦传奇》长诗欣赏


新麦犹在缸,

骨肉却分离。

望夫情切切,

何时是归期?

儿子盼父亲,

不见回家里。

儿子成家时,

父亲杳无息!

 

及至孙子生,

总该要团聚。

孙子结良缘,

还是无信息!

可怜秦阿婆,

孤苦半世纪。

只要抬望眼,

心里就悲戚。

 

青丝便分离,

白首无归期。

盼夫不见人,

念想存麦里。

绿皮缸里麦,

麦饭等夫婿。

见麦如见夫,

天天都想伊。

 

每年都晒麦,

毎天盼归期。

麦子香如故,

相思无尽期。

此麦最珍贵,

金玉难与比。

此情最珍重,

阿婆铭心里。

 

当年饥荒多,

背脊贴肚皮。

不动望夫麦,

咬牙挺过去。

五零年春荒,

六零年挨饥。

宁愿吃野菜,

不用麦充饥。

 

麦有多金贵?

麦有多深意?

阿婆天平上,

比命还重些!

统购统销时,

粮食交集体。

民以食为天,

筹粮是国计。

 

阿婆明事理,

但难舍情义。

藏下望夫麦,

不怕担责纪。

存麦不容易,

阿婆常惦记。

既要防霉蛀,

更要防是非。

 

几十年过去,

担心又担肺。

熬过大荒饥,

趟过困难期。

情深忘不了,

恩重长相忆。

人盼夫妻聚,

麦盼发芽期。

 

那年晒麦时,

麦粒掉在地。

不想几天后,

麦苗就出齐。

麦存几十年,

发芽尚可期。

人别半世纪,

相会岂无期!

顾士云《望夫麦传奇》长诗欣赏


阿婆苦心等,

不信无归期。

阿公无信息,

谁知在哪里?

天天长相望,

年年等归期。

泪眼哭枯了,

哀痛彻心扉!

 

只要君不归,

不会动麦粒。

待到君归来,

麦饭招待伊。

阿婆铁了心,

望夫志不移。

麦在绿缸里,

情系心底里。

 

望夫无尽期,

那怕海见底!

海峡深如许,

统一终可期!

如若不能聚,

口眼也不闭!

纵然作古了,

也要成化蝶!

顾士云《望夫麦传奇》长诗欣赏

今生聚不了,

来生还要聚!

在地成连理,

在天作比翼!

阿婆望夫麦,

望夫情真切!

浜镇秦阿婆,

感天又动地!


注释:

1.本文中的朱鑫德局长,系崇明区档案局现任局长。陆文彬老师系崇明浜镇人,1954年参军的老一代军人,现退居在上海。

2.本文所述情节为真人真事。文中的两个主人翁,分别是家住建设镇浜东村的秦一钧和陈炳其夫妇。他们的孙子秦新国,现为建设镇机关干部。经与秦新国核准,其祖父自抓壮丁出去后,再没有回家过。其祖母在苦苦守望中,不幸于2003年春季因病逝世。

3.望夫麦的真实故事最初由朱鑫德局长挖掘,与崇明电视台的记者季儒德老师共同采写了《望夫麦的故事》,发表在2001年的《崇明报》上。

作者介绍:顾士云 崇明区建设镇人,1952年出生。1970年应征入伍,1973年退伍同年任村党支委兼16队队长。1974年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77年12月参加首次高考,1978年5月入读上海师范学院政教系,1980年7月毕业后到建设中学任教。1985年1月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98年11月转任学校校长。2009年8月离任后担任崇明县教育局党建督导员。2012年退休后至2021年底,先后担任崇明区教育督导室责任督学和扬帆教育评估中心成人培训的专职督导员。现为崇明区文史研究会会员。©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投稿及咨询请联系本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